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穿越宋朝当王爷 > 纤云弄巧

纤云弄巧

他也是怕有赵頵或者其它人真的会惦念他这个小人物,故意这么说,好让人误以为他跟赵頵关系多好呢!

“七夕诗词?今日是乞巧节,这有什么奇怪的,在座的诸位谁没写两句呢!”有人不屑的出了声。

“就是啊,今日城中诗会颇多,光是白矾楼一处便又上百首诗词产生,有什么奇怪的!”有人出声附和道。

更有人面露不悦:“这话未免说的太狂妄了吧,且不说欧阳相公几位在这里,就算是我等之中也有两位苏公子和李公子在,嘉王仁义,我等事佩服的,可要说诗词之道压过我等,可不能只凭两张嘴,得拿出来能让我等信服的诗词!”

其它人也是面露不悦,自古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文人都自傲,谁肯服谁啊,也有苏轼苏子瞻这等天下闻名的大才子才会让他们佩服,一个十五岁的王爷,呵呵!

大宋相比其他朝代,皇家基本上算是混的最惨的一届,不仅宫中用度颇低,什么宫女啊,太监啊,嫔妃啊,数量上比明清少十倍不止,皇上和皇后身边伺候的也就几个人,像赵頵这种皇子,在宫中居住是也就一间小殿,两个干粗活的太监和两个贴身伺候的小丫头,再加上两个老妈子,基本齐活了。

这些就不说了,大宋还特么与士大夫共治天下,当皇帝的已经没多少权力了,动不动就要挨喷,被喷了你还得受着,敢反驳就是昏君,办点事贼特么难。

皇帝都如此,更别说赵頵这个王爷了,这里大多数文人学子还真就不怕赵頵这个王爷,不会为了拍马屁而承认赵頵的文采强过他们。

“这位刘兄,不是说从王府哪里拿了嘉王的诗词来了,倒是拿出来给大家看看啊,真要是有好诗词,我等也认了,今日佳节也不失为一桩美事!”有人看热闹不嫌事大,在一边怂恿道。

大宋文风鼎盛,这样的故事每年都有,谁要是在哪次诗会上拿出了佳作,都能在或长或短的时间里成为流行的话题,男人在这样的话题里,自然是出尽了风头,之后便是报出名字,人家也会羡慕你是风流才子,名头响亮几分。

那些个青楼画舫的清倌人们,也会争相传唱,说是一件美事倒也不为过。

“就是,有好诗词就拿出来让大家看看,嘉王好学的名声传遍开封,我等也看看,这好学之人到底能写出何等的佳作!”

这人一片坦荡的样子,实际上心中早已笑开,那嘉王是什么才学他是不知道,但就十五岁的年纪,能读几本书?恐怕四书五经都没看完呢,这就能作诗了?当然了,诗是能写的,但写出来会变成什么样子,那可就难说了,他年幼时还写过诗呢,让父亲夫子看看得几句夸奖就得了,真拿出去视人,那可真是贻笑大方了。

况且他不知道嘉王还不知道这刘丰么,根本就是个庸才,有什么见识,弄不好就是为了拍马屁才这么说的,可这马屁别拍到马蹄上,嘉王爷或许本就打着闭门独自欣赏的算盘,被刘丰拿了出来,万一被人嘲笑,坏了名声,这刘丰不倒霉他把头拧下来!

“哼,”刘丰冷笑一声:“拿出来便拿出来,”说着从衣服里往外掏那张折好的纸,嘴上唠唠叨叨的,“晚上在下和嘉王和一些百姓一起放天灯,当时便有人说让嘉王即兴赋诗一首,最好以牛郎织女为题,王爷想都没想,挥笔便在一个天灯上提下了这首词,在下便抄写了下来,诸位,看看吧!”

即兴赋诗?还想都没想?口气好大,牛皮可别吹破了,欧阳修和苏轼等人都皱起了眉头,只有那些看热闹的人笑的更加灿烂了一些,飞的越高摔的越狠的道理大家不是不懂,或许过了今晚,嘉王就会成为开封城的一个笑话!

刘丰笑着,将宣纸交到了脸色疑虑未定的欧阳修手上,欧阳修望望宣纸,确定的确有字再望望刘丰,随后才正式转回宣纸上,一边看一边默默念着上面的字。

心中想着嘉王如今风头太盛,若是因为写诗栽了跟头,对于目前的局势来讲也算是一桩好事,赵頵的本事他是认同的,也觉得赵頵未来会是大宋十分倚重的好王爷,可皇位终究只有一个啊,一点差池都不能有。

脸上阴晴不定,欧阳修认真看着宣纸上的字,可念到一半时,速度突然慢了下来,目光中的眼神却是逐渐的复杂起来,终于定了一定,又扫了周围的人呢一眼,才返回来继续默念那纸上的诗词,前方学子们都笑着,伸长脖子探头看了看,虽然看不到,但内心还是很激动,也很着急。

你倒是读出来啊,默念个锤子,让大家都看一看,品鉴一番,你要是念不出来拿过来让我念!

可惜拿着宣纸的人是欧阳修,没人敢这么说,只能忍着。

欧阳修愣了一会儿后,终于动了口:“鹊桥仙,纤云弄巧!”

他之所以惊讶不仅仅是被着急的才华折服,还有这词牌名,原来他最近已经在整理相关七夕诗词,想着是不是能开创一种新的曲调,想好的词牌名便是这鹊桥仙,可他的想法还都停留在纸上,也没传出去啊,这嘉王是怎么知道的?莫非是巧合?

词牌名一出,热烈的场面为之一顿,鹊桥仙纤云弄巧,好意境啊,光是这名字就胜出今晚那些拙作太多了,许多本着看笑话的人是笑不出来了!

不过他们仍旧期待,词牌名写的好不代表词写得好!

欧阳修继续往下念!“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苏轼脸上浮现出称赞之色,心中想到:“居然是一首新词,用词工巧,就这第一句怕是已经不在自己之下了,不过……遣辞虽妙,立意不足,“飞星传恨”,也终究没有逃过七夕哀词的格局。”苏轼当然也是有自己的骄傲的,嘴上不说,被一个十五岁的少年比过去心中也是不爽的。

苏轼这么认为,不少学子也是真么觉得,但有一类人跟他们想的不同,就是那群青楼歌姬,对于这些歌姬来说,或许她们做不出一首好词,但是经年传唱诗词,要说品评诗词的优劣,她们也算是行家。

这词对于她们来说,终究是要唱的,而这第一句,感情充沛,辞藻绝妙,用来唱那是最合适不过了。

欧阳修继续往下读: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念完了上阙之后,欧阳修缓缓舒了一口气,苏轼的眉头则是皱的更紧,忍不住出声道:“好词,好词啊,本以为也是一篇哀怨呻吟之词,没想到奇峰突转,化恨为惜,好一个“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只此一句,便可胜过他人千句万句。”

到了这里,上阙完毕,立意以及轮廓就已经浮现出来,这里大多数人学识都是不低的,都能看得出这首词跟以往的七夕词大有不同,不是哀婉伤情的格调,别出机抒,婉约蕴藉的同时,又显得余味无穷。

七夕词一直是文人们吟咏的题材,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词句留下,但虽然遣辞造句各异,却大都因袭“欢娱苦短”的传统主题,格调哀婉、凄楚。相形之下,这首词奇峰突转,一改往常,无怨无恨,仅从立意上就高出了一个层次。

穿越宋朝当王爷》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穿越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穿越宋朝当王爷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