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夕阳渐落去 > 第一百〇五章 感慨碧云寺

第一百〇五章 感慨碧云寺

不知不觉他们来到了群山环抱的碧云寺前,走在来来往往的游人中间小钢放慢了脚步。朱光耀根据自己所掌握的资料,向他讲述了碧云寺的历史。“碧云寺从元代开始创建,至今已有六百多年历史。相传此地原为金章宗玩景楼旧址,本名‘碧云庵’。明代武宗正德十一年(l516年),以佞幸得宠的御马监太监于经相中了这块风水宝地。他利用税收和从皇帝处所得钱财,扩建了碧云寺并立冢域于寺后,又在冢上种植了青松作为死后葬身之所。据说这种做法叫做‘青松压顶’,实际上也是墓葬的一种标记。大概是因为有过这样一段历史,当地的人们都把这座寺称为‘于公寺’。后来于经死在牢狱之中,葬身碧云寺的愿望也落了空。明熹宗天启三年(1623年),魏忠贤也看中了这块宝地,并再度扩建了碧云寺,又在于经墓圹屋的基础上加工修建,作为自己死后的墓地。但五年后魏忠贤也获罪,墓穴遂废。经过这两次扩建,富有明代建筑特点的碧云寺业已成形。到清代,绮丽壮观的碧云寺吸引了清帝王和后妃们。乾隆十二年(1748年)对碧云寺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在保存原有寺院的基础上,又在寺后墓圹所在地新建金刚宝座塔,在寺右增建罗汉堂,寺左新建行宫院。由于对原有建筑无较大变动,因此该寺建筑和文物基本保留了明代风格。”

“两代宦官都对此情有独钟,说明这里自有它的吉祥和富贵之处。只可惜他们到死也不会明白,美丽的青山只埋忠骨,像他们那样的佞臣是绝对没有资格藏在这里的。”

大雄宝殿里有很多香客,他们都毕恭毕敬地给释迦牟尼和观音菩萨像上着香。接着朱光耀和小钢又来到了罗汉堂和水泉院,但他们没去塔院而是直接上了后山。

“今天我们就在这里玩个够,你看怎么样?”朱光耀向身旁的小钢兴致勃勃地说。

“只要你愿意,我就是陪你到天黑都行。”小钢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这可是你说的,好吧,我们就来个不黑不归。”朱光耀精神抖擞地朝山上走去。

这儿的红枫树不是很多,几抹深浅不等的红晕点缀在青松翠柏间。起伏的山峦,幽深而静谧的林间小路,还有婉转清脆的鸟鸣,余音袅袅的钟声。

朱光耀又趁兴诵起了唐代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唯闻钟磬音。”

“小钢你知道吗,七十多年前还有一对红颜知己在这里踟蹰徘徊呢?”

“七十多年前,那会是谁?”小钢用不解的目光望着他。

朱光耀停下了脚步,“徐志摩和林薇茵。”

“不好意思,我还真不知道他们之间所发生的一切。”

朱光耀的表情又变得严肃而认真起来,“我是天空里的一片云,偶尔投影在你的波心。你不必惊异,更无须欢喜,在转瞬间消灭了踪影。你我相逢在黑夜的海上,你有你的,我有我的,方向;你记得也好,最好你忘掉,在这交会时互放的光亮。”他背诵的是当年徐志摩写给林微茵的情诗,“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时一个人爱上另一个人其原因和理由是非常微妙和复杂的。”他的目光中闪烁着异样的神色来,“林薇茵,这个让徐志摩一见钟情并苦苦追求的女子,始终没有向徐志摩打开感情的闸门。这是因为她的家庭背景、教养,以及天性中的冷静,促使着她

做出了正确和最明智的选择。在浪漫洒脱的诗人与稳重儒雅的建筑学家之间,她选择了后者——脚踏实地的梁思成。徐志摩初识‘人艳如花’的林薇茵是在风景如画的伦敦康桥,那年,他24岁,而林薇茵只有16岁。思想上的沟通、感情上的融洽以及相同的文学爱好和对秋天的感怀,使得两颗年轻的心不断靠拢,并迸发出相互爱慕的情感火花。徐志摩燃烧的眸子里写满了对林薇茵疯狂的爱恋。那时候,徐志摩已为人父为人夫了,而林微茵也已和梁思成定下了婚约。或许是他已经身为人夫为人父,林薇茵对他的疯狂追求总是避而远之。面对林薇茵的若即若离,被爱情的火焰烧的发昏的徐志摩做出了冷酷的决定,向妻子张幼仪提出离婚并无情地离开了他的两个儿子。这个才华横溢、冲动任性的诗人,用他不顾一切和多情狂热地爱迷恋着林薇茵。林薇茵,思维精灵,冰清玉洁,口齿伶俐。她喜欢徐志摩,但,更倾向于和她年龄相仿志趣相投的梁思成。当梁思成知道徐志摩也疯狂爱恋着林薇茵时,并没有责怪林薇茵而是更加怜惜她。为此,林薇茵感动万分,很机智地回答了梁思成‘你为什么选择了我?’这样的提问‘你给了我生命中不能承受之重,我将用我一生的行动来回答你!”

小钢入迷地听着他的讲述,目光中同样闪现着异样的光彩来。

“虽然这样,她并没有因此而疏远徐志摩。在随后的日子里他们一起组织新月社活动,一起演戏,愉快地合作还时常有书信来往。林薇茵在北京西山养病期间,徐志摩经常去西山看望她,并帮助她发表了一些诗作。1924年4月,六十四岁的印度大诗人泰戈尔访华,徐志摩和林薇茵两人共同担任翻译,并精心安排这位贵客的行程。后来在泰戈尔即将离开中国的时刻,徐志摩私下对泰戈尔说起了他对林薇茵的情愫。老诗人听后不无感慨地说‘天空的蔚蓝,爱上了大地的碧绿,他们之间的微风叹了声:哎!’的确,徐志摩和林薇茵的这段爱情轶事,就在这一声叹息里划上了句号。接着,徐志摩陪同泰戈尔去了日本,林薇茵和梁思成到了宾夕法尼亚大学。当徐志摩与林薇茵再次见面的时候,已是四年之后。这期间,林薇茵与梁思成已喜结并蒂,而徐志摩后来也与才貌俱佳的名媛陆小曼历经波折走到一起。1931年11月19日,徐志摩乘坐飞机赶往北京,不想错过林薇茵在北京大学所做的《中国古典建筑》报告会。谁知途中飞机失事遇难,享年36岁。后来,林薇茵把捡拾到的飞机零星碎片挂在家中以示对徐志摩的祭奠。”

“他们的故事真的是很感人,很让人回味。其实所爱的人并不一定非要得到,毕竟我们都得冷静地面对现实。”小钢说着走到山坡旁的岩石上。

“你说的很对,爱不是为了占有。在徐志摩和林薇茵的爱情纠葛中,还有一位对林薇茵一往情深的人物,他就是金岳霖教授。金教授为了林微茵终生未娶,用一生的痴爱和一辈子的坚守始终站在林微茵的不远处,默默关注她的尘世沧桑,苦苦相随她的生命悲喜。这种发乎情,止乎礼的爱,这种远远超出简单男女之情的倾慕与忠贞,让多少屈服于欲望的现代人汗颜?面对林微茵与徐志摩之间的情感纠葛,金岳霖教授自始至终都以最高的理智驾驭自己的感情,显出一种超凡脱俗的襟怀与品格。金岳霖教授不忍看着林微茵的痛苦抉择而主动退出。他认为,爱不是给予对方痛苦和压力,真正的爱是希望对方过得比自己好,而

不是伤害!爱她不一定非要得到她,放手,也是一种爱的方式。金岳霖教授与林薇茵、梁思成夫妇一直毗邻而居,并成为他们夫妇终生的挚友。他用自己的高贵品质,赢得了梁思成的信任,也赢得了梁家后辈的尊敬。”

小钢的心中不觉升起无限的惆怅来,他想到了自己和丽娜的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想到了和丽美因误会而导致的长久离别。“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她。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小钢的这一变化很快被朱光耀发现,“补不完的离恨天,还不尽的孽海情缘。小钢,尘世就是这样,正如刚才我说的金岳霖教授,他的放弃绝对是明智的,不像徐志摩对爱的追求几近疯狂的地步。当然这些与他们的性格也有一定的关系,不是说性格决定命运吗?在这三个男人当中只有老谋深算的梁思成做的最为出色,因此他最终抱得美人归。”

“其实我该放弃的已经放弃了,该坚守的也已经坚守了,不然我也不会到现在还是孤身一人。”

“你是不是感到有些累了,且长时间的坚守依然看不到心中的那颗星?”

小钢望着他有点茫然地点了点头。

朱光耀叹了口气,“这个世界上最难偿还的就是情债,说不清道不白。人生最大的困惑就是你看不清你的前程,因此她就使得我们不顾一切的去挣扎去追求。等到我们都像曹老夫子那样的时候,一切的一切就都成了过眼云烟。‘为官的家业凋零,富贵的金银散尽。有恩的死里逃生,无情的分明报应。欠命的命已还,欠泪的泪已尽。冤冤相报自非轻,分离聚合皆前定。欲知命短问前生,老来富贵也真侥幸。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了性命。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说到这他又把目光转向无云的天空,“爱情也是一条充满神秘的小路,其中有痛苦、有失望、有甜蜜、有欢乐,但无论怎么样我们都得坚持走下去。对爱的承诺和坚守毕竟是件非常崇高的事情,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曾经的拥有和彼此最真诚的祝福!”

听着朱光耀的话,小钢似乎一下子从犹豫和迷惘的境界中走了出来。“是的,你说的对。结果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曾经的拥有和最真诚的祝福!以前我对‘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这首评《红楼梦》的诗有着比较模糊的认识,现在终于明白了诗作者的深刻体会和含义。爱情是这个世界上最刻骨铭心,最天长地久的东西,没有了她人生也就失去了其意义和光彩!”

很快夕阳就变得和眼前的枫叶一样红润了,他们这才感到天色已在不知不觉中暗淡了下来。于是他们并肩站在山岗上,把目光投向渐渐落去的夕阳。

朱光耀在下山的路途中,朗朗上口地吟诵着徐志摩再别康桥这首诗。“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我轻轻的招手,作别西天的云彩。那河畔的金柳,是夕阳中的新娘;波光里的艳影,在我的心头荡漾。软泥上的青荇,油油的在水底招摇;在康河的柔波里,我甘心做一条水草!那榆荫下的一潭,不是清泉,是天上虹;揉碎在浮藻间,沉淀着彩虹似的梦。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但我不能放歌,悄悄是别离的笙箫;夏虫也为我沉默,沉默是今晚的康桥!悄悄的我走了,正如我悄悄的来;我挥一挥衣袖,不带走一片云彩。”

夕阳渐落去》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幻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夕阳渐落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