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夕阳渐落去 > 第二十二章 游子归来时

第二十二章 游子归来时

小闵村共有三十多户人家,平时外出打工的年轻人都不在,整个村子显得很沉闷。现在不同了,随着他们的陆续归来,欢声笑语不时从每家每户的院子里传出。大红的对联烘托着过年的喜庆,而劈哩叭啦的鞭炮声更增加了这一传统节日的隆重气氛。这几天最高兴的莫过于秦山根了,自从小钢当兵五年来每到过年就只有他和娟子两个人连来串门的都没有。他是喜欢热闹的人,常常丢下娟子一个人跑到别人家喝酒打牌。有一次在后村喝多了,回来的路上倒在路边睡着了。多亏王四从镇上回来喊人把他弄到了家。为了这件事,娟子有好几天都没理他。

大锁是年二十八早上来的,他一到家就端着茶杯跑到了小钢家,紧接着是小春和王四。他们的到来使原本冷清的大院子立刻热闹起来。秦山根很开心地给他们拿瓜子倒茶、递烟。

中午,小钢才吃过饭他们又都不约而同地到来了。

王四提议斗会地主,秦山根说:“大过年的不能赌博。”

大锁说:“那就打八十分,鬼领路带抄底的。”

小春应和着说:“对,还是八十分有意思。”

小钢望着他们说:“在城里跟建生哥他们学过,但鬼领路的没来过。”

王四说:“非常简单,加鬼放,打几放几。没有鬼放不起的话,别人升级。可以连续抄底,很好玩。”

“行,我试着玩几把。”小钢说着把桌子搬到了当院。

他们四个打牌,旁边围了许多人在看。这情景让平淡多年的秦山根很是高兴,他拉过一把小椅子靠在堂屋墙角,一边晒着太阳一边逍遥自在地抽着烟。

昌义是三点多钟坐车回来的,昌良便告诉他小钢退伍了。

他睁大了眼睛望着昌良问:“哥,是真的吗?”

昌良正儿八经地说:“真的,我们还一起在小新家吃过饭呢!”

昌义打开自己的房门,把行李往床上一放就向小闵村赶来。

小钢一见昌义忙把牌交给王宏,和他亲切地握着手。

“昌义,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小钢高兴地问。

“刚到家,听我哥说你回来了。”昌义也显得很兴奋。

秦山根从屋里拿了两个小板凳,让他们坐下随手递给昌义一支烟。

“山根叔,您老身体越来越结实了。我来的忙,没给您带什么东西。”

“千万别客气,你能来就行了。在那边干的怎么样?”

“还能行,就是临近春节时老板突然失踪了,少拿了半年的工资。”

“老板失踪了,你原来是跟包工头干活?”

“是的。现在都是这样,有本事的人通过关系先接工程然后再转让分包给别人。”

这时大锁向小钢喊道:“小钢,你快来,宏子的牌打的太臭了。”

小钢说:“叫他打吧,我和昌义说会话。”

昌义站起身说:“你去打,我看一会就回去。”

王宏跑过来将小钢从板凳上拉了起来,“小钢叔,你快去,不然大锁叔老骂人。”

小钢就和昌义一起走了过去。临傍晚大锁和昌义走时,小钢约他们年初三中午来玩。

“都好几年不见了,我们在一起好好聚聚。对了昌义,你顺便告诉小新一声。”

“行,我一定通知到。”昌义非常高兴地答应着。

到了年二十九上午,除了王猛、玉良和满意外,出去打工的全都回来了。满意是为了多挣几个钱要等晚上才能赶回来,而王猛要跟马戏团在上海一直表演到正月十五。玉良并没有说不回来,因此惠芬很是着急。下午玉才又跑到大庆的小店给哥哥打电话,他的手机却是一直关机而公司的电话也没有人接。他从大庆的小店出来就去了小钢家,小钢正在褪鸡毛,望着满脸愁容的玉才他知道肯定是电话没有打通。

小钢劝他说:“你们别着急,也许玉良哥正在回来的路上呢。”

“可他为什么要关机呢?”玉才有点焦虑地说。

“可能是手机没有电了,玉才你放心如果他不回家过年一定会给你们说的。”

“也是的,前几天他还给大庆叔打电话说要回来过年。”

“那不就行了吗,你们还担什么心。”

“明明整天嚷着爸爸还不回来,嫂子能不急吗?”

“玉良哥不是粗心大意的人,等等吧,看他今晚可来。”

玉才走了没多久,秦山根就夹着两张红纸走了进来。

“爸,您准备写对子了吗?”小钢问他。

“是的,以前整个庄的对子都是我写的,现在镇上有卖的我也就轻松了。”

“我明天到镇上买几幅去,您就别写了。”

“三庄五村地都知道我秦山根写的一手好字,如果去买对子人家

肯定会笑话咱。”

娟子出来从秦山根手中接过红纸,“爸,您什么时候写?”

“等晚上吃过饭,写好了再睡觉。”

“您不看电视了?”

“今天不看了,明天晚上有春节联欢晚会。”

“爸,我明天和娟子一起陪您看。”

“管,我上午把饺子馅都剁好了,明晚我们边看电视边包饺子。”

娟子搂着秦山根的脖子撒娇地说:“爸,我就喜欢吃您包的饺子。”

秦山根非常开心地笑了笑说:“爸今年准备的馅子多,从明天开始能吃到十五,保管让你吃个够。”

娟子在他的脸上亲了一下说:“爸爸真好,那我就放开肚子吃了。”

吃过晚饭秦山根就拉过案板铺上红纸开始写起春联来,娟子帮他把墨汁倒在一个小碗里。小钢说出去转转就开门走了。他先去了大锁家,坐了一会又跑到小春家,小春正在贴春联。

农村以前有个习俗就是年三十上午一大早起贴春联,贴好后还要放一盘鞭炮。据说这个习俗流传了近千年,不过随着时代的变迁这个习俗也有所改变了。

“不是明天早上贴吗?”小钢问他。

“我怕明早起不来就先贴上。你不知道,这几年都不那么讲究了。好了,进来坐一会。”

小钢便跟着他进到屋里,小春的妈将刚炸好的蚂蚱腿端给他吃。小春在粮站当会计,这几年单位不景气一直都在家闲着。小钢问他有什么打算,他说他老表让他过年到南京去看看。小钢问他老表是干什么的,他说是搞废品收购挺挣钱。

“收废品很忙的,何况你身体又不好,不如就近在城里找点轻巧活干。”

“前段时间大锁回来我也曾托他费心在城里给找个工作,现在有好几个月了也没有回话。”

“大锁知道你的身体状况,不是合适的工作他是不会让你去干的。”

小春连连点头说:“说的也是,这样的工作确实也不太好找。”

连串了几家,小钢觉得有点困便往回走。回到家爸爸已将对联写好正放在地上晾着,其中大门的对子是这样写的“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秦山根的字写的很漂亮,秦志新一直都夸他是当代的秦元庆。以前小钢不知道六爷口中的秦元庆是何许人,自从那天听他说过秦家的历史后才明白。

娟子正在房间看着书,听到小钢的脚步声便走出来说:“爸写好对联就洗脚睡觉了,哥,你也早点休息吧。”

“好的,我这就去锅屋舀水。”

第二天天还没亮,秦山根就起来打浆糊准备贴对子。小钢听到爸爸的脚步声也就起来了。秦山根打好浆糊,小钢便拿起对子在爸爸的指点下到大门口贴了起来。秦山根拿过一挂鞭炮要小钢放,小钢说:“爸,等会再放吧,别把娟子聒醒了。”

“没事,你不放人家也会放的。”秦山根话没落音隔壁就传来了清脆的鞭炮声。

小钢拿着炮放在门口的一颗小树上,然后用火机点着。他一转身就看到娟子站在院子里正捂着耳朵看他放炮,这情景使他想起了过去的时光。以前妈妈在时他曾调皮地将鞭炮往娟子的跟前扔,娟子往往被突如起来的炮声吓得哇哇叫。妈妈非常疼他,只是象征性地在他的屁股上拍了一下说:“看你还敢吓唬妹妹吗?”而自从妈妈去世以后,他就像变了一个人对娟子是疼得不能再疼了。每次放炮他都是让娟子把耳朵捂好,然后才去点鞭炮。如果碰到别人家突然放了鞭炮,他就会忙着给娟子捂耳朵。

等炮声一落,小钢就向娟子说:“把你吵醒了吗?”

娟子揉了揉眼睛:“不是的,我醒的早听到爸爸的动静就起来了。”

贴好对子,秦山根就忙着到锅屋做饭。

他们正在吃早饭时,满意开着大发来到了他门口。

一下车就喜呵呵地说:“根叔的字真漂亮,赶明个我买几张宣纸让您老给我写几幅。”

“是满意,进来吃点。”秦山根很开心地向他大声说。

满意大步走了进来,“根叔,我说的是真的,您老的字不比城里那些书法家差。”

“管,只要你拿来,叔一定给你写。只是你以后别再这样夸我,我怎能和城里的那些书法家比?”

“您老别谦虚了。小钢哥,以后我们有条件了可以给根叔办一个书法展,让城里人见识见识我们农民书法家的风采。”

“你小子越说越神乎了,快坐下让娟子给你盛饭去。”

“不了,根叔,我得回家去吃,不然我爸会骂我的。我昨天晚上送几个打工的回家,又接着送一位病人到城里,这不刚把病人送到医院我就赶回来了。小钢哥别忘了明天中午到我家去。”他接着又向秦山根和娟子说:“根叔,我走了,明早再来给您老拜年。

娟子,哥不用你盛饭了,你慢慢吃吧。”

望着走出门去的满意,秦山根颇有感触地说:“满意这孩子就是不错,还有大锁和昌义。”

小钢忙说:“是的,爸。我觉得都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还都是那么忠厚善良。”

秦山根放下碗就去口袋里摸烟,“大锁这孩子聪明能干,他在城里混的也很不错。”

娟子用不解的眼光望着爸爸说:“爸,大锁哥在城里干什么?”

秦山根抽了一口烟说:“你不知道吗?他是包工头,现在手下有近百号人了。”

“爸,大锁确实有这个本事,换上我根本就做不到。”小钢说着开始收拾饭桌。

“你小子现在长大了,也变得谦虚了。”秦山根说着笑眯眯地往地上弹了弹烟灰。

晚会是由赵忠祥、倪萍、周涛、朱军主持的,一曲《玉兔迎春》拉开了1999年春节联欢晚会的序幕。李琼的“山路十八弯”和陈红、蔡国庆等演唱的“常回家看看”,都很精彩、很吸引人。当然还有赵丽蓉、巩汉林和赵本山、宋丹丹他们表演的小品,一个诙谐幽默,一个妙趣横生,直逗的大伙嘴都合不拢。

秦山根看看时辰将到,便起身端着包好的饺子去锅屋下。小钢也将一盘万响的鞭炮拿出来到院子里准备放。

春节吃饺子的习俗在明清时已相当盛行。饺子一般要在年三十晚上12点以前包好,待到半夜子时吃,这时正是农历正月初一的伊始。吃饺子取“更岁交子”之意,“子”为“子时”,交与“饺”谐音,有“喜庆团圆”和“吉祥如意”的意思。

饺子下好刚端到桌子上,新年的钟声就敲响了。此时村子里立刻想起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这炮声此伏彼起一直响了很久很久……

秦山根虽然睡的晚,但初一还是起的很早。他把扁食馅调好后,就活面擀皮子一个人坐在锅屋里不紧不慢地包了起来。北方许多地区初一早上有吃素馅扁食的习俗,取“素静一年”之意。扁食如同半月,也有形同猫耳朵的。现在扁食都是素馅的,而猫耳朵却全是由荤馅制成。秦山根以前曾跟一位来搞路线教育的老同志学过书法,这位老同志叫裴华池写得一手好字。那时他还没有结婚,看到老裴写的春联后非要拜他为师不可。老裴也是个性格爽朗的人,他当时二话没说就答应了秦山根的要求。两年后当他就要离开闵祠大队时秦山根已结了婚,姑娘是十里外瓦房村的叫梁小英。老裴走的那天是年二十四,按照当地的习俗这一天是小年。梁小英给他们炒了两个菜烧了一大盆猪肉萝卜加粉条,酒是秦山根婚宴上用剩下的宿县大曲。秦山根现在之所以想到这些,是因为当梁小英将猫耳朵和扁食端上桌的时候,裴华池曾颇为感慨地说了这么一句:“这扁食是我们先人为了驱魔辟邪才发明出来的,那时人们出于对月亮的敬畏和崇拜,便在半月的时候将手工制成的扁食煮熟放进一个大器皿中让天狗吃,等天狗吃饱了月亮也就恢复了原来的模样。”

“天狗是不存在的,怎么会吃那些扁食呢?”秦山根当时十分好奇地问。

“他们往往都是把煮熟的扁食放到山顶或者是搭起的高台上,从初一到十五这半个月的时间不时会有各种鸟类前来觅食,等到月圆时也就只剩下空空的器皿了。”

等秦山根把扁食包好,天才麻麻亮。他先把小钢喊醒,然后去叫娟子。大锅里的洗脸水很快就烧好了,他接着点火烧小锅准备下扁食。

小钢睡眼惺忪地来到锅屋,“爸,您起的真早。”

“给你们下扁食,快点刷牙洗脸马上就能吃了。”

小钢舀了点热水就去压井旁刷牙,这时娟子揉着眼睛来到院子里。

“哥,才几点爸就喊我们?”

“今天是大年初一,兴起早吃扁食的,等会吃好饭我们一起给爸磕头拜年。”

“哥,我知道了。”娟子说着也走进锅屋去舀水刷牙。

扁食馅其实很简单的,就是萝卜、粉条、鸡蛋加点豆皮很好吃。

秦山根一边端着盛好的扁食一边催着小钢快去门口放炮,刚放完炮就见大锁笑呵呵地走了过来。

“大锁哥,这么早。”小钢问。

“没办法,我爸五点钟就起来烧水下扁食。山根叔呢,我来先给他老人家拜个早年。”

小钢便陪他走进了院子,一进堂屋门大锁就朝秦山根笑呵呵地说:“山根叔,我来给您老拜年了。祝您老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

秦山根忙站起身说:“大锁,谢谢你!小钢,把糖果和瓜子端出来给大锁吃。”

大锁说:“不用了,山根叔,我还要去我叔那,等会再过来拉呱。”他说着就转身朝门外走。

“那行,大锁你慢走。”秦山根说着坐了下来。

小钢把他送到院门口就回来了。

夕阳渐落去》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幻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夕阳渐落去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