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穿越三国做吴王 > 第三十六章:励精图治

第三十六章:励精图治

就在董卓身死,中原二袁相争的同时。

江夏郡在孙坚的治理下,日新月异。

刘表本来准备让刘磐解救江夏,但是没想到江夏一天都没守住便丢了。为了应付袁术,不扩大战场。便任由孙坚占领江夏。这无疑为孙坚在江夏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时间。

时间回到孙坚刚拿下江夏的时候。

在孙权的建议下,孙坚广招贤士,陆续有张昭,张纮等人先后投奔。

张昭(156年-236年),字子布。徐州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三国时期孙吴重臣。

东汉末年,张昭为避战乱而南渡至扬州。孙策创业时,任命其为长史、抚军中郎将,将文武之事都委任于张昭。孙策临死前,将其弟孙权托付给张昭,张昭率群僚辅立孙权,并安抚百姓、讨伐叛军,帮助孙权稳定局势。

赤壁之战时,张昭持主降论。孙权代理车骑将军时,任命张昭为军师。孙权被封为吴王后,拜其为绥远将军,封由拳侯,此后曾参与撰定朝仪。孙权两次要设立丞相时,众人都推举张昭,孙权以张昭敢于直谏、性格刚直为由而不用他,先后用孙邵、顾雍。

黄龙元年(229年),孙权称帝后,张昭以年老多病为由,上还官位及所统领部属,改拜辅吴将军、班亚三司,改封娄侯。晚年时一度不参与政事,在家著《春秋左氏传解》及《论语注》,今皆佚失。嘉禾五年(236年),张昭去世,年八十一,谥号“文”。

张昭善隶书,其作品无存。唐张怀瓘在《书估》中将其书法列为第三等。

张纮(153年-212年),字子纲,徐州广陵(江苏省扬州市广陵区人)人。东汉末年吴国谋士,和张昭一起合称“二张”。

孙策平定江东,亲自登门邀请,张纮出仕为官。后来,张纮出使许都,任命侍御史。孙权即位时,返回江东,担任长史之职,运筹帷幄,建议孙权迁都秣陵。建安十七年,病逝,时年六十岁,孙权为之流涕。

孙坚命张昭统领内政,张纮管理财物府库。命程普为统军大将,招募兵士。

因为府库充盈,孙权建议孙坚减少赋税。并派遣俘虏的一万多人开垦荒地,名曰屯田兵。还让张昭招收附近流民到江夏,分发农具,施行屯田制。

屯田制是汉以后历代政府为取得军队给养或税粮,利用士兵和无地农民垦种荒地的制度。有军屯、民屯和商屯三种。屯田始于汉武帝时西域屯田,为军屯。建安元年 (公元196年) 曹操采纳枣祗、韩浩的建议,在许昌招募农民屯田,当年得谷百万斛。后推广到各州郡,由典农官募民耕种,为民屯。屯田之民免服兵役和徭役,称“屯田客”。

而最早提出屯田制度的则是曹操麾下的枣祗,此外还有韩浩,而实行者包括任峻和曹魏时期的邓艾等。曹操与他奠基的曹魏政权整合军屯与民屯,在各地设立田官专门负责屯田。屯田制逐步确立后,成为了国家政权的钱粮收入来源,同时也解决了屯田军民本身的生计。

屯田制无疑解决了基本的粮食问题。

军队方面,孙

权提议把军队组成进行调整。并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由于看到了孙权的亲卫队的风采。孙坚欣然采纳。江夏城内通过招募现有一万一千士兵,一万屯田兵,城外2000水军。对于不到十万百姓的江夏城,已经是极限。孙坚便采纳孙权所说的精兵政策。兵不在多而在精!

程普,黄盖,韩当,祖茂,孙策,甘宁各领2000兵士,赵云领一千骑兵。

领军将领为将军,而后每1000人设置一个千夫长,500人设置一个营长,100人设置一个百夫长,5人设置一个伍长。

行军打仗以五人制为一组,三个刀盾兵,一个长枪兵,一个弓箭手。互相配合,组队作战。

为了达到精兵的效果,孙权再次建议刀盾手配弩。弓箭手配刀。从而增加了很多战阵的变化。但是家底还是太单薄,这么多的军备制作下来,府库很快就吃紧了。

看着张纮每天愁眉苦脸的样子,孙坚也没有办法,只能暂时减少装备的采买和制作。

不过这样一来就不能全军装备齐整。达不到精兵的效果。

孙权苦思良久,终于想到了一个致富的办法。

他命令张纮采购了一个酿酒坊。然后把四周都围了起来,然后开始了制作蒸馏酒。

汉朝传统的酿酒方法,把粮食蒸熟后冷却,然后密封在大缸里慢慢发酵,这种发酵酒只有十多度,而且含有大量的粕食残渣,饮用之前必须层层过滤,但依然酒色浑浊,还有一种苦涩的味道。这种酒便属于比较大众,同时也算是廉价的酒水了。

孙权知道,现在的世面上的酒都是靠发酵后的酒,酒精浓度低,杂质多。若是用到以后的蒸馏法制作出来后,将会达到现代白酒一样度数的酒。这种酒必将畅销全国。不过前提是,这种方法不能让别人学去。所以保密工作一定要做好。所以酒坊四周都用高高的篱笆围了起来,上面布满荆棘。并派侍卫24小时轮流值班,不让陌生人靠近。

蒸馏酒的原料一般是富含天然糖分或容易转化为糖的淀粉等物质。如蜂蜜、甘蔗、甜菜、水果和玉米、高粱、稻米、麦类马铃薯等。糖和淀粉经酵母发酵后产生酒精,利用酒精的沸点(78.5℃)和水的沸点(100℃)不同,将原发酵液加热至两者沸点之间,就可从中蒸出和收集到酒精成分和香味物质。

一般的酿造酒,酒度低于20%。蒸馏酒则可高达 60%以上。

我国古代文献中蒸馏酒的称谓主要有:烧酒、烧春,始用于唐代,但是唐代所说的烧酒,烧春是否指蒸馏酒还有争论。宋代以后,烧酒、烧春才是真正的蒸馏酒。

孙权为了节省工序,之前的发酵酒全部从外面购买,其实蒸馏白酒的器皿很简单,二口大铁锅,一个大木桶,一些布帛,一根长长的铜管,不过要长长的铜管,这个时代倒是没有,所以孙权用一根很长的竹子代替。

随后孙权便让人把第一口大锅搭在砌好的灶台上,然后让典韦在锅里倒满采买的发酵酒。再用几层布帛将锅口层层密封;锅上面再套上一个大木桶,完全将锅套在里面。桶口和锅口拼接的地方用黄泥密

封,在木桶上半部分开一个小口,要正好把竹管伸进去,缝隙处同样黄泥密封,竹管穿过一个装有凉水的木桶。而竹管的另一头下边放着另一口大锅。

“你去将火点上。”孙权看着旁边一士卒开口吩咐道。很快在火就便生起来了,随着火苗越烧越旺。他们看着眼前的一切,渐渐的他们发现从竹管中,有晶莹的液体朝着第二口大锅滴去。一滴,二滴...越来越多,原本的厨房此时也已经变得酒香四溢。

“主公,俺能跟您商量个事么?"典韦看着那大锅中的酒,看着孙权开口说道。"何事?"孙权见看到典韦那嘴馋的样子又岂会不知,不过却是装作不知道一般。

“俺能不能尝一口这酒,主公让俺尝一口,到时候俺典韦替主公多杀几个贼人。”

哈哈。。听了典韦的话以后众人都笑了起来。"典将军,你可要记住今天跟吾说的话啊。”孙权看着典韦笑道。

随后便示意让士卒从大锅舀出一碗酒递给了典韦。"主公放心,俺典韦说话算话。”典韦看着碗中酒笑着说道,随即一口干了好酒,“真是好酒,俺从来没喝过这么好的酒,俺还要”。随后众人皆是品尝了孙权以此法蒸馏出来的酒,皆是赞不绝口。"有此酒必能大卖,所获之利便可养军。”众人开口说道。

孙权吩咐道:“竹管中间的水桶,要经常更换冷水,这样效果才更好。”手下酿酒师纷纷记下。

很快孙权便让人又建立了几个提纯酿酒的作坊,并且派上士卒作为把守。最让孙权哭笑不得的是,典韦偏要说,士卒把守有所疏忽,每日他还需要亲自去巡查。典韦的心思孙权自然清楚,这哪里是巡查,偷喝才是他的目的。孙权自然是不允许了,不过却是每天让士卒给典韦送上一壶。倒也不是孙权担心典韦能喝多少,而是喝酒误事,不能让他有这个习惯。"公子,第一批酒已经量产出来了,是否正式投入到酒楼出售。张纮来到孙权书房,然后开口询问道。

既然没问题便可着手出售了。孙权听了张纮的话后开口说道,这酒楼便是为了卖酒而专门买下来的。既然是赚钱之事,自然是越早越好了,银钱多了,到时候便可有更多可用之处。"是,那臣这就去准备。”张纮开口说道。待张纮退下去以后,孙权也是心情大好,如此一来,军饷和粮草都已经得到了解决。当这酒在酒楼出售的时候,虽然价格高,可是看着那晶莹剔透,还有那诱人的酒香,很快就有人忍不住买了。

很快就引起了巨大的反响,不到两天这第一批酒便全部卖完了。"公子,臣以为,是否需要再多建立一些酿酒的作坊,日夜提练,以供所需。"收取了第一波利润后,张纮向孙权开口介绍道。"不必,物以稀为贵,暂且不需要添加人手,不过这造酒之处务必严加看守。孙权看着张纮开口说道。只有控制一定的量,配合上这酒的质量,才能够保持它的价格。

卖酒不过是为了供养军队所需要罢了。随着孙权的酒越卖越好,商人为了多获利,便会运到其他方去贩卖。渐渐的这酒便传开了,因为知晓是孙坚部下所造的,不少人都将其称为破虏酒。而那些商人自然更是乐的其中,使得这酒的价格又上升了一个高度!

穿越三国做吴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穿越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穿越三国做吴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