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穿越三国做吴王 > 第九十二章:华歆王朗

第九十二章:华歆王朗

华歆(157年—232年1月30日),字子鱼,汉族。平原高唐人(今山东聊城高唐县)。 汉末魏初时名士,曹魏重臣。

华歆早年拜太尉陈球为师,与卢植、郑玄、管宁等为同门 ,又与管宁、邴原共称一龙,华歆为龙头。汉灵帝时华歆被举为孝廉,任郎中,因病去官。又被何进征召为尚书郎。后任豫章太守,甚得民心。孙策破刘繇后,华歆举豫章郡投降,被奉为上宾。但是始终不愿为孙策效力。官渡之战时,被曹操征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又代荀彧为尚书令。曹操讨孙权时,以华歆为军师。后为魏王国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拜华歆相国,封安乐乡侯。曹丕代汉建魏,改相国为司徒。魏明帝曹叡即位后,升任太尉,晋封博平侯。太和五年十二月(232年1月)去世,谥号“敬”。

敬贤院府上。"令公,公子给您送了件礼物!"护卫提着礼盒,在门口对着房中的华歆王朗喊道。床榻上,华歆放下手中的竹简,摇头对着王朗轻笑道:“已是第五日了,此子耐性还真是了得,也罢,咱们便看看他又想出了什么高招!""拿进来吧!"护卫推开房间,来到塌前,将礼盒送到王朗华歆手中。"你退下吧!"华歆并未打开礼盒,对着护卫摆了摆手。护卫笑道:“大人,公子说了,你看了礼盒之中的东西,一定会见他的,所以我还是等着您传令吧。"那我便看看。”华歆眉头一挑,轻轻掀开盒盖,只见礼盒之中,静静躺着三本论语。"竟然抄书送给我,也算是有心了,可惜......。王朗见了这三本纸书,心中也颇为感动,奈何他根本不愿为孙坚效力,心中微微一叹,对着护卫说道:“你下去吧,我不会见他的,你让他以后也不必来了。”这个时期,其实也有人制造纸书,但不是印刷,而是抄录,可是抄录太过缓慢,加之纸书容易损坏,腐烂,不如竹简那般可以长久保存,因此少有人制造纸书。护卫拱手说道:“大人不防看看书中的内容!""哦?"王朗闻言拿起礼盒中的一本论语,掀开封面去看书里的内容。"怎么可能?"王朗这一看,不由得大吃一惊,华歆见状也发现了特别之处。只见书中,每一个字,都是一样大小,正正方方的正楷字体,工整无比。一连翻了十

余页,也全部都是这种字体,显然不是人工抄录而成的。"哎,居然被这小子给赢了一步。”放下书籍,华歆摇头苦笑一声,对着护卫说道:“你去带他进来吧!""我这就去!"护卫闻言大喜,连忙出府去请孙权。不过一会,孙权来到房中。"学生见过二位大人!"孙权脸上带着笑容,已然自称为学生,显然是自信十足,认为这纸书一定能打动他们。"你是怎么办到的?"华歆王朗此刻已经穿戴整齐坐在床榻上,华歆手里翻阅着论语,目光虽未看向孙权,但这一声询问,却是对孙权说的。至于孙权自称为学生,华歆却没有去反驳。刘禅淡淡一笑,拱手说道:“今百姓活在这个乱世,食不果腹,衣不遮体,吾便励志救百姓于水火。当下建业百姓们有的住有的吃,但是没有学问,所以想聘请先生们,广播礼仪仁信于万民,以便教化百姓。让世人都有平等求学之机会,二位乃当代大儒,博学多才。不该埋没于此。现想创办学堂,任命二位为大学士。不知二位大人意下如何呢。”孙权虽然没有正面回答华歆的问题,但以华歆王朗的智慧,自然明白孙权的话。想要知道这纸书是如何来的,就得当我的大学士!华歆深深的吸了口气,虽然心底一万个不愿意,一万个不想跟孙坚扯上关系,但奈何这纸书,着实让华歆心痒难耐。华歆乃是当世的名门望族,王朗也是当时大汉的顶尖学者,大儒,他们耳濡目染,对于治学,颇为重视。如今天下纷乱,无数文经古籍毁于战乱之中,这是他们不忍心看到的。

书籍,文学为什么难以传承?其一便是因为各大世家闭门自守,从不互通有无,一但家族因为战乱被毁,书籍也便彻底断了传承。其二便是书籍难以批量制造,一本书若用竹简记录,起码需要雕刻上月才可制成,而且竹简制书,数量太多了,就比如论语,不过一万五千宇,用竹简记录,起码得是十数策。后世有个成语,叫学富五车,明面上的意思便是读的书,能装五辆车,形容有学问的人。然而这书指的乃是竹简,这样算下来,其实是没读几本书的。书籍流传的稀少,且难以制造,一遇战乱年代,自然轻易便会断了传承。就华歆所知,从黄巾之乱到如今,已经有成千上万的文经古籍毁于战乱。比如汉末大文学家蔡邕,家中藏书数千,可是蔡邕死后,

蔡琰遭劫,蔡家几近毁灭,家中数千的藏书保存下来的很少。后来曹操从匈奴赎回了蔡邕的女儿蔡琰,让她回忆古籍,曹操对此视若珍宝。而如今孙权送给他们的纸书,却将他们带到了新的天地。看书籍上的墨迹尚新,有的至还未干透,用手一摸还能再手上留下墨迹,显然是在短时间内制成的,这是他们从来没有见过,从来没有听过的事情。若是孙权制书的办法能够流传出去,如此不是可以保住文学的传承可以一直延续下去吗?一本书毁了就没了,可若是批量制造,广为流传,就没有那么容易轻易被摧毁了。世家大族虽然大多闭门自守,但王朗华歆也有许多想法开设私学传授知识。面对文学,华歆是真正的一心为公,希望它能够永远的流传下去,发展的越来越昌盛,而不是闭门自守,渐渐断了传承。华歆闻了闻书中的墨香,手指摩挲着封面,沉吟道:“墨迹尚未干透,封面浆糊未干,这是一天之内制造而成的?"孙权回答道:“学生昨晚熬夜制成的?"华歆惊讶道:“一个晚上,这么快?"孙权笑道:“还可以更快,只要规模足够,一天成千上万,不在话下!"

华歆闻言闭起了眼睛,沉吟良久,随后目光转向王朗,王朗的眼神也慢慢变得坚定起来,说道:“你以后若是能将此法传授给世人,我们便出仕大学士。”孙权闻言大喜,拿出四大发明之一的印刷术,可算是把这俩老家伙给拿下来了。"

第二日,孙权便聚众宣布对王朗华歆的任命,并叫张纮播出资金建设两个太学府,以王朗华歆为太学士传道授业。并建设数十所小学府,免费接收百姓子女,教授识字算数。而小学府的小学士教员便从大学府的学员中择优录取。

当下大学府还未建立起来,便临时招募世家子女,识字即可,以教育百姓子女。

所需的所有书籍便都由马钧的印书厂提供。

不出十天,数十个简单的私塾便建立起来。百姓纷勇而至,吃饱喝足的同时,也希望子女将来能光耀门族。

这个乱世的百姓很容易满足,只要喂饱穿暖即可。现在又何成想过会有免费的私塾给子女谋出路。这等福利待遇让百姓们无不感恩戴德。建设城市的干劲也更大了!

穿越三国做吴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穿越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穿越三国做吴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