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 > 第一百一十三章——美利坚的诞生(5)

第一百一十三章——美利坚的诞生(5)

通过各种渠道,华盛顿得知了英国的大致的进攻计划,英国远征军将在纽约附近登陆,而且可能有一部分会在长岛登陆,而另一部分在纽约的北面登陆。因此,年轻的大陆军需要保卫许多互不连接、彼此相距很远的军事据点以及以这些据点为支撑点的广大区域。而进攻这一地区的,则是久经战火历练的、数量众多的英军。

当时,华盛顿率领的大陆军只有19000人,而在盖奇将军麾下的英国远征军的数量为32000人。要用这19000人守卫这么大的一块地盘,倒也不是不可能,前提得有地利,也就是英军如果想登陆的话,只有那么几点有限的地点,能够让大陆军建立坚固的防线。但是当地的地形很不给力,长岛有很多地方都方便登陆。在指挥大陆军挖掘堑壕、紧张备战的时候,他给大陆会议的主席写信道:“我们将尽量设法对他们进行骚扰,我们也只能如此。”由此可见,在战役开始之前,其实华盛顿对这场战役都没有抱太大的希望。

在8月22日,英军第一梯队开始登陆,在登陆后的行军过程中在布鲁克林发现了大陆军的堡垒,没有因为对手的年轻就轻视对手,没有贸然发动进攻,而是选择安营扎寨,按兵不动。华盛顿在24日的时候前去视察与英军对阵的阵地,情况很不理想,首先,防线的指挥官格林将军并不在场,所以也没有人给华盛顿清楚透彻的讲明整个防御计划和防御的各个地点。第二,防守的大陆军中普遍存在着杂乱无章的混乱现象。部队的灵魂就是纪律,一支没有纪律的部队不是一支好部队。看到自己士兵的状态,在回忆起之前在英军中的服役经历,华盛顿不由的深感不安,这不能安得下心来阿,两边差得太多了。而且,在战争降临到自己头上的时候,纽约的居民们慌了神,只要有点门路的,都已经逃到乡下去了。居民人心惶惶,士兵纪律涣散,对手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人数众多,华盛顿的心中不由闪过一丝阴霾。

当到了25日的时候,英国的援军源源不断的开过来,准备一鼓作气攻克布鲁克林的高地。到了29日,华盛顿在副官长立德的陪同下,再一次抵达了布鲁克林的前线。经过观察,华盛顿发现英军调动频繁,而且人数增加了很多。通过敌军的调动和人数的增加,让华盛顿深感不安,英军很显然即将发动进攻了,自己的大陆军能够经受得住考验吗?

而即将面对优势英军进攻的大陆军除了之前的不利条件外,又增加了一条,那就是陌生的指挥官。因为格林将军不在,由普特南顶替了罗林将军的位置,开始担任前线防御总指挥。可是这位普特南刚刚到任,对防御阵地的关键点、防线的阵型、防线的薄弱点等等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在当天夜里,华盛顿回到了自己位于纽约的司令部,忧心忡忡。

就在华盛顿在那心焦的时候,英军的行动计划已经开始了。这项计划是英军的总司令郝将军亲自制定的,首先,英军将派出一支由精兵组成的精锐部队进行迂回行军,从侧面打开一条通道,从而绕过美军阵地的左侧。为了掩盖英军的真正企图,他们将在右翼和中央释放“*”,发起牵制性进攻,雷声大雨点小,以吸引大陆军的注意。当左翼英军完成迂回包抄任务之后,将会鸣炮示意,其时,中路和右翼也将发力,发起猛攻。

在26日晚上9点左右,在当地亲英分子的引导下,英军的迂回部队出发了。这是一次悄无声息的行军。没有平日里行军时的军鼓、军乐,只有沉默的脚步声、马蹄声和重炮车辙声。英军穿过了偏僻难行的下路,翻越了堤坝,穿越了一块沼泽地,终于在黎明前的两个小时左右,来到了距贝德福山岭隘口不到半英里的地方,只要突破了这个贝福德山岭隘口,英军就完成了自己的迂回任务。就在英军停下来准备发动进攻的时候,一支美军巡逻队闯了进来。看见大陆军的部队,吓了英军一跳,难道说自己的行动已经被发现了?可是在看大陆军的表现,又不像是发现了样子,还在那傻呵呵地往前走。经过短暂的战斗,这支大陆军的巡逻队成了英军的俘虏。在这群自己送上门来的俘虏口中,英军得知了一个非常意外、很非常高兴地消息:他们想要夺取的这个贝德福隘口没有人把守。很显然,美国人没想到英军会来这么一手。

就在左翼英军在迂回的时候,其他两路英军也在按照计划发起佯攻。整个阵线打得乒乒乓乓的非常热闹,但是说到底就是浪费弹药,用枪来挺响。虽然战场上并没有什么重大的变故,但是对于纽约人来说,这日子可就有点不好过了,因为在这之前,他们哪经历过像模像样的战争。清晨,纽约市民听到了滑膛枪的齐射声和大炮的隆隆声,知道战斗已经开始了。到了上午,人们听到四面八方都是步枪齐射声,偶尔还有野炮的射击声,就更加惶恐不安了。

面对着英军的攻势,华盛顿紧锁眉头,看着地图,似乎想从地图上看出一朵花来。因为看英军陆军的进攻态势来看,英军似乎没有进攻纽约的打算,而是想着先攻克布鲁克林高地。但是英国的五艘大军舰正在风浪中奋勇前进,想要深入海湾。敌舰是打算炮轰纽约呢,还是要在纽约北面登陆呢?值得庆幸的是,一股强大的顶头风挫败了他们的一切企图,不过却有一艘马力较小的舰只进到了相当深入的地方,对红角的炮台开火射击。

当英军的军舰也被挡在外面之后,华盛顿料到敌人不大可能立即进攻纽约,就急忙乘坐渡船过河到布鲁克林,驶往防御工事一带视察。他到了那里,正好赶上目击美军的一场大灾难。敌军当初的一切调动都是为了达到这个目的。

在英军的中路和右路正和对面的大陆军不温不火地打着的时候,这时突然在贝福德方向传来了大炮的轰鸣声。贝福德的炮声让英军和大陆军都很激动,不同的是大陆军在纳闷为什么会在自己的左翼有炮声传出来,难道是左翼出了什么问题?英军则是激动高兴,哈哈,看来左翼已经得手了,现在也轮到老子上了!这时,贝福德的炮声就好像是进攻的前奏,英军中路和右翼的进攻马上变得凌厉起来。而大陆军觉得贝福德的炮声有点不得劲,似乎自己的后路要不包,自己可能会被包了饺子。大陆军的指挥官也算是当机立断,没有死守阵地,而是果断率领军队开始后撤。只不过虽然大陆军反应挺快,但是也为时已晚。大陆军的防御部队刚从高地上扯下来,就遭遇了英国步兵和龙骑兵的攻击,大陆军不敌,被赶到了树林里。屋漏偏逢连夜雨,在正面进攻的英军部队也赶了过来,从此开始了一场混乱、惊恐和屠杀。

大陆军部队被团团围住,陷入到了夹击当中。大陆军就像是草原上的羚羊群,被狮子赶过来,赶过去,赶过来,赶过去。有一段时间,美军展开了英勇的搏斗,说得更准确一些,是拼死的搏斗。有一些人被砍倒了,有些人被骑兵践踏在脚下,还有一些人被刺刀活活刺死,很多人不是阵亡就是被俘。

华盛顿来到布鲁克林正好赶上目击这场大灾难,但是他却无力制止。他听到了树林中战斗的喧嚣声,看到了浓烟从树丛中升起,但是源源不断的敌军队伍正在从左边山上杀下来。他的最精锐的部队已经全部投入战斗。他手头除了民兵以外没有军队来防守工事。

当美军在布鲁克林的阵地已经宣告失守的时候,位于西面的大陆军却毫不知情,他们还在跟英军血战。在到了11点左右,英军得到了布鲁克林高地胜利的消息,并且知道了援兵的消息,开始发起猛攻。当大陆军准备放弃阵地后撤时,发现来的时候好来,想回去却不是那么容易了。后路基本上已经被英军堵死了,只剩下了一条狭窄湿地可以通行。

面对危机,西面布放的大陆军指挥官斯特灵勋爵下令全军穿过湿地撤退,自己则与超过260名马里兰州士兵殿后。为拖延英军,斯特灵勋爵把步兵配置于科特柳大宅(今日布鲁克林区老石屋),然后六次向迫近的英军正面进攻,为身陷泥沼的美军争取时间。结果马里兰士兵几乎灭队而亡,共有256人在大宅前战死,只有10人在次日早上潜回布鲁克林。率先冲锋的斯特林勋爵虽然生还,但又不想向英军投降,最后冲破包围的英军火网,向黑森士兵投降,其时为下午2时。这批马里兰士兵后来被尊称为“马里兰州四百死士”,并世代受到纪念。

虽然斯特林英勇奋战,但是也挽回不了大陆军的失败局面,他的行为只是让战斗增添了一抹悲壮的色彩。(未完待续)

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穿越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