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 > 第二百六十二章——终章:二战(7)

第二百六十二章——终章:二战(7)

在德国人心中,纳尔维克港一役是英雄式的惨败,他们还颁发了特殊勋章来纪念此事。德国海军在纳尔维克港与英国海军的两次战斗,惟一的好处是德军在纳尔维克港区域的地面部队增员了。纳尔维克战区陆军司令战争指挥负责者爱德华?迪特尔将军把逾2000名幸存海军收编起来,组成一支步兵旅。当时德军的确亟需这批由海军转为陆军的救兵,因为英、法、波三国联军与德军在纳尔维克酣战,不让这个战略重镇落人德国人手中。1940年5月27日,三国联军占领纳尔维克港,但迪特尔的军队仍然在四周山区紧紧包围港口。三国联军意识到自己永远守不住这个港日,于1940年6月8日撤离。德国陆军又夺回港口控制权。

盟军登陆夺回特隆赫姆港和其余德军登陆点的战役,均因盟军内部缺乏合作而失败。英国皇家海军甚至要从陡峭的挪威海岸把远征军逐个吊下来,然后用船把他们送回英国。盟军从挪威全线撤退,这对于德国人来说无疑是一大胜利,也给了雷德尔一个取得海上全胜的机会。雷德尔的姊妹战列舰格奈泽瑙号和沙恩霍斯特号驶至纳尔维克港以西的大西洋公海,巧遇英国光荣号航空母舰,其时英航空母舰只有两艘驱逐舰护航。这对德军来说真是千载难逢的进攻机会。当时能见度很高,且光荣号航速极慢,舰上载着48架舰载机以及英国皇家空军的几架战斗机。

德舰在约16英里处开始发炮,炮弹落点非常准确。光荣号还未来得及使一架飞机起飞,德舰发来的炮弹已炸掉炮塔。炮弹威力非常巨大,把航空母舰的钢铁装甲整块撕开,德国舰队司令威廉?马歇尔称之如“掀开盖子一般”。在德舰的猛烈火炮攻击下(沙恩霍斯特号发了212枚炮弹),英国的航空母舰及其驱逐舰很快就沉没了。德舰也在战事中受伤,英国驱逐舰发射的*击中沙恩霍斯特号船尾;几天后,在附近游大的一艘英国潜艇发射*,击穿了格奈泽瑞号的船头。为此,两艘德舰在随后的数周内不得不返回干船坞修理。

挪威战役首次使用了陆、海、空立体作战战术,此战德军共损失了5700人,损失驱逐舰10艘、重巡洋舰1艘、轻巡洋舰2艘、潜艇4艘;英法和挪威军队共伤亡5000余人。英国损失航空母舰1艘、巡洋舰1艘、驱逐舰7艘,法国损失驱逐1艘。挪威战役后,德国取得了封锁英国和向苏联进军的基地,使中立的瑞典转向德国,不但继续向德国提供铁矿沙,还允许德国经自己的领土向纳尔维克和芬兰北部运送部队和物资。

总的来说,德国在侵挪一战中取得了较大的战绩,但是海军因此损失惨重——3艘巡洋舰、10艘驱逐舰、4艘U型潜艇以及其他船只,但雷德尔和希特勒都认为值得。凭借此役,纳粹德国不仅保有了至关重要的铁矿石运输线,巩固了德国北侧的防守,还获得了众多的重要战略据点,德国可利用这些基地对英国海军发动连串攻击。

挪威战役的结局是德国在北欧地区夺取了重要的战略基地。德军占领挪威并进至瑞典边界,使中立的瑞典内外政策发生急剧变化。该国统治集团在对外政策方面开始转向德国,允许德国经该国领土向纳尔维克地区和芬兰北部运送军队和物资。西方大国试图抗击德军侵占挪威的一切努力均遭失败,其争夺斯堪的纳维亚基地的战略企图也随之落空。英国在联盟战争中一向采用的依靠本土海军和别国人力打仗的传统战略未获成功。德军顺利结束了侵占挪威和丹麦的战役,其重要原因是;英法联军缺乏统一指挥,致使两军不能协同作战,西方盟国蔑视挪军统帅部,造成互不信任,各行其是,丹麦很快投降,挪军抵抗不力。

希特勒在解决挪威之后,纳粹战车的发动机也没有停下来,而是调转车头,开始向着法国隆隆碾去。

1940年5月10日,德军开始发动大规模进攻,德军这次进攻的规模远超波兰战役,总共调集了335万人,2000多辆坦克,发起了凶猛的进攻。英法联军发现,德军兵分两路,一路就同“黄色计划”上说的,通过荷兰和比利时,向法国发起进攻。但是英法联军早有准备,荷兰、比利时、卢森堡、法国和英国远征军共有135个师(其中法军和英军共有103个师,编成3个集团军群)、3469辆坦克、2000架飞机,并可利用英伦三岛1000多架飞机支援战斗,在兵力上与德军相当。然而,英法长期推行绥靖政策,备战不力。盟军最高统帅部制定的代号为D的作战计划保守失算,该计划重点是防御德军向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把比利时作为双方厮杀的主战场。根据D计划,盟军把主力部署在法比边界北端和法国北部各省,如果德军向比利时实施主要突击,则五国盟军协同作战挡住德军进攻;其他部队的大部分部署在南部的马奇诺防线上,如德军向马奇诺防线实施正面进攻,则依托坚固的工事进行抵御;而在中段则自恃有阿登山区天险和马斯河,只留了战斗力较弱的部队驻守.。

美国作家米德尔米德尔顿在其著作《用兵之道》中,对法军在法国战役初表现有这么一段叙述:“二次大战初的法国战役中德国人比法国人有更大的干劲和魄力。虽然法国人是为保卫祖国而战,但是他们往往给人们这样的印象:他们一心只想从战争中脱身出来,好赶紧回家团圆。在一个无所事事的冬天,军官团中许多人的强烈*、亲法西斯的情绪对法国的崩溃起了作用。也就是在这个冬天,我初次听到了这样的话:‘宁要希特勒,不要勃鲁姆。”而这个勃鲁姆则是法国左翼政治势力(也就是亲共派)的总统候选人。

当时,德国的作战准备并不是到了十分充分的地步。在1940年5月,德国共157个师中只有79个完成了训练;另外14个师仍然直接参加战斗,主要是在C集团军和进攻荷兰的部队。除了其中93个师被部署在前线(10个装甲师、6个机械化师)也有39个师作为国防军最高统帅部预备役师被部署在西方,大约有三分之一是不会参加战斗。约四分之一的作战部队是来自40岁以上包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的退伍军人。在西线的德军于5月至6月共部署2,700辆坦克和自行火炮,包括指派作战的预备队;约7,500门火炮可以作战,弹药库存可足够作6个星期的战斗。“德国空军”的部队将分为两组。共有1,815架作战飞机、487架运输机和50架滑翔机被部署支援B集团军,而另外3,286架作战飞机被部署支援A和C集团军。

在德军作战计划中,将进攻部队分成了A、B、C三个集团军群。其中A集团军群是主力部队,由德国名将伦德施泰特指挥,共有45个师,其中有7个威力巨大的装甲师,是实施决定性的行动,切断盟军在阿登的防线。它由3个军团:第4、第12和第16集团军组成。它有3个装甲军;其中一个,第15集团军,已分配给第4集团军,但另外2个(第4集团军包括第2摩托化步兵师和第19军)是联同隶属于第16集团军的2个摩托化步兵师,组成一个独立的“克莱斯特装甲集群”。这样做是为了更好地协调前进至默兹河,一旦建立了桥头堡,在河对岸的装甲集群司令部将解散,其3个军将分别隶属第12和第16集团军。

而B集团军群由博克将军指挥,共有29个师的部队,其中有3个装甲师,任务是通过向低地国家推进和吸引盟军北部单位进入口袋。它由第18和第6集团军组成。C集团军群是由勒布将军指挥,共有18个师,主要是防止从东面发起的迂回进攻,并持续对马其诺防线和上莱茵河发动小规模攻击。它包括第1和第7集团军。

对于这次德国重点的进攻对象,法国的情况不容乐观,重点是没人,法国的生育率很低,那个直到拿破仑时期都以人口笑傲欧洲的国家,现在却被人口困扰着。由于低出生率,甚至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进一步下降,法国有一个相对于总人口的严重人力短缺问题,这还仅是德国的一半。为了弥补人力的问题,法国已动员大约有三分之一的介乎20岁至45岁的男性人口,使自己的武装部队兵力超过超过了600万,超过了整个德国国防军的540万人。但是这600万人中,大约三分之一的部队被部署在了北部,加上其他各盟国的军队之后,总兵力超过了330万。

至5月10日共有93个法国师、22个比利时师、10个英国师和9个荷兰师在北部,总数为134个师,其中6个装甲师、24个摩托化师。另外有22个师正在受训或在战时紧急情况下装备起来(不包括改组后的单位),其中有2个波兰师和1个捷克师。除了这些足额师外盟军有许多独立的小型步兵单位:荷兰有相当于约8个师的独立旅和营;法国有29个独立的要塞步兵团。在法军中有18个师,是由殖民地志愿部队组成;包括19个“B级师”,虽然是受过充分培训的单位,但在摩托化后仍有大量超过30岁的人需要接受再训练。最好的盟军部队是训练有素的英国师,其中有充分机动力和具有很大比例的职业军人;最严重缺乏装备的是荷兰部队。(未完待续)

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穿越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