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 > 第二百八十一章——终章:二战(26)

第二百八十一章——终章:二战(26)

就在德军的中路已经突进到莫斯科的时候,北方集团军群也已经进抵涅瓦河口,以俄罗斯帝国著名的大帝彼得大帝命名的彼得格勒,也是沙俄帝国的首都,俄国著名的十月革命,正是在此爆发。在十月革命胜利之后,布尔什维克将这座城市的名字改成了列宁格勒,来纪念伟大的共产主义导师列宁。德军在抵达列宁格勒之后,随即展开了对城市的围攻。德军这一围攻不要紧,简直了!围攻从1941年9月9日开始至1943年1月18日,一条狭窄的通往城市的陆上通道被建立为止,而围攻全面结束于1944年1月27日。列宁格勒围城战是近代历史上主要城市被围困时间最长、破坏性最强,和死亡人数第二多的包围战。

早在德国人制定“巴巴罗萨”计划的时候,就将目标锁定在了这个俄国第二大城市,也极具象征意义的列宁格勒。8月底,德军进至距列宁格勒城南仅20公里的斯卢茨克—科尔平诺地区。9月8日,南路德军到达列宁格勒城东面拉多加湖南岸,占领施吕瑟尔堡,切断了列宁格勒与外界联系的最后一条陆路交通线,将列宁格勒三面包围,只有拉多加湖一边可以与外地保持水上和空中的联系。在勒布元帅看来,列宁格勒已经垂手可得。而在伏罗希洛夫元帅看来,列宁格勒已经没有希望了,他甚至跑到前线去,希望被德国人打死。因为伏波希洛夫元帅如果丢了列宁格勒之后,就算不死,也得被“蓝帽子”(苏联的内务部队,苏联毫无畏惧的布尔什维克也怕“蓝帽子”)给杀了,如果战死了,没准还能混一个“苏联英雄”。

德军对列宁格勒的炮轰从1941年8月开始,至1942年因装备增强而增加密度,这直至1943年,除进行炮击及*外,德国空军更有数次使用了*攻击该市,为此,苏联波罗的海舰队航空兵共出动超过100,000次以支援在围城期间的防守工作,德军的炮轰及轰炸在市内共造成5,723名平民死亡及20,507名平民受伤。

1941年9月8日,德军开始大规模包围该城,切断了列宁格勒及其住宅区的对外物质补给线,由于未能扩展其攻势,因为觉得列宁格勒已经是掌中之物了,但是没想到的是,列宁格勒的防守者换成了“斯大林的救火队员”朱可夫元帅。从这之后,轴心国军队围攻该城共872天。

当时形势十分严峻。苏最高统帅大本营决定组建列宁格勒方面军,由原大本营预备队方面军司令员朱可夫大将出任列宁格勒方面军司令员。斯大林紧急召见朱可夫,对他说:“你到列宁格勒去,接替伏罗希洛夫指挥方面军和波罗的海舰队。”朱可夫带着助手霍津中将、费久宁斯基少将和科科佩夫少将飞抵列宁格勒。此时,伏罗希洛夫等人正在开会,讨论一旦守不住列宁格勒,应采取什么措施。朱可夫立即提出,必需坚决保卫列宁格勒,直到最后一人。随后朱可夫对方面军进行了改组,费久宁斯基任副司令员,霍津为参谋长,并当场撤换了第42集团军司令员伊凡诺夫少将和第8集团军司令员谢尔巴可夫少将的职务。朱可夫又同助手们连夜制定了一份城防计划:从市区防空部队撤出部分高射炮,将其配置在列宁格勒最危险的地域,对德军坦克实施直射;以波罗的海舰队的全部舰炮支援乌里茨克—普尔可沃高地的第42集团军;在各主要方向上建立纵深梯次防御,布设*、设置电网;从卡累利阿地峡抽调第23集团军部分兵力支援第42集团军,加强乌里茨克地区的防御;以波罗的海舰队水兵和军事院校学生组建5到6个步兵旅。

德军开始从南面向列宁格勒发起正面强攻,主攻方向为该城西南的乌里茨克和正南的普尔可沃高地。10日,德军在苏军第3近卫民兵师的防地上撕开了一个缺口。11日,德军占领杜德戈夫,次日又占领红村,向乌里茨克推进。德军突破苏军的防御,占领了索斯诺夫卡、芬兰科伊洛沃,逼进乌里茨克。朱可夫意识到列宁格勒的防御已到了最紧要的关头,决定将方面军最后一个预备队步兵第10师投入战斗。14日,步兵第10师在炮兵和航空兵的支援下,对敌实施迅猛突击。德军没想到苏军会突然发起反击,一时大乱,被迫放弃了索斯诺夫卡和芬兰科伊洛沃,苏军恢复了原来的态势。

对勒布来说,时间已经不多了。因为希特勒将作战重点转到了莫斯科轴线上。希特勒发布了第35号训令,代号“台风”行动,确定发起莫斯科会战。希特勒要求勒布迅速同在卡累利阿地峡的芬军建立联系,合围在列宁格勒的苏军集团,以便最迟为德军在中路的进攻创造条件,到那时,赫普纳第4装甲兵团和一部分空军将调归包克元帅的中央集团军群,15日之前如果不能攻下列宁格勒,勒布将更没有能力去攻占列宁格勒。为此,勒布致电总参谋部,要求准许他推迟四五天再将装甲兵团交给中央集团军群,同时,他信誓旦旦地保证,他将在几天内占领列宁格勒。勒布的请求得到同意,准许他推迟4天。总参谋长哈尔德在命令的最后特别加了一句意味深长的话:“许多事情和许多人的前途将由这4天决定。”勒布明白,这许多人中也有他自己。

1941年9月,列宁格勒与沃尔库霍夫方面军(由基里尔·梅列茨科夫指挥)的连系被切断及防守区域共有四个军团:北面的第23军团、西面的第42军团、南面的第55军团及东面的第67军团,而第8军团则负责与拉多加湖舰队合作共同防卫通往市区的生命之路,对城市的空中掩护由苏联第6空军军团及波罗的海海军航空兵单位负责。

9月16日,勒布寻找苏军防御的薄弱部位,指挥德军从苏军第42集团军和第55集团军结合部突入苏军防御,攻占了列宁格勒以南18公里的普希城,向左迂回列宁格勒正南的普尔可沃高地,向右迂回东南的科尔皮诺。然而,在苏军的顽强抵抗下,德军的进攻速度就向蜗牛爬行一样慢,其推进速度从7月份的每天5公里下降到9月一个月的不到2公里。而距希特勒规定的时间只有一天了。勒布决定不惜一切代价,作最后一搏。19日,德军进攻达到*。德军步兵在坦克掩护下向普尔可沃高地等处发起猛攻,炮兵对列宁格勒实施连续17个小时的轰击,航空兵出动近300架次的飞机对该城进行了6个波次的轰炸。但是,列宁格勒军民顶住了德军的最后攻击,挫败了勒布的最后一搏。

最激烈的矛头顶过去之后,德军的攻势逐渐衰竭,德北方集团军群的精锐部队被逐步调离,赫普纳第4装甲兵团和原中央集团军群的霍特第3装甲兵团之第57装甲军均被调往莫斯科方向,不久,第18航空军也转给第2航空队,德军再也无力发动全线进攻,双方阵地逐渐稳定了下来。但是,双方之间的围困和反围困斗争还远远没有结束。德军对列宁格勒实行严密封锁,不断炮击和轰炸该城。希特勒宣称:“我军的目的在于包围这个城市,用炮击和连续不断的空中轰炸,把它夷为平地。

然而,*可摧毁列宁格勒人的家园,但摧毁不了他们的坚强斗志,严寒和饥饿也不能。在1941年冬季那段最艰难的日子里,列宁格勒人奇迹般地在拉多加湖冰面上开辟了一道冰上公路,通过这条与外界联系的唯一“生命之路”,运进粮食,运出伤员,从而战胜了严寒和饥饿的威胁,挫败了德军困死列宁格勒人的企图。

为了保卫列宁格勒,为苏军建立一条进入市内的物资供应线非常重要,该路线从拉多加湾湖南面开始,在温暖的季节可驾船通过及在冬季冰封时车辆可以通过,保护该路线依赖拉多加湾舰队、列宁格勒防空部队及守卫路线之部队,该路线亦被用来从被围的市区中撤出平民,因为在战争的首个冬季没有任何撤退计划,及该市在1941年11月20日拉多加湾上冰封道路开始运作而从被孤立中解放出来。

这道路被称为生命之路,因为该道路非常危险,车辆可能被雪阻塞或当德军的炮轰会做成湖面冰封的路面裂开而沉入湖中,因为在冬季死亡率非常高,因此亦被称为死亡之路,但是该道路可供给市内粮食及军事物资供应和撤出居民,令该市可继续抗击敌人。1942年12月8日,苏军最高统帅部下达了突破列宁格勒封锁的作战命令。参战的苏军突击部队有:列宁格勒方面军所属的第61集团军,司令杜哈诺夫中将;沃尔霍夫方面军所属的第2突击集团军,司令罗曼诺夫中将。突围点选在拉多加湖南岸的施吕瑟尔堡地区。日期定为1943年1月1日(由于天气不好,推迟到1月12日),战役代号称“火花”。(未完待续)

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穿越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