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 > 第七十四章——太阳王(5)

第七十四章——太阳王(5)

观众朋友们,在杜伦尼和孔代亲王之后,接下来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有请磨利法兰西之剑的伟大功臣、法国的战争部长卢福瓦侯爵登场!卢福瓦侯爵,本命叫弗朗索瓦米歇尔泰利耶,生于1641年,跟路易十四是同一时期的,而且看他的姓氏弗朗索瓦,他的家族那也是声威赫赫,之前的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和弗朗索瓦二世可也是姓弗朗索瓦的。泰利耶从小就表现出了很高的天赋,很年轻的时候就帮他老爸干活,他老爸就是当时的法国的战争部长……年纪轻轻的就帮与国家安全息息相关的战争部长的伙计,如果不是这个国家太过于儿戏,那就是这个人确实是天赋异禀。虽然马萨林的能力确实是不如他的前任红衣主教黎塞留,但是既然作为黎塞留的托孤之臣,那能力肯定也是杠杆的,不会出现这种那国家大事当儿戏的行为,那既然不是儿戏,那就只能说明这个名叫泰利耶的年轻人确确实实是有真才实学的。

因为和路易是一辈人,都是一起长大的,路易也十分欣赏泰利耶,在1666年,当泰利耶当战争部长的老爸去见耶稣之后,路易十四就让他子承父业,让年仅25岁的泰利耶担任法国的战争部长。

泰利耶上任之后,对法国军队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法国的战争部长也翻译为军备部长,顾名思义,那就是管后勤的,什么枪支弹药、被服补给、寻找兵源、新兵训练等等基本上就是这个战争部长的活。所以说,这个战争部长并不是我们印象中的制定作战计划、运筹于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那是后来总参谋部的活,直到拿破仑时期的贝尔蒂挨,才有了参谋雏形,普鲁士的总参谋部将其发扬光大。所以,有的时候顾名思义、想当然会害死人的。

他为那些为国征战但衣食无着的军人建立了巴黎荣军院,当然,也是奉了路易的旨意,路易当初下令修建的敕令充分的反映了这座建筑的初衷:将那些用生命和献血来保卫他们的君王的将士们安置在这里,让他们在安静祥和的环境中度过他们的余生。巴黎荣军院的建立,让那些为国浴血奋战、甚至伤残牺牲的军人充分体会到了作为军人的骄傲,虽然巴黎荣军院不能“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但是他象征着国家没有忘记他们这些为国流血牺牲的人们。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也大大激发了军人的士气,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也使更多的年轻人原意投身到军队中。

同时他强迫所有的贵族进行登记,你们这帮人想一直顶着贵族的名头不干实事,之前你们还能混下去,但是现在轮到我了,对不起了各位,醒醒吧,该干活了。

他重组了法国军队,到处寻找兵源,孜孜不倦地训练士兵。在他的努力下,发军士兵总数达到了四十万,而且兵精粮足,太阳王正是靠着这支军队,赢得了“太阳王”的殊荣。

而且,在他的任上,法国军队进行了大换装,用更先进的隧发枪取代了之前的火绳枪。之前的火绳枪,装填繁琐,射速缓慢,精度那得靠信仰,而隧发枪大大简化了射击过程,提高了射速和精度,虽然精度也得靠信仰……而且使用方便,更重要的是,成本还低,有钱没钱都能用得起,非常方便大量生产。不但有了更先进的火枪,也出现了结合式刺刀。这种刺刀能够非常方便地装卸到火枪上,这种刺刀的出现,也让长矛兵失去了最后的作用——保护火枪兵,之前火枪兵近身搏斗能力几近为零,当时的火枪离近了也就是是一烧火棍,只能当棍子使。这种刺刀的出现,让火枪兵也成了兼职的长矛兵,从而长短皆宜、家常必备,简直是摧城拔寨、杀人放火的不二选择。

德皇威廉一世在凡尔赛镜厅称帝的祝酒词中曾经如此评价德国的统一的两大功臣陆军部长罗恩和总参谋长老毛奇:“你,罗恩,磨利了宝剑;你,毛奇,正确使用了宝剑。”德皇威廉一世的话用在泰利耶和杜伦尼、孔代亲王身上也很贴切,只不过主角需要换一下:“你,泰利耶,磨利了宝剑;你,杜伦尼、孔代,正确使用了宝剑。”

如果说泰利耶是出色的铁匠,锻造出了绝世宝剑,那么接下来出场的这一位,就是为泰利耶提供原材料的;如果说杜伦尼、孔代亲王是绝世剑客,但是也得吃饱了,人是铁饭是刚,那接下来出场的这一位,就是保证他们能吃好吃饱的。他就是法国的财政大臣柯尔贝尔,法国的总管家。

柯尔贝尔出生于1619年,在1651年,路易十四等的宰相、法国的实际控制者马萨林开始任用柯尔贝尔处理私人财物。马萨林任用柯尔贝尔之后,发现这真是个人才,把自己的财产管理得井井有条。所以,当马萨林即将侍奉上帝的时候,他向国王推荐了柯尔贝尔。柯尔贝尔得到路易十四的重用之后,也开始大刀阔斧地整顿法国的财政。当时,法国因为连年的战争,财政已经到了崩溃的边缘,这可怎么办呢?首先,他起诉那些贪官污吏,让这些社会的蛀虫开始大放血,吃了国家的都给我吐出来。可是这钱也不够阿,那边的银行也追着要债呢,那怎么办呢?对于柯尔贝尔来说很简单,那都不叫事,直接赖掉不就行了嘛……可是贪官总是有数的,银行也不能是傻子你总不还还总结给你钱,还得自己赚钱才行。于是,柯尔贝尔采用当时流行的重商主义,这个重商主义指的就是一个国家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通俗点说,国家就是一个商店,出口额就是卖出去商品之后获得的钱,进口额就是进货时候所花的钱,如果卖出去的大于进货的,那商店的钱就会越来越多。同理,国家的钱也就越来越多。

为了让国家的钱越来越多,柯尔贝尔大力发展本国的工商工商业,为了保护本国的工商业,还采用了一个各国都常用的办法:关税壁垒。用高关税保护本国工商业。中国有句话说得好:要想富,先修路。显然柯尔贝尔也深得其中三味,在他的领导下,法国修建了道路和运河系统,从而使法国的工商业更加繁荣。

正式由于柯尔贝尔的努力,让杜伦尼、孔代和泰利耶免去了后顾之忧,能够全心全意地干好自己的工作而不用担心第二天会不会发不出军饷,物资会不会供应不上。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爆发了四场大规模战争,正式有了柯尔贝尔,才让法国的战争机器隆隆地运转下去。

后来,人们如此评价柯尔贝尔和卢福瓦侯爵:在准备(战争)的年月里,柯尔贝尔寻找金钱,卢福瓦寻找士兵。

介绍完这位杰出的大管家之后,接下来出场这位有些特别,他是法国的元帅,但是没有在战场上直接指挥过一个军去作战,他的元帅军衔是靠他军事筑城方面的天才。他的一生中指挥过40多次攻城战,全胜,无论是什么样的要塞,无论是高的,还是低的,是薄的还是厚的,无论是在高山,还是在平原,只要碰上了这哥们,那统统都完蛋。他就是沃邦。他在攻城的过程中,总结经验教训,发展了一种新兵种——掷弹兵,掷弹兵,也就是用手投掷小型*的士兵,也就是用来仍*的,*肯定扔得越远越好,所以掷弹兵也不是一般人都能当的,能当掷弹兵的那都是身高体壮的棒小伙子,沃邦也因此被称为掷弹兵之父。

沃邦不但攻城厉害,本身也是一位及其优秀的筑城大师,一生中修建了33座新要塞,改造了300多座旧要塞。

沃邦不但能筑城、能攻城,这位仁兄还是个知识分子,工作之余还写了几本书,也成了传之后世的经典,包括《论要塞的攻击和防御》,《筑城论文集》、《围城论》等。

沃邦在进行攻城战的时候,还有一个非常离奇的特点,那就是每逢攻坚战,都会带着庞大的“参观团”,有的时候路易十四还客串个“参观团”的团长。当攻城战开始的时候,这支特殊的观摩团就在选定的高地上大饱眼福。看着沃邦元帅带领着他手下的士兵变身建筑工人,在要塞的四周构筑壕沟和曲曲弯弯的通道。每天都有专门的人骑马飞驰实时报告战况,做实时转播,观摩团的人们还就攻城战的战果来打赌,让整个营地异常兴奋。到最后,当沃邦成功攻下要塞,要塞守军放下武器投降之后,这群人还前去观看战俘行列。说白了,这帮人就是吃饱了没事干,来找刺激。

以上,就是我们到场的所有嘉宾,当然,还有很多的优秀嘉宾没有到场,到场的这几位嘉宾将代表他们为我们讲述“太阳王”的光辉岁月。现在,让我们再来呼喊一下他们的名字,铁血双雄——杜伦尼、孔代亲王!王国的铸剑师——卢福瓦侯爵!整个法国的大管家——柯尔贝尔!攻城大师——沃邦元帅!

*即将到来,精彩还将继续!不要走开,广告之后,马上回来!(未完待续)

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穿越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1492—1945 说说欧美那些事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