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三国之张孟高 > 第三章 诸侯会盟

第三章 诸侯会盟

“不错,我正欲举义讨伐****,上阵杀敌,你可愿随我前去?”

张超不在乎将讨伐董卓的消息透露出来,反正此事张邈等人已议定,不久之后便会遍传天下。

“这位乃是本郡张太守胞弟,徐州广陵郡太守,你能得大人赏识,实乃三生有幸,还不叩谢?”司马赵宠见这个幸运的傻大个竟还不谢恩,便有些不满的催促道。

“嗯?”典韦听到司马赵宠的语气,眉头一皱,仍未表态。

“兵曹乃是管理兵士的官,我观你当有武艺在身,特诚心相邀。”张超听到司马赵宠的话,恨不得抽丫一巴掌,不会说话就别乱说,如果典韦就这么跑了,他哭都没地方哭。

“等等!”张超见典韦竟真的扭头就走,心下大急,忙伸手扣住典韦肩头。

“咦,俺想走就走,拦俺作甚?”典韦没想到张超身为太守,竟有此等力气,肩头略一用力,竟未挣脱,不禁轻咦一声。

“你既要从军,为何不应?”张超感到单手渐渐拉不住典韦,便抬手扣住典韦双肩。

嘿!

典韦权当张超在耍他开心,遂想离去。单臂一甩,便将张超双手架开。

“大胆,你怎可对太守无礼!来人,拿下杖责!”见张超差点摔倒,司马赵宠大惊,断喝一声,便要命人捉拿典韦。

“都退下。”张超见司马赵宠又来坏事,心中有气,指着上前的兵士厉声喝道。

“大人,这,这……”司马赵宠嘴角抽抽,不知张超在发什么疯。

“哈哈!你天生神力,我不及也。”张超浑不在意被典韦抽得青紫的手臂,反倒哈哈大笑,夸赞起典韦。

只是,张超面上虽笑的爽朗,心中却在吐槽。这典韦实在太过彪悍,武力值爆棚,动动手就把自己弄得狼狈不已。

“嘿嘿!”这一次典韦倒是笑了,只是,他那张脸笑起来,还不如不笑呢。

“你不愿也罢,但你这个朋友我交定了,走,随我去喝酒。”被司马赵宠连番误事,张超气不过,便拉着典韦向别馆走去。

臧洪见张超竟要跑去喝酒,且典韦亦满脸欣喜,心下稍安。旋即洒然失笑,连连摇头,不再理会二人,转身走向招募之处。

“请!”

进入别馆的张超、典韦推杯换盏,喝得不亦乐乎。

汉末所酿水酒可没有现代白酒那么高度数,张超穿越前时常喜欢喝上两杯,久而久之,酒量便锻炼出来。此时喝着有如果酒的低度水酒,还真是想醉都不容易。不过,坐在他对面的典韦也是个大酒桶,喝起酒来半点不含糊。两人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拼起酒来便一发不可收拾,端的是喝得天昏地暗。

“孟高,孟高,你怎地喝了如此多酒?”

夜晚归来的臧洪,刚推开房门,便被一股冲天酒气熏了个倒仰,待他定睛一看,顿时哭笑不得。

原来屋中的二人早已喝得人事不省,相互抱着对方的臭脚丫子,正自呼呼大睡。酒爵,酒坛东倒西歪,散落各处,房中一片狼藉。

“喝!咯——!喝啊!”睡梦中的张超,口中含糊不清的哼哼唧唧,仍自抓着酒坛子,欲往脸上扣。

“哎,真是……”臧洪也不知该说什么好,只得用力将二人分开,寻来薄被给二人盖好。

一夜过去,清晨第一缕阳光照入屋内,典韦似有所觉,抬手挡在脸上。

又过半晌,典韦悠悠转醒,有若铜铃的大眼,看向歪倒在一旁的张超。咧嘴一笑,甚是开心。此番乃是他在逃亡后,喝得最痛快的一次,睡的最舒服的一次。至于眼前这个所谓的广陵太守,周身没有半点官架子,身上倒是有着些许侠义之气,顿令他好感大升。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睡得迷迷糊糊地张超,眼睛还没睁开,便左右翻滚,踢得真周酒坛叮当乱响。亦是逗得一旁吃饭的臧洪、典韦哈哈大笑。

“哎?好香啊!”闻到肉粥的味道,张超利索的翻身爬起,也不管是谁的碗,拿起来便一口就倒进嘴里。

“孟高,你自取便是,怎的抢我饭碗。”

“安啦,安啦,你再去弄一碗来。”

典韦在一旁静静吃着饭,看着张超、臧洪二人你来我往相互斗嘴,大感有趣,眼神渐渐飘忽。

忙活一个上午,三人洗漱完毕,方才离开别馆,向太守府走去。

“鸿飞,你尽管放心,跟着我干,保你吃香的喝辣的!”张超这会笑得有些癫狂,实在是由不得他不开心。就在刚刚,典韦竟愿意主动加入自己军中,张超又怎能不欣喜若狂。

“子源一早谈及兵曹从事之职,俺方才懂得。说实话,俺是个粗人,不懂那许多道理,但俺能看得出来你等皆为忠义之士,就冲这点,俺愿随你前去。”典韦爽快地应下差事,虽然嘴上在说臧洪,但他却明显更关注张超。

心怀侠义之心的典韦,对张超的豪爽极为认可。

但典韦哪里知道,张超喝得酩酊大醉之后,完全是本色演出,胡吹烂侃的本事只是酒桌上的通用技能罢了。

而臧洪乃知书懂理之人,身上自有一种读书人特有的儒雅之气,较容易得到一些文人雅士的交口称赞。可这一点对典韦来说,便无甚大用。是以,典韦对臧洪不太感冒。

“子源,我等应速速赶回广陵,整顿兵马前往酸枣。”张超此次陈留之行收下典韦,心中已是大为满意,便欲赶回徐州。

“这是自然,孟高,我等这便去与你兄长拜别。”一切臧洪打点,张超简直不要太轻松,遂抽空又与典韦喝上两杯。

辞别张邈,三人一路向广陵郡行去。

期间,张超在路过谯县时,想起许褚老家似在此处。既然已经拐走一个曹阿瞒的贴身护卫,再多拐一个虎贲统领岂不更好。

谯县,属豫州沛国,亦是曹操老家。一县地域非短时间可走遍,想要找到许家村更是难上加难。张超沿途打听,并未得到确切消息,只得暂时放下此事,快马加鞭赶回广陵。

公元190年(初平元年),各地诸侯纷纷举义兵,打出讨董旗号。

渤海太守袁绍凭借家世威望,自称车骑将军领司隶校尉,带领本部兵马进驻河内郡,与河内太守王匡合兵一处。

冀州牧韩馥坐镇邺县,给袁绍和王匡提供粮草。

兖州刺史刘岱、陈留太守张邈、广陵太守张超、东郡太守桥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共同进驻酸枣县,而奋武将军曹操此时也领一路军进驻酸枣,只不过他的这个将军封号是自封的。当初董卓拉拢他时,仅封过一个骁骑校尉的官职。

豫州刺史孔伷在颍川举兵,后将军袁术进兵鲁阳。

北海太守孔融,徐州刺史陶谦,西凉太守马腾,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长沙太守孙坚也相继起兵征讨****。

中原几路讨董联军汇合在酸枣县,设台摆阵,围坐一圈,此时到达这里的有刘岱、桥瑁、张邈、张超、袁遗、鲍信、曹操一众人等及亲随。

到了此时,自然是需要推举出一位合适的盟主。不过,在这个问题上,在座之人各有心思,围绕此事展开争执。

首先出言的是桥瑁,这一次讨董联盟之所以能够成功,全凭他伪造三公密信传至各州县处,方才促成此次讨伐联军。是以,他认为自己做这个盟主,才最是名正言顺,遂言道:“诸君远道而来,至此会盟,均为讨伐董贼。当选出一德高望重的盟主才是,不知各位心中可有合适人选?”

“这盟主之位,理应由四世三公的车骑将军袁本初担任,我觉最为合适。”刘岱很是直接的点出袁绍,虽然在联军之中官职最高的人是后将军袁术袁公路,但怎奈论及年龄,袁术要小于袁绍,推选的话,自是长兄在先。

桥瑁一听这话,鼻子差点气歪,不过他又不能把话挑明,只好继续言道:“车骑将军担任盟主自是合适不过,可他人尚未到达此间,吾等尚需一带头之人,以我之见,公山兄最为合适,你乃刘老太尉之侄,汉室宗亲,再无人比你更为合适。”

刘岱闻言,微微一笑,回道:“元伟此话差矣,论到出身,还有一人比我合适,伯业兄乃车骑将军从兄,应由他暂代盟主之职才是。”

袁遗听到众人将话头转到自己身上,忙连连摆手,推辞道:“在下从政尚可,治军略有不及,此事万万不可。”自己有多少斤两,袁遗最是清楚。而且不管是盟主也好,代盟主也好,都是烫手山芋。他本身能力不足,接了并没什么好处。

“孟卓兄来暂代盟主如何?”刘岱见袁遗死活不答应,只好将这个难题丢给张邈。

张邈正饶有兴趣地看着热闹,没想到刘岱居然想摆他一道,自是不会犯傻,摇头笑道:“不可,不可,公山兄还是另寻他人吧。”

张超见众人虚与委蛇,互相推诿,不禁心中暗笑。虽然他有心插一杠子,但他也有自知之明,论年纪,他最小。论资历,他最低。且他有张邈这个兄长在,无论如何也轮不到他来出头。就如袁术与袁绍,在汉末,讲究的是长幼有序。即使袁术官职再高,也别想做上盟主。

桥瑁见众人推来推去,早已气得七窍生烟。那刘岱分明是在戏耍于他,将在座之人几乎提了个遍,但偏偏就不提他的名字,他哪里还会不明白刘岱心里在想什么。

见到局面僵持不下,张超忽的扫见一人,顿时计上心头,朗声言道:“诸公请听我一言,如今我等联军到此,誓为征讨****,诸公已推选车骑将军担任盟主,那这代盟主之职,自然应由一位德高望重之人担任,我认为,北海孔文举最为适合。”

此言一出,各路诸侯尽皆哑然,看了看张超,复又望向孔融,竟是无言以对。

孔融,孔子十九世孙。其七世祖孔霸是汉元帝的老师,官至侍中。父亲孔宙,曾任太山都尉。若论家世威望,均属上乘。

张邈见张超竟能说出这样一番话,惊讶无比。不过转念一想,便猜到是臧洪在背后所教,心下释然,亦随声附和:“孟高所言极是,文举兄,你莫要推辞。”(未完待续)

三国之张孟高》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穿越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三国之张孟高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