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山海经之定鼎传说 > 第十四章“回忆1旅行”

第十四章“回忆1旅行”

1976年,我出生在一个隐藏在祖国西部群山中的兵工企业的职工医院中。那一年,新中国的缔造者、中国近代史上最伟大的三个人先后去世了,也是在那一年,中国东北部的一座城市发生了举世震惊的大地震,给这个多灾多难的国家又添了一道伤痕。后来我曾听父母说,那时的气氛紧张的不得了,生怕在这种危险时刻有外国敌对势力对我们发动进攻。因此,作为国家重要的兵工企业之一,当时已经进入了全面战备的状态。虽然爷爷当时已经去世,但是父亲作为共和国第一代将领的子女,政治上是被组织信任的。因此,作为老牌工科大学高材生,又一直在企业里负责技术工作,父亲被组织任命,在当时担任了一个重要课题的负责人。而由于工作比较忙,不到一岁的我就被送回了姑奶奶身边,一直到10多年后才回到他们身边。

作为家族里第一个出世的第三代孩子,又是长孙,而且从小就在姑奶奶身边长大,老人家对我显然要看重许多。在我隐隐约约的记忆中,小时候她经常是整天的抱着我在院子里转,在我身上倾注了她几乎全部的心思和感情。

1994年,我考上了上海的一座重点大学,终于可以回到上海陪在她身边,姑奶奶高兴的好几天都没睡好,早早的就把我从小住着的房间整理出来,等着我回来。回到上海以后,除了热闹的住校的学习生活,周末还可以回到祖屋去看姑奶奶,在姑奶奶欣慰的目光中,美美的享受一顿丰盛的大餐。

在这个城市里,有我最亲的亲人,也有我最要好的同学,生活是那么的惬意,即便是后来每每想起,那应该是我人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日子了。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大三那年的暑假。

因为大四就要开始进入整整一年的实习阶段,所以这年暑假,我跟几个最要好的同学决定,要去做一次徒步旅行,为我们的大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商量一番,最后我们决定去祖国大西北的青海黄河源头,从那里沿黄河一路向下,一直到达兰州。

决定以后,我们开始准备出发,我给当时在那边驻扎的二叔打了个电话。

讲到这里,要说一下当时家族的情况。父亲出生于建国之前,由于小时候是姑奶奶照顾,受大家闺秀、书香门第出身的姑奶奶的影响,他最终成为了一名理工科的知识分子,武器专家,一辈子最好的光阴,都埋首于祖国西部的大山里,献给了国家的军工制造事业,直至退休才回到了上海。

二叔出生于解放以后的第二年,因为一直在首都部队大院里生活,再加上爷爷有意无意之间的鼓励,最终进入了军队。1979年自卫反击战时,他已经成为了一名营长,并在战斗中立下战功,被首长看重。再加上爷爷留下的遗泽,二叔很快就被提拔了起来,到1997年,已经成为了当时兰州军区某机械化主力部队的军事主官,挂上了将星,成为军中有名的少壮派将领之一。现在正驻守在河西走廊一代。而我们这次选择去黄河源头进行徒步旅行,也是基于这种考虑。

家族里最小的小姑,则是出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初,作为家族第二代里唯一一个女孩,又是最小的孩子,酷似姑奶奶的小姑,无疑是最受家族宠爱的,因此也一直留在了姑奶奶的身边。直到文革结束,姑奶奶回到上海的祖屋居住,小姑也跟随姑奶奶从北京回到了上海。她在恢复高考后的第一年就考上了大学,毕业后留在了上海,并进入了海军东海舰队某部门工作。总体说起来,其实父亲他们那一代还是受到了爷爷的很大影响,最终或是直接从军,或是从事了与军队有关的工作。

经过一番准备,我们一行五人先是来到了二叔部队驻扎的甘肃武威。在这里,二叔热情的接待了我们。听说我们想要徒步感受一下祖国西部壮阔美丽的山河,二叔报以了非常赞赏的态度。吃饭的时候,二叔拍着我们大笑着说道:“年轻人就是应该这样多走走,多看看,别总想着一天待在大城市里享清福,吃点苦怕什么,对今后的生活有好处。”

晚上在部队驻地,同学们都休息了以后,二叔把我叫到了他那里。进门以后二叔先是跟我聊了阵儿家常,问了问姑奶奶的身体,随后指了指客厅的一侧说道:“小青你去看看。”

这时我才注意到,客厅的一角摆了一堆东西,二叔指了指那堆东西说道:“你们这趟出去虽然只是去旅行,但毕竟是徒步走,而且大多数时间是在野外,所以我叫人给你们准备了些东西。”我赶紧跑过去一看,好家伙!都是清一色的军队野外生存作战装备:包括野外宿营帐篷、充气式睡袋,保温作战冲锋衣、战术手电筒、军用指北针、多功能军刀、野战干粮、军用打火机等等,还有两把军用工兵铲。除了没有枪,其它的几乎都全了。我开心的笑着对二叔说道:“谢谢二叔!这下我们绝对是全副武装了!”

“先别急,按照你给我说的线路,你们这趟虽然总体上走的都是有人烟的地方,但在青海高原上,尤其是在河源地区,还是有可能碰到单独出没的野兽什么的,知道你小子会玩枪,不过不能给你真枪,给你弄了把猎枪你带上。”二叔指着另一边的墙角说道。

听到这话,我不禁大喜过望。中学以后跟着父母在西北的军工企业生活,那时就见过不少枪支。而且由于受到家庭的影响,爷爷是军人出身,常年戎马倥偬,枪不离身,从小父母倒是也没觉得男孩子玩枪有多么的不好,不过直到后来有一次到二叔部队所在地探望他的时候,我才真正学会了打枪。

那是上高中时候的一年暑假,由于我们家所在的兵工企业距离二叔部队所在地并不远,所以趁着假期我就跑到二叔那里去玩。对于深受爷爷影响的二叔来说,符家的男孩子不会玩枪怎么能行,所以二话不说,我一来就叫人带着我去练枪,顺带着也直接把我扔进了警卫部队跟着士兵们一起训练。

野战部队与地方守卫部队不同,基本上每天都会开展一些作战科目的训练。以我的小身板,根本不可能完成全部那些高难度的科目,最多也就是跟着做一些常规的训练,就这样每天下来,人都累的半死,感觉整个人都脱掉了一层皮。但也正是通过那个假期的训练,我真正完成了从一个都市大男孩到铁血男人的转变,锻炼出了坚毅的性格和比较强壮的体魄。

所以这时听到有枪,哪怕只是一把猎枪,也让我的心里颇为满足。我跑过去爱惜的抚摸着这杆猎枪,心里闪过这把枪的一些基本参数:这是一把产自英国伯明翰的双管猎枪,做工精致,在枪托和护木上手持的地方都有精细的防滑纹,枪托上部有一个滑块,向上推动就是解除保险状态,这时扳机就会被锁死,无法击发。滑块上部有个手柄,推动手柄就可以解脱枪膛的锁闭,进行退弹和装弹。猎枪的双扳机,前扳机击发左管,后扳机击发右管。我注意到,这支猎枪的枪口部分有缩喉,左管为半缩,右管为全缩,看了说明才知道,全缩枪管适合打击远距离目标,有效控制距离约为50米。半缩枪管适合打击近距离目标,在15米距离上,散布范围约在60厘米,散布可以有效覆盖目标。我不禁暗自欢喜,有了这样一支散布可控,远近目标都可以兼顾到的猎枪,装上鹿弹对付野猪羚羊一类的动物,那是一点都不会吃力的了,即便是遇到孤狼,也有一拼的能力。

“二叔,就知道你最好了,向你致以革命的敬礼!”我站起身来冲着二叔敬了个军礼道。说得二叔一边笑骂一边赶我道,“行了,你小子别给我在这儿灌迷汤了。赶紧回去休息吧,回头我给西宁那边打个电话,如果有事的话,你就过去找他们。”

第二天一早,告别二叔,我和同学们带着装备兴高采烈的出发了。

一起出发进行这趟旅程的有五个人。

家住新疆乌鲁木齐的商毅。这是一个生长在天山脚下如大山般壮实的黑黝汉子,宽阔的臂膀和厚厚的手掌,让人实在无想象出他是怎么能准确而细致地画出一张张复杂的建筑设计图纸的。看上去有点憨憨的他,笑起来如同草原一样宽广,也是系里最有名的热心人,所以大家都亲切的叫他老商。

庞静言,跟我一个宿舍,也是一个跟我一样,从西北另一家军工企业走出来的男生。不过跟名字却一点都不相符的是,他绝对算是一个话唠了,活泼好动,有点什么事都能被他拉着讨论半天,有时候说的我们都头疼。我们经常开玩笑说,他父母绝对是给他起错名字了。

赵敏,来自四川CD的小辣椒。跟金庸小说里的那个女主角一样,同样的漂亮,同样的泼辣。

陈欣然,一个上海出生,上海长大的恬静女孩,也是我心仪的对象。如果没有意外,也许我们会在上海这座城市里结婚、生子,一直到慢慢老去。

可是谁都没能想到,我们这次踏上的会是一段什么样的旅程。

我们的第一站先是到了青海西宁。西宁位于青海省东部,湟水中游河谷盆地,是青海省的省会,是青海省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教、交通和通讯中心。这里是青藏高原的东方门户,古“丝绸之路”南路和“唐蕃古道”的必经之地,西北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西宁古称西平郡、青唐城,取”西陲安宁“之意,自古以来就是西北交通要道和军事重地,素有”西海锁钥“、海藏咽喉之称。是国务院确定的内陆开放城市之一,也是直属中央军委西宁联勤保障中心驻地。

在这里我们分头行动,我去联勤保障中心找二叔的战友打个招呼,他们则开始采购一些徒步必备的物品跟简单的食物。因为我们并没有打算走完全荒无人烟的地方,所以食物也并没有带的太多,准备一路走一路采购。在西宁待了一天,忙活完这些,我们坐车开始向此行的起点——黄河源头的玛多县出发。(未完待续)

山海经之定鼎传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幻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山海经之定鼎传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