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次元同人 > 回到明朝当太后 > 146、宣誓

146、宣誓

次日,在华盖殿举行传胪仪式。正式宣布第一甲第一名程敏政、第一甲第二名王一夔、第一甲第三名李永通。

汪舜华怔了一下,文武官员交换了一个眼神,弘义阁大学士李贤和刑部右侍郎程信也很不安:程敏政,今年虚岁才十六吧?

二甲三甲的名单昨晚就出了,李贤和程信知道他位列一甲,已经是很高兴,毕竟孩子还小,这回其实也是抱着试试的态度。乡试还好,顺天府第二,《尚书》经魁;会试其实不怎么样,三十八名,估计能选个庶吉士就要费很大的功夫。当然,李贤运作一下,留京应该没问题;何况听说状元是太后力排众议亲自选的,万没想到是自家孩子啊!

督察院左都御史萧维祯马上就站出来说:“程敏政是刑部右侍郎程信的儿子、弘义阁大学士李贤的女婿。重臣子弟中状元,我朝开国以来还没有过先例;诚恐世人不服,以为有司有私。”

汪舜华想了想,到底坚持了:“当时读卷官推荐他的时候,名次并不靠前,是我点的状元,怎么会有私心?”

礼部尚书薛瑄也奏道:“程敏政今年只有十六岁,年龄实在太小。”

汪舜华笑道:“这有什么?有志不在年高,甘罗十二为丞相,难道我朝十六岁做不得状元?只要凭真才实学考的,就没什么不好。再说年轻好,这世界总归是年轻人的,该让他们早点挑起担子了。”

新进士去午门外看榜,汪舜华则带着皇帝升殿,接受群臣朝贺。

顺天府尹用伞盖从仪,送状元回府。

一时间整个北京城都热闹起来,毕竟这么年少的状元还是第一次见。

当晚,宴进士于礼部,命于谦主持。

晚宴上觥筹交错、风生水起,只是于谦捧着酒杯,没有说话。

汪舜华肚里有些好笑,记得历史上程敏政好像不是状元,没想到因为自己一只小蝴蝶,居然改变了。

确实不是状元,历史上的程敏政在六年后的成化二年,考中了榜眼。

当时,首辅李贤推荐罗伦,吏部尚书王翱推荐程敏政,两人相争,王翱就说敏政卷字精楷,应为第一,李贤说:“论文不论书。”

于是宪宗招两人来,出句:“成化手持鹦鹉盏,专敬状元;”

罗伦对:“罗伦身到凤凰池,来朝天子。”

敏政无对,于是罗伦摘得了榜首。

旋即一想,历史上程敏政一直待在北京读书,这回到地方见识了民生疾苦,又在宫里闹出了动静,回去肯定会向父亲和岳父请教,尤其李贤在内阁,肯定会揣摩自己的意图,提点女婿,因此写出那样的文章,也就不稀罕了。

这样一想,不能不感叹真是赢在了起跑线上。

但这是人家自己挣来的,没什么可说的。

回到清宁宫的时候,宫里已经得到了消息。看着永安公主等人和李莹都是欢天喜地的。李莹入宫差不多一年,一直规规矩矩、老老实实的,汪舜华倒是很喜欢她。

当时笑着招她近前:“你是有福气的。”

想了想,没有在这个时候扫兴,给她上廉政课,而是给了她三天假,同时赐了景泰蓝的镯子一副,布帛十匹,又赐了宝钞一百贯。

回去看进士名单,结果发现了另外一个熟悉的名字——刘健,今年也才二十八岁,风华正茂的年龄。不过名次不太好,二甲四十名左右,不过接下来还要选庶吉士,进翰林院也就是一句话的事情。

汪舜华知道刘健的名声,担心他被埋没,特意要了他的答卷,一看,确实洋洋洒洒,指出财政困难之原因在于冗官、营造之浪费,要求崇儒兴学,注重实务。

放下试卷,汪舜华没有说什么。“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她现在需要的是能谋的人;况且刘健一看就是儒家教出来的模范生,在剧烈变革的时代,恐怕未必能发挥多大的作用。

第二天,下令赐状元程敏政朝服冠带,诸进士钞各五锭。

明天就是清明节,汪舜华下旨,命于谦和张懋留守,就带着孩子们出宫前往天寿山行礼。

这是扫墓,也是宣誓。

到历代先帝陵前行礼,当然隐帝那里就派人去了。

汪舜华心里有点不自在。

当年隐帝死后,钦天监奏请选定吉地。景帝还没决定,她指着黄山寺二岭南麓说这地方不错。

确实不错,距离长陵、献陵都不远。

景帝有点奇怪汪舜华怎么突然舍得对他哥那么好。

汪舜华打了个哈哈:“有太宗、仁宗两位祖宗镇着,隐帝怕是不敢胡乱告状。”

景帝沉吟了下,同意了。

上辈子去过十三陵,记得那里是埋短命光宗的地方,而且还有个鸠占鹊巢的典故——景帝生前建设的陵寝就在那里;结果被他的好哥哥捣毁了,后来光宗和他爹万历前后脚死了,朝廷实在来不及另建陵寝,就把他塞进景帝当年的寿陵。

看来这地方风水真是不好。

那就送给隐帝吧,好歹没把你赶到西山去。

等景帝宾天后,汪舜华就把历史上英宗裕陵的地方圈了来——左护法做了那么多孽,居然运气爆棚,不但儿子争气,后面还延续近两百年,连带他都成了好人,看来这地儿风水真不错。

这世界真是奇妙。

看孩子们礼节标准,汪舜华很是欣慰。

下山前,汪舜华率领群臣在寝殿左右种下三十棵银杏。

离开的时候,汪舜华回头:可能未来的十年二十年,都不能到这里了。

尽管时间紧,汪舜华中途还是停了几次车,询问百姓生计,甚至带着皇帝百官到路边一户李姓农家视察情况。

其实就是目下普通农民的水平,甚至因为在京郊,还远远高出一般农民:有土坯房七八间,田地十来亩,儿子三四个,除了种地,也帮着地主打点短工;老婆女儿除了家务,就是纺纱织布。一家人终日劳作,还算能够吃饱肚子。

因为地处帝王祭祀的必经之路,李老汉也是见过阵仗的;当然被这么多贵人拜访还是没有过的。

看到太后亲自下轿,牵着皇帝走进他家,坐到他家的小板凳上,喝过了老婆端过来的井水——汪舜华喝了,没让皇帝和孩子们喝,怕闹肚子;还很是自来熟的帮忙理猪草,也就把心放下来,说起自家的景况;围观的乡亲们看到太后丝毫没有架子,也开始七嘴八舌的说话。

在乡亲们的嘴里,这两年日子比往年要好过一些,以前经常有贵人侵占土地什么的,这两年要少些了;但是也就只是这样了。

如今年成不大好,不是水就是旱,甚至还有蝗灾,收获不多朝廷的税却不少,还要应付地主家的租子,一年到头能沾几回荤腥,就是盐也舍不得多放——太贵了,得二三百文一斤呢!勉强熬日子罢了。

李老汉笑:“自古以来,咱们庄稼人不都过这样的日子。”

有胆大的说:“前些天到城里卖柴,有衙役用宝钞来买柴,跟明抢也没啥区别了。”

又有的说:“前些年某家欠了地主一斗米,家里的丫头被拉去抵债,没几天偷吃被主母打了一顿赶出家门,投河死了。”

又有的说:“这算什么,那些年太监抢土地,看中的如果不投献,直接关进大牢都是轻的,还有直接打死的——听说英国公家的孕妇就是这样打死的。啧啧啧,那可是皇帝的亲家。”

汪舜华没有说话,只是注视着他们,脸上都是褶子,身材瘦弱,粗布短衣,还打着补丁。

这是目下京郊的农民,不知道更远处的百姓,他们又过着什么样的日子。

汪舜华拢了拢怀里的皇帝:“看到他们了吗?他们都是咱们的子民,也是咱们的根基,任何时候都不能忘了他们。他们过得踏实,咱们才能过得安稳;他们晚上有一碗粥,咱们晚上才能睡得着。否则,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础不稳,连爬带滚。”

皇帝还小,听不大懂,他对陌生景色和陌生人的好奇显然大于对母亲念叨的兴趣;但在场所有的朝臣都听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

三年孝期已满,太后准备有所动作了。

着力的点,努力的方向,就是三年前提出的三民问题。

回到宫里已经很晚。

次日,状元程敏政率诸进士上表谢恩。满朝文武看着新出炉的国家栋梁,尤其走在前面的少年状元,都是别有一番滋味。

汪舜华看着这些年轻生动的面孔,也在心里发出一声感叹。

这是她当政后亲自选拔的人才,因此入职教育就格外语重心长:“朝廷面临的形势,已经写在了考题上;朝廷对你们给予的厚望,你们在未来的时间里会有深刻的感受。你们在金殿上拿出了漂亮的答卷,但是将来能不能在历史书上留个好名字,在百姓口中留个好名声,取决于你们未来几十年身体力行的回答,现在才刚刚开始。”

汪舜华从做人到做官,滔滔不绝的说了一个时辰,新进士们叩头,觉得汪太后真是…很有古代明君励精图治的作风。

回到明朝当太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次元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回到明朝当太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