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次元同人 > 念念风华 > 第三十一章 初现端倪

第三十一章 初现端倪

等念华陪着玉茹母女进来,只见顾清远散着头发半卧在床头,罗湘玉坐在床边,把手伸进被里给他揉腿。

他不耐烦久躺着,有点精神了就要起来坐会。坐一会就叫嚷着腿发酸发麻。罗湘玉就不厌其烦地帮他揉着腿,又怕他凉着,只把手伸进被子里。

顾清远跟念华一打照面,就气不打一处来。他这会儿脸色苍白得发青,面颊瘦得凹陷,面目阴鸷地盯着念华,对玉茹母女的问好,只点了点头,嗯了一声。

顾清远没拿玉茹当外人,没叫人给他重新梳洗,罗湘玉也没停手,就如同往常一般地见了玉茹母女。

玉茹并不是头一回见长兄这般,也体恤长兄的病痛,问候了几句,只叫敏姐儿行礼叩拜,只等全了礼,拔腿好走。

倒是罗湘玉在旁边,笑着打圆场:“姑奶奶把姐儿教得真好!敏姐儿这么大点小人儿,做起规矩来,一点都不差,礼数周到,又孝顺懂事。”她一面笑着请玉茹再坐一会,一面张罗着让人给敏姐儿拿果子点心,还不忘朝顾清远使个眼色。

顾清远也想着大年节的,自家妹子特意带着外甥女来给自己拜年,一味地冷着脸也不象话。他咳嗽着让罗湘玉把他柜子里的红木盒子拿来。

罗湘玉答应着起身去拿盒子,嘴里叫了一声“春雨。”

春雨赶忙走到床前,半跪下来,想要象往常一样,接替罗湘玉给顾清远揉腿。

顾清远斜眼看去,见念华陪坐在玉茹旁边,不曾有动一下的意思,心里更加不悦,阴沉着脸一把将春雨挥开,也不顾回门的妹子在旁边,冷着脸对念华说:“你倒是个坐得住的,湘玉累了半日了,你也来替她一替。”

念华听了脸皮一烫,忙站起来往床前迈步。

头一回顾清静远当着屋里大小丫头的面,唤她揉腿捶肩时,她又羞又怕,如今被唤得多了,羞怕都淡了许多,也不大怕人见了。

她走到了床前,还没侧身坐下,罗湘玉就抱着红木的小盒子过来了。她直绕过念华,双手把盒子递给顾清远,嘴里提醒倒:“爷,仔细沉。”念华只好往后退了两步,肩膀还被有意无意地撞了一下。

顾清远并不答话,接过盒子,放在膝上,慢慢掀开盒盖。念华见那盒子里放了半盒子的黄白之物。富贵人家年节或是有喜事的时候赏人,爱把金银做成吉祥或是好玩的样子,既为了讨个吉利也好拿得出手。顾清远这盒子里装的就是由黄金白银做成的花生、葫芦等物。

顾清远伸出瘦削的手指,在盒子里翻翻拣拣,他先拣出两对小金猪,停了停,又放下一对,继续翻拣了一阵,又拣出一对稍小些的葫芦,抬手示意罗湘玉接过去。

罗湘玉忙伸出双手来捧住。顾清远一指那对儿大些的金猪,说:“给承哥儿。”罗湘玉一见,含嗔带笑地看了他一眼,扭头笑着对玉茹说: “大舅舅就是偏痛承哥儿。”

玉茹心知大哥又犯了小心眼,拉着敏姐儿谢了赏,又代承哥儿谢过了,推说怕天黑不好行路,带了敏姐儿就要走。念华奉命相送。

念华将玉茹送到垂花门,玉茹站定拉了她的手,张了张嘴,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好。

玉茹在娘家做姑娘时,也是和她姨娘一道,成日小心谨慎,是看着肖氏的脸色过活的。万幸出阁以后,遇到了个知冷知热的丈夫,被护得几乎忘了原来过的压抑日子。今日乍一见大哥当着一屋子人的面,就对大嫂甩脸子,心里很有些同情这位投缘的大嫂。

“大哥身子弱,他小时候才能喝粥的时候,就开始喝苦药......常年卧病在床的人,心里也苦,就是容易生气发火。” 宽慰的话,她不方便多说,只好将念华的手握一握,笑着告了别。

念华自然是明白玉茹的好意,她嘴上没说,心里却暗暗感激。

想到明淑还在她屋里坐等,也不知道可是有什么话要跟她说。

回了她自己屋里,听到明淑没来由地说起伤感的话,也提不起兴致来宽慰她两句 。

她自觉自己的处境比明淑更糟糕,明淑还有娘家,且就在本县,况且五爷再荒唐,躲着不见就是了,不象她,不想见,还不得不见。刚在那儿被弄了个灰头土脸,这会子,还得赶着过去侍候晚饭。

念华坐在铜镜前,让春绿帮着重新收拾了头脸。春绿毕竟年纪小,梳头不如春雨在行。这阵子春雨不在身边,她也懒得再唤别人,便自己动手梳头盘发。顾清远的性子阴晴不定,她处处都加着小心,生怕在仪容上叫他抓了她的错处。

念华的嫡母在她出门子的时候,专门提点她,要她保持大家小姐的仪态风范。念华一想到这儿,就想大哭一场。在顾家这个没规矩没尊卑的地方,仪态风范有何用?更何况,婆婆不疼,丈夫不爱,人人都想要的脸面,又要拿什么来维持?

顾清远病情一加重,脾气更加古怪了,要不压根不跟她说话,要不一张口,也不顾忌人前人后,从不想着给她做脸。

在康平院里,罗湘玉比她更象个主子。府里的奴才都是明眼人,自然会挑选着人去巴结。念华的骨头没有这么硬,她没有靠山,不能去争辩事非;就算有了靠山,她也不敢争强好胜,她还怕靠山还没出事,自己先被祭了旗。

该低头时且低头,先保住自己再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念华又在心里念叨了一遍,虽然是十二分的不想去正房,念华还是收拾好头脸去了。

到的时候正房里正在传饭。顾清远又是在床上吃的。

罗湘玉守在顾清远身边,殷勤地替他夹菜盛汤,他能多吃一口,她都是由衷的高兴。每回顾清远病情加重,罗湘玉都是忧心忡忡,也要跟着掉上两斤肉。

一时间屋里只有罗湘玉柔声细语的布菜声。

门外骚动了一小会儿,守在外屋的春好一掀帘进来了,她进来先看一眼陪坐在侧的念华,一看便罢,眼睛直接找到了忙忙碌碌的罗湘玉,犹犹豫豫地想说又不敢说的样子。

罗湘玉见她如此这般,把手里的碗筷往春燕手里一递,递了个眼色,将春好打发了出去。

她刚想迈步出去,顾清远不耐烦地说了一句:“有什么事,就在这里说。”罗湘玉只好陪笑着叫春好进来。

春好进来行了礼,照例是看向罗湘玉,罗湘玉一点头,春好才微低了头,开始回话:“回大爷的话,是咱们院里小厨房的郭妈妈。妈妈说,后厨有人当差不用心,把炖的汤都烧干了,来问姨娘怎么处置。”

顾清远心绪正是不佳,听了这话,气得直咳嗽:“府里没有规矩了吗?这点子小事都要跑来问姨娘?”罗湘玉忙抢在念华之前,上去给他拍背顺气,还忙中偷闲地挥手让春好退下了。

外面来的的确是郭妈妈,事却不是春好说的这么个事。郭妈妈是哭天嚎地地来的,来了就急着要见玉姨娘。

年前夫人清理了别人的院子,等她在睦元堂里闭门不出的时候,就有人来清理她的院子了,里面就包括了康平院。

康平院里的下人是肖氏和罗湘玉挑选出来的,多半都是老实本份之人,肖氏只想要她们专心照顾自己的儿子,并没派遣别的差事让她们做。况且康平院也不管家,更不理事,原本没什么好发作的。不过里边的一个小厨房,油水颇多。二奶奶陈氏接了管家权以后,先把借调的厨房婆子扣下了,再给这边的小厨房换了个管事的人。新来的管事婆子姓陈,她儿子跟着老爷,在外院侍候。这位陈婆子是过了明路来接任郭妈妈的,她来了后,郭妈妈就得让出管事的位置,回到大灶边。

春好一报小厨房里的郭妈妈来了,罗湘玉就猜到了是怎么回事。不是她不想拉郭妈妈一把,她一个姨娘,在掌家的主子们面前,就跟奴才一样,她也是有心无力。

陈氏在康平院里换人,做得就比肖氏做得温和多了。

她先派人来跟罗湘玉说了一声。罗湘玉当然是老大不情愿,她与郭妈妈处得长久了,在小厨房里办什么事都方便。实在是不想中间横插一个生人进来。

可如今夫人明显失了势,绝计是不会理会这起下人间掐尖讨巧的事。老爷和夫人又都专门派人来敲打过她,府里的事,凡是对大爷不好的,都要瞒着大爷,不许跟他说。罗湘玉虽在大爷面前有一句算一句,但姨娘的身份毕竟摆在那呢,陈氏如今掌家,她要换人,派人来知会她一声,是给她面子,不跟她说,她也只能干瞪眼。

罗湘玉更是不用人来敲打就知道先护住顾清远。他是她的天啊,她罗家一家子都是靠着他才过上的好日子。她约束好了院里的丫头婆子,凡是可能让顾清远不高兴的话,半句都不许传进来。(未完待续)

念念风华》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次元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念念风华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