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生活 > 黑烬之祭 > 第76章 后续动作

第76章 后续动作

在这个网络横行的时代,几乎人人都拿着智能手机,通过五花八门的APP,随时随地接收最新资讯。虽然很多消息都没什么权威性,但碎片化的阅读正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

毕竟,和自己无关的事都是热闹,而看热闹的人是不会在意事情真假的,舒服就完事了。

相反,像电视传统媒体,最近二十年来,正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而新闻更是首当其冲,留给电视新闻的空间一年比一年狭小。

至于报纸,别的城市不知道,秋山市的纸媒早在十年前就销声匿迹了。

【秋山市中心广播电视台】,简称中广电,是政府公办的电视台,比市里其他私企电视台要好一些。全台以新闻和服务类资讯为主打,拥有一档已经创办28年的栏目《秋山速递》。

尽管它在创立初期曾拿下过最高30%的收视率,并在八年内把收视率保持在10%以上,占据了50%的市场份额,但在社会新闻市场被网络大军全面侵占的今天,这个曾经辉煌的老牌栏目为了生存下去,也不得不做出改变。

新纪132年,新闻中心拿出了一个玩命的项目:实时新闻组。这个小组由15名记者,9名摄像师,7名编辑和3名主持人构成。

他们的任务只有一个:每天不断地搜罗或拍摄新闻,然后24小时在《秋山速递》的APP上更新。哪怕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也要做成电视新闻播出,总之就是让APP的首页处于一种随时刷新的状态。

尽管形式上依靠网络,但有记者们的身体力行,加上人们对电视台还留有“权威”的印象,这个实时新闻自出道以来,反响还是很不错的。

相对的,它的工作强度巨大。这里集结了全台最先进的设备和最精干的人员,其运行成本不是一般的高。好在有政府支持,它突破了重重困难发展起来,《秋山速递》也凭借这个创意活到了今天。

然而,新闻的新鲜度是有限的,凡是有价值的线索都不能错过。隔三差五,还得有爆炸性新闻的刺激,让观众耳目一新。这条新闻倒不一定真发生爆炸,但爆炸肯定可以列入其中。

所以,当《秋山速递》实时新闻组的记者,24岁的【朱莉英·汉伊】被拦在距离锡兰大学一公里外,昂克西街的警戒线前时,她的内心崩溃又愤怒。

*****

“不行,我说不行就是不行。”

爆炸发生后第二天一早,从《秋山速递》主编室里,传出了主编【沃奇·冯·斯特拉】坚决的声音。

接着有人狠狠地拍了桌子,然后是朱莉英特有的含糖量高但硬气的语调。

“这绝对不是一般的爆炸事件,昨天在现场我给在校老师打电话,说不上两句话就信号中断。显然是有人监听,然后强行切断信号!之后又突然把记者撤走,是警察干的吗?”

“怎么想是你的自由,但不许你再去调查此事。”

“警察正在隐瞒一件天大的事,用几句话打发媒体,咱们要装糊涂吗?”

“朱莉英!回到你的岗位上去!再胡说八道,我停你的职!”

收下主编这句气愤难当的话,朱莉英赌气地推开主编室的门,在同事们担心的目光中,大步走进实时新闻组的办公区。

“该死!”

她抬脚踢翻了一张椅子,把旁边的【鲍伯·莱特】吓得退了两步。

“岂有此理!这肯定是罗洛夫的那套老把戏,公然封锁消息,简直欺人太甚!主编也是太面软!”

朱莉英开启了唠叨模式,把她认为有问题的人都叨叨了一遍。等她气消了些,鲍伯才小心翼翼地劝说。

“没事,前辈,不去就不去呗,反正其他媒体的报道也就是那点内容。”

“你看看这个。”朱莉英打开手机点了几下,递给鲍伯。

呈现在鲍勃眼前的,是某个论坛的一些帖子,内容都是关于锡兰大学爆炸事件的猜测。什么伤亡惨重,数据瞒报,有人发动恐怖袭击,故意引发爆炸。

还有人看出第一次爆炸发生在食堂,怀疑是燃气安全问题,甚至说是学生争吵点燃食堂等等。下面则是惯例的评论和调侃,矛头大多指向政府和学校。

“这都是毫无根据的猜测啊。”鲍勃边翻网页边说。

“现在这种猜测到处都是。越是这个时候,媒体越应该站出来说句公道话,可看看咱们……”

说着说着,朱莉英又要唠叨了。她坐在桌子上,踩着被踢翻的椅子。

“前辈怎么就认定有问题?万一真的是意外呢?”

朱莉英又在手机上点了点,这回鲍伯看到的是锡兰大学周边的地图。

“要去锡兰大学,以警察出动的路线,必定是走南门前的昂克西街。北面的路太窄,通行困难。我在昂克西街被拦下,一路上我看到有消防车进入,但是没有警车进入。”

“没有警车?”

“要说警察动作比记者快,倒也好理解。但我问了附近的居民,他们听到爆炸就跑出来看热闹。可直到拉起封锁线,他们也没看到几辆警车开过去。封锁线拉到一公里外,加上疏散学校里的师生,你以为这要多少警察?”

“这,所以呢?”

“所以那堆警察很可能在爆炸前就到学校集合了。他们去干什么?聚餐吗?明摆着是学校出了什么事,也许还和爆炸有关。”

被朱莉英这么一说,鲍伯也不由得赞同地点着头。

但他只是个刚来不到半年的摄像师,没勇气干出后面的事来。

“你没事吧,鲍伯?走,出发。”

“啥?去哪啊?”

“去锡兰大学呗。”

“主编不是不让去吗?”

“管他呢,我们干我们的。”

“别啊,前辈,我……”

“少废话,快走!”

实时新闻组很自由,有需要可以随时出动。记者和摄像的搭配也是自选,不过朱莉英总是和鲍伯搭档。

她喜欢摆布新人。但相对的,她讨厌被摆布。

北冰国有很大的新闻自由,不过罗洛夫大概是个例外。这个霸着市长位子不放的老头,随心所欲地操控媒体。两年的记者生涯中,朱莉英已经吃了好几次憋。

这次,她下定决心要一探究竟。过去的经验反复告诉她,这起爆炸后面必有什么蹊跷。

*****

火在凌晨两点多基本扑灭,警方的调查组紧跟着踏进大火留下的烂摊子,开始了工作。

已经判明的是,第一次爆炸发生在食堂,从厨房开始,把食堂全部引燃。后两次爆炸分别发生在第二和第六学生宿舍,警方在三个地方找到了很多类似炸弹的残留物。

初步推测,应该是【EXP晶体炸弹】留下的。

这是一种使用EXP混合火药的炸弹,将火药浓缩融入含量约30%的EXP固态结晶体,利用EXP可以转化为各类物质的特点,把晶体的特性塑造为易燃。

引爆时火药首先燃烧,炸碎EXP晶体形成冲击力。在这个过程中EXP晶体散落并燃烧,达到先爆炸再引燃的效果。

这种炸弹的威力一般,但能形成难以扑灭的大火,让火势迅速蔓延,制造混乱。调查组认定,三次爆炸都是由EXP晶体炸弹引起。

从爆炸规模和破坏程度看,食堂用了两枚,两个宿舍各用了一枚。宿舍被破坏得较轻,只有几层楼的外墙被撕开,食堂则烧得几乎成了骨架。

唯一庆幸的是,事发时警察控制了师生的活动范围,三个爆炸点内都没有人。但在附近有人被爆炸波及。

目前确认有25名学生,2名老师和4名警察被炸伤。其中8名学生伤势严重,还没有脱离生命危险。

以上内容构成了罗洛夫面前的损害报告书的主要部分。他读过一遍,放在办公桌上,尽力舒展上身,脖子靠着椅背,揉着眼睛。

时间是早上7点多。今天凌晨他才回到办公室,这期间没怎么睡,现在是睡魔缠身。

但他还不能休息,有件事必须马上想办法解决。

罗洛夫点燃一根烟,慢慢吸了一口。由于他集中精力在想事情,这口烟有一半被吞了进去。

他剧烈咳嗽,抓起桌上的茶杯,空空如也。只好放回原位,使劲咳了几下嗓子。

EXP晶体炸弹不是谁都能做的,四枚炸弹也不是个小数目。加上爆炸地点附近有警察看守,以特里克夫的本事,安置炸弹,引爆,再窃走“果园”里的东西然后逃出学校,独自一人根本做不到。

他应该是有帮手,。些暗中控制他的人,或者说就是阿克亚遇到的那些人,为他提供的内线,引发大火帮他脱身。

而这个内线,很可能是学校师生的一员。警察控制学校后,就没有校外人员再进入学校,炸弹只能是校内人员准备和使用。

但现在,惊魂未定的师生们已经回了家,无家可回的外地学生也被安排到旅店安身。这时候再把他们控制到学校来一番调查,显然是不人道也不现实的。

当然警察可以继续用传统方式进行排查,但时间不允许。这个内线不揪出来,后面的棋就很难下。

位于秋山市北面的兰格塔镇,有一所流行病研究中心。不过那是对外的伪装。它和锡兰大学一样,是EXP核心的研究机构,一个月前制作出了成品,身价更高一些。

被抢走的是样本型,主要用于实验。而兰格塔的是试作型,有一定使用价值。

由于两方的研究是同时布置的,消息来源也一样。敌人既然能找到样本型,试作型的存在他们肯定也知道,甚至已经猜到了大概位置。

无论怎么看,把核心留在兰格塔镇都是不安全的,必须收回来。

可如何回收呢?

敌人还在秋山市内外逗留,或许他们已经瞄上了兰格塔,就等着自己去拿,他们去抢。

那把核心放在那里吗?不,绝对不行。锡兰大学已是前车之鉴,这伙人为了达到目的不择手段,无论如何不能再让城镇遭到破坏。

消息封锁困难不说,自己在市民心目中的地位一旦下降,就难以挽回。

罗洛夫冥思苦想。不知不觉间,烧出的烟灰比剩下的烟头还长。他弹掉烟灰,吸了一口把烟掐掉。

然后,拨下两个电话号码。

*****

20分钟内,三个人陆续进入罗洛夫的办公室。阿克亚最先赶到,接着是利奥和安多拉。

罗洛夫疑惑地看着安多拉——他并没有给这个人打电话。

“是我拜托利奥的,如果有那些人的消息,就通知我。”安多拉解释说,“他们害死了老师,我不想再让他们嚣张下去。”

罗洛夫厌恶地瞪了利奥一眼,利奥扭头假装没看见。老人拄着桌子,神情严肃。

“安多拉,你不像阿克亚那样是警察,也不像利奥那样有战斗力,去了只是累赘。”

“我知道自己的请求不合理,但还请罗洛夫爷看在老师的面子上,满足我的任性!”

看到安多拉鞠躬的样子,罗洛夫便不再劝阻。也是,学生给老师善后,天经地义,就这么办吧。

罗洛夫把阿克亚介绍给安多拉,然后,拿出他刚刚看过的报告,又将报告中对内线的猜测,以及下一步的行动和盘托出。

当说到内线的时候,利奥瞟了瞟安多拉。不出所料,他正在发呆。

“这意思是,学校里还有一个内线?像老师那样的,被敌人买通的内线吗?”

“是不是买通不清楚,”罗洛夫说,“但这个内线可以说板上钉钉。”

“那……老师的遭遇,还要再上演一次?”

“也许吧。”

安多拉忽然有了一种感觉,那些熟悉的名字和面孔,在罗洛夫几句话过后,瞬间变得陌生起来。

显然,这个内线认识特里克夫教授,那很可能也和自己认识,甚至是熟识。他可能是身边的任何一个人。

会是谁?

他想起几个人,又马上否定,但没法彻底否定,站在那,愁眉不展。

罗洛夫都看在眼里。

“你心里难受,我懂。但在事情水落石出之前,你不能和校内的人有任何交流,也不能暴露自己的行踪。如果做不到,马上出去。”

“……我,没问题。”安多拉回答。

“那我就继续说了。”

罗洛夫决定,到兰格塔流行病研究中心取回核心。为了避开敌人的耳目,他调用了特警,前往兰格塔。利奥,安多拉和阿克亚三人要一同前往。

但是核心并不由特警带回,而是交给三人组保管。在那之前,特警兵分两路,赶回市区,目的是引出潜伏的敌人。

等他们上钩,再由三人组乘坐研究中心的车,将核心安全地带回来。

听完罗洛夫的计划,利奥的嘴都气歪了。

“回来的时候只有我们三个?”

“只要引出敌人,你们就安全了。”罗洛夫轻松地回答。

“那也不是100%安全吧?你不能找几个人跟着我们吗?”

“敌人又不傻,特警跟着,会引起他们注意。不过放心,有阿克亚在,就算有危险也没什么。”

得到罗洛夫的肯定,阿克亚也向利奥打着保票。

“我认为市长大人的计划很合理。”

“可我们才三个人哎!”

“恕我直言,如果是昨天那种程度,我自己可以对付20人。”

利奥被噎得说不出话,他又看看安多拉,想听一句反对的意见。

但安多拉面无表情,没有参与讨论的意思。两个人都没意见,利奥彻底泄了气。

“好吧,我干。”

黑烬之祭》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都市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黑烬之祭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