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启国 > 第七章:高齐

第七章:高齐

当徐风和小女孩走后不久,从药铺后房走出一位老妪。

老妪倒了杯茶水,送到王老头身前,“既然决定了要帮助那对可怜的母女,又为何要答应小姑娘的请求?那么小的年纪进山采药,多少还是有些危险的”

王老头接过茶水,抿了一口,回答道:“她还小,不能让她始终觉得欠了别人什么,不然会在心里留下一道坎的,这不好,放心,有徐小子带着她,不会有事的”

老妪没好气的说,“都说好人有好报,可是我跟了你一辈子,也没见你有过啥好运,一辈子就守着这间小药铺,好不容易老大有出息了,想着把我们接到县城去,尽尽孝道,好嘛!足足被你给说教了半天,我看你真是越老越昏”

“嘿,谁说我没走过好运,老天给我最大的福报,就是当初娶了你进门,这就足够了,我也知足了”,王老头这话就有点不正经了。

老妪拿起拐杖就朝王老头腿上打去,嘴里骂道:“不正经的老东西,都这么大年纪了,还油嘴滑舌的,老娘当初真是瞎了眼才会看上你!”

王老头哈哈大笑。

徐风双手插袖,走在小女孩身后,一路上也尝试过和小女孩交流,比如问一些今年多大了、有没有识字啊…之类的问题,可是小女孩就只知道闷头往前走,好像赶着回家。

徐风也不在意。

当两人经过一家包子铺的时候,小女孩脚步不停,只是假装随意的瞄了一眼正不断冒着热气的蒸笼,下意识咽了咽口气。

徐风笑了一下,心想应该是没有吃早饭,又走了那么远的路,大概是饿了。

徐风进包子铺买了几个包子、一张肉饼和两份豆汁,当徐风把肉饼和豆汁递给小女孩的时候,小女孩却摇了摇头,怯生生说道:“娘亲说过,不能随便接陌生人给的东西,要还的”

这是丫儿第一次开口和徐风说话。

徐风笑道:“往后我们可是要经常结伴进山的,怎么会是陌生人呢,再说了,你王爷爷既然把你交给我,就证明是相信我,难道你还不相信你王爷爷吗?”

丫儿挠了挠头,看着徐风,好像在犹豫。

徐风继续说道:“拿着吧,就当我请你吃的,等我去杏花村的时候,你可以给我做点好吃的,就当礼尚往来了”

丫儿想了片刻,然后用衣角擦了擦小手,从徐风手里接过肉饼,没有直接吃,而是把肉饼分成两半,然后把最大的那块小心翼翼包起来,放进口袋里。

徐风摸了摸丫儿的小脑袋,好懂事的小姑娘。

一大一小边走边吃。

“啥时候进山?”丫儿问道。

徐风大口吃着包子,含糊不清回答,“后天吧,到时候我会去接你”

“不用麻烦了,我来小镇找你就好,到时候我做点豆包,当作干粮,娘亲说我做的豆包可好吃了呢”,丫儿难得自信一回。

徐风点点头,刚要说话,就被身后一道人声打断。

“哎呦喂,这不是徐小哥嘛,好巧嗨,怪不得一大早的时候就看到有一群喜鹊在头顶盘旋,我还纳闷呢,是不是今天要走好运啊,这不!刚出门就遇到了徐小哥,真是缘分啊”

锦衣少年屁颠屁颠跑到徐风面前,这一记马屁拍的可真是润物细无声啊!

徐风先是一愣,认出此人后,有些无奈,“有什么事去北山和崔爷爷说,我还有些事情,恕不奉陪”

徐风明显是不愿和此人多说什么。

“别介!徐小哥,相见便是缘啊,你可不能如此对人家啊!”,锦衣少年露出一副苦兮兮的表情。

丫儿呆呆的站在旁边,看了一眼长的有些好看的锦衣少年,又看了看徐风,嘴巴里鼓鼓的,一口肉饼也忘记下咽。

徐风有些无语,心想盛安高氏什么时候出了个如此……‘优秀’的子弟了!

徐风揉了揉眉心,“你叫什么名字!?”

锦衣少年立刻回答,“高齐”

“你就是高齐?”

徐风有些惊讶,这些外乡人虽然去过两次北山,但每次都被老爷子拒之门外,徐风也从没和他们有过任何对话和接触,只知道他们是盛安高氏之人,但是当锦衣少年说出自己是高齐的时候,徐风是真的有些吃惊了。

“呃,啊!好像是吧,徐小哥听说过我?”锦衣少年有些心虚。

徐风重新打量起锦衣少年,思考了一下用词,说道:“听说过一些关于你的事情,不过……感觉你和传闻中的有点……有点不太一样!”

锦衣少年不由干笑一声,脸上难得流露出尴尬的神色。

作为安国公的嫡系,高齐和其它高氏子弟不同,自幼都不爱学那兵法、军武。

至于家族长辈们的殷殷教导:什么希望他们将来能够在战场上运筹帷幄,纵横沙场,守疆阔土……云云,高齐总是表面上装作好好学习、天天向上,实则压根是左耳进右耳出。

高齐其实也非常喜爱读书,不过读的确不是什么兵法、布阵之术,而是那些在军伍之人眼里没什么用处的文人之书:

比如什么诗词歌赋,四书五经,百家之谈之类的。

这让一些盛安高氏的老人们大为头疼,只要一有机会,就要对这个小辈说教一番。

每次高齐都会端端正正坐着听训,一副:‘我错了,下次还敢’的表情。

这时间一长,长辈们对他是失望透顶,也就不管不问了。

就像老国公所说,老高家如果能出个大学士,也算是文武双全了不是。

当然,这只是一种奢望和无奈,老国公也只是随口一说而已。

风淳三年,启国与北乾国正式结为联盟,两国皇族以兄弟相称,互通贸易,打开两国边关,建立桥梁。

两国使节在盛安城签订条约。

盛安城礼部官员升为礼部侍郎,负责接待。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啊,只要是两国一旦联盟,武仗是不可能再打了,但是这文斗……可是少不掉的。

就在第一次的两国使节宴会之上,北乾国的一位使节就开启了联盟以后的第一场文斗。

这位使节可不是一般人,那在北乾国可是名满天下,论辩论之术更是无人能出其左右的太学博士。

这位北乾国的太学博士在宴会过半之时,先是起身走到场中,对着众人作揖行礼,然后就开始高谈阔论。

‘论两国之间的优劣之势!’

那得出的结论可想而知,启国是处处不如对方,说的可谓是有理有据!

这样一来,那些有幸受邀赴宴的盛安城才子们可不干了,于是开始起身反驳,可是无奈,最后都败下阵来,一个个脸色涨红。

那位太学博士一看到这场面,心想:“原来这些启国的读书人……也不过如此嘛!”

于是更加过份,第二天就在盛安城的‘应天书院’摆下擂台,美其名曰:文化交流!

当时众多在北方颇有名气的文豪才子们,听说以后,都齐聚盛安城。

想着能够为国争光,扬名天下。

可是结果却令人唏嘘。

不得不让人赞叹一声:“可真是无人能出其左右啊!”

然而,就在台下的百姓们痛心疾首,大骂那些读书人徒有其表之时。

一位看起来只有十二三岁、一袭白衫的俊俏少年,走出了人群,开始缓缓登台。

白衣少年在登台之后,先是对着那位北乾国的太学博士,微微弯身行礼,自称学生,想向先生请教。

那是一场轰动了整个启国北方和北乾国的辩论!

所辩之题为‘善恶之分’

两人旁征博引,从百家之到佛家经典,再到一些传承至今的‘杂家’论述,可谓是精彩绝伦!

那位北乾国的使节,从一开始的从容不迫,温雅含笑,慢慢有些坐立不安。

最后,那位太学博士不停擦着额头的汗水,几欲张嘴反驳,却无言以对。

白衣少年缓缓起身,微微一笑,再次向太学博士行礼。

下台,离去!

这一幕发生之后,台下瞬间爆发出雷鸣般的叫好声,尤其是那些从各地赶来的文豪才子们,手掌都拍红了。

一些簇拥在书院窗户边的书院学子们,像打了鸡血一样,恨不得从窗户上跳下台上去。

那些纱巾遮面,都是盛安城名门贵族的掌上明珠们,一个个面色潮红,手里的丝巾都拉扯变了形,谁家少女不思春啊!

后来人们才得知,原来这位白衣少年竟是那高氏子弟。

此人姓高名齐。

此后,盛安城高齐名震启国!

启国》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幻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启国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