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生活 > 解放路支行 > 第五章 01 新任审批人

第五章 01 新任审批人

临近年底,湖山分行授信审批部进行了一次大调整,黄兴国不再兼任部门负责人,由赵金霞出任总经理,同时通过公开竞聘流程在分行内部招聘了三位新任审批人。

赵金霞人长得不太好看,干瘦的身材,眼睛不大,脸色白的有些过分,嘴角总是向下耷拉着,说起话来细声细语,是授信审批部年龄最大的审批人,来春江银行的年头不短了,一直不显山不露水的,此次升任部门总经理,多少让大家有点意外。

至于在分行内部公开招聘审批人,则是叶涛在上半年对授信审批工作提出的要求,也是分行后备人才储备计划的一部分。三位新上任的审批人都是三十多岁年纪,最年轻的罗亚安才三十一岁。

“罗亚安不是干放款和核保的吗?他也能当审批人?”尹文婷看着电脑屏幕,一脸不解的问道:“不是得有业务经验才能应聘吗?”

“经验他是不缺的,罗亚安干过几年客户经理,大大小小的客户也做了不少。”秦锐停下手里的工作,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只不过他比较背,那些客户后来退出了不少,要么是不符合总行信贷政策、要么是自身经营不善,不管什么原因吧,反正业绩是越做越差,正好前两年放款中心缺人,他就找到领导,把自己调过去干核保了。”

“罗哥这人倒是挺不错的,就是脾气不太好,”苏洋想起上次尹文婷替秦锐签名被识破的事,心有余悸的接口道:“而且还有点较真,将来咱们要是有业务落在他手上,那可得小心点。”

孙伟听他们说的热闹,也忍不住应和道:“是啊,他性子可够暴躁的,去年有一次我在分行看见他跟营销六部老孔吵架,那嘴皮子可真够厉害,和机关枪一样,把老孔怼的说话都结巴了,差点背过气去,也不知道为了啥。”

“老孔那张破嘴,挨骂也正常。”秦锐站起身做了几个扩胸运动,靠在窗台上点了颗烟,满不在乎的笑道:“罗亚安也不是多么暴躁,就是容易得理不饶人。不过这人是个顺毛驴,你越敬着他,他就越好说话;你要跟他装逼,那就完了——他为什么那么讨厌他们老总黄兴国?就是因为老黄爱装逼呗!”几个人笑了起来,苏洋刚想要接茬,郑玉梅打来了电话:“小苏,你过来一下。”

苏洋掐灭手里的烟,整理一下衣服,快步走进对面的行长室。郑玉梅端着一杯茶水,正站在窗前盯着楼后面那片小区,听到苏洋走进来,也不回头,开口问道:“老高的业务什么时候到期?”

“老高?他们的贷款十一月底到期。续授信已经报上去好久了,估计下周就能上会。”苏洋走到郑玉梅身后,顺着她的目光方向瞥去,窗外遍地梧桐落叶,一片秋意萧瑟。郑玉梅喝了口茶,不紧不慢的转过身来:“他们想再增加一些授信额度,你觉得有戏吗?”

“悬。他们公司的抵押物按评估报告上的价值满打满算也只能贷两千万出头,何况审批人一直认为抵押物位置不好,评估价值虚高,能保持现有的两千万额度不降已经不错了。”苏洋把目光从窗外收回,好奇道:“按说给他们两千万贷款不算少,怎么还要增加额度?”

郑玉梅回到桌子后面坐下,放下茶杯轻轻叹了口气:“老高昨天找我,说是同样的抵押物在城商行批了两千五百万授信,很快就能拿到批复,如果咱们不能把额度提上去,他就不再在我们这里贷款了。”苏洋咬着嘴唇摇了摇头:“两千五?我觉得戏不大。要不我去跟审批人沟通一下?”

郑玉梅低头想了一会儿,冲苏洋摆了摆手:“审批人是赵金霞吧?算了,既然她对抵押物有看法,咱也别找那麻烦了。再说人家马上就要当老总了,肯定没心思再管这种小事儿。老高那边随他去吧,反正业务量也不太大。”

“好的。”苏洋跟着附和道:“不贷也好,他们公司平时只生产蛋糕点心,最多做点炒货熟食什么的,规模又不是太大,怎么会需要这么多钱呢?要是给他增到两千五,咱还真不放心。再说马上就该上会了,现在提出调整额度有点晚。”

“是啊,不过老高这人还算仗义,也挺实在,去年年底还帮咱完成了四千万存款任务。就算业务不做了,你也别断了和他联系,说不定以后还有机会合作。”郑玉梅端起杯子喝了口茶,换了个话题:“罗亚安这人怎么样?你和他熟吗?”

“说不上多么熟,就是放款核保时打过些交道。大家都说这人还不错,就是有时候爱较真,脾气也有点…有点古怪。”

郑玉梅饶有兴致的耸了耸眉毛:“噢?是吗?脾气古怪?没看出来呀,他每次见到我都笑呵呵的,很有礼貌。”

苏洋摇头笑道:“平时看不出来,碰上事儿就容易来劲。不过锐哥说他是个顺毛驴,只要不惹他就没事儿,惹着了就是麻烦——您怎么想起来问他了?”

“分行准备为每家支行和营销部安排一个对口审批人,咱们解放路归罗亚安负责,以后我们的业务主要由他审批。”郑玉梅抬起头看着苏洋:“李行长问我同不同意,我寻思他们都安排好了,就算我们不同意又能怎样?再说了,那几个上年纪的审批人架子都不小,还不如换个年轻的,好说话。”

“哦,是这样啊。”苏洋怔了几秒钟,微皱着眉头笑道:“不过罗亚安也未必好说话,他要是上来脾气,那可是够难伺候的。”

“有脾气不要紧,只要讲道理就行。”郑玉梅捋了一下耳边的头发继续说道:“过几天我请他到支行来跟咱们大家见面聊聊,你们平时也多注意,跟他把关系搞好,以后有什么事沟通起来也方便。”

春江银行各家分行的授信审批工作早先大都是像总行一样按照行业进行分工的,有人专门审批房地产企业,有人专门审批化工企业,有人专门审批纺织企业,等等等等,虽然划分的并不那么细致严格,但重点行业一般都有专人坐镇,其他业务占比较小的行业门类则由万金油类型的审批人负责。这样分工的好处显而易见:专才专用,每个审批人在他负责的行业内都算得上是专家。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方式的弊端逐渐显现出来:人员配置过于死板,无法满足“一专多能”的用人要求,一旦总行信贷政策或者地方产业政策发生变化,审批部门的工作无法灵活调整,往往会出现“忙的忙死,闲的闲死”这种不合理状态。更令人不安的是,这些年大大小小的新银行冒出来许多,作为一个相对封闭的行业圈子,银行之间的人员相互流动实在是太过稀松平常,跳槽比家常便饭还要家常便饭。在这样的环境下,若是某些重点行业的审批人突然离职,在找到接替者之前,与这个行业有关的项目审批就会陷入停滞。

即便是外行人也看得出,这种分工方式不利于一家分行的稳定发展,所以总行在前些年提出了指导性意见,要求各分行摒弃过去的用人思维、改变既有的工作模式,挖掘和培养一批认同总行经营理念、了解总行审批文化、符合总行风险偏好的综合性审批人员。湖山分行以前在这件事上的动作一直比较迟缓,虽然项目送审的形式变了,但相关人员的能力和观念没变,尤其是那些上了年纪的审批人,就像一块放在日头底下的冰坨子,表面看上去化的差不多了,其实里面依旧冻得邦邦硬。直到后来部分审批人因受到吉星案牵连被免职,才给授信审批部的人员调整带来了契机,此次内部招聘和按机构划分对口审批人两项工作同步进行,尽管前前后后折腾了大半年,但对于分行自身来说,迈出这一步已经殊为不易,不啻于一次大胆的尝试。

郑玉梅是个急性子,没过几天就把罗亚安请到了支行。罗亚安虽然大大咧咧的,但平常为人还算比较谦和,这次以新晋审批人身份来到解放路,更是不笑不说话,生怕给人留下什么不好的印象。众人在会议室闲聊了一会儿,待稍稍安静下来,郑玉梅轻咳两声,提高调门说道:“大家都知道了,亚安前几天刚刚升任对公业务专职审批人,分行也调整了授信审批的工作模式,以后咱们支行的业务就全由他来负责审批。所以我就想着先把他请到咱们这里跟大家见面聊一聊,为我们今后的工作提提要求,指导一下思路和方向。”说着笑眯眯的看向罗亚安:“罗总,请开始吧。”

银行的审批人往往年龄大、资历深、级别高,因此即便没有实职,别人称呼起来也常常加个“总”字。虽然现在逐渐有些年轻人加入审批队伍,但岗位相同,也不能厚此薄彼,所以便一律以“总”相称。

会议室里的几个人噼里啪啦的鼓了鼓掌,罗亚安摆手笑道:“郑行长太抬举我了,我在审批部就是个生瓜蛋子,虽然以前干过几年信贷,但毕竟经验太浅,而且已经久疏战阵了,别说和郑行长、陈行长二位没法比,就算是跟秦锐这样的老客户经理比起来也差着一大截。”

尹文婷将一杯热茶放到他面前,罗亚安道了声谢,继续说道:“分行也考虑到了经验方面的问题,所以给我们三个新来的安排了三个月的跟班见习期,这段时间内我们可以审项目,但不能独立出具意见,说白了就是能审不能批。而且分行安排我这个没经验的年轻人做解放路的对口审批人,也正是因为领导对咱们支行自身的业务质量和风险把控能力充满信任,所以我这次来呢,主要目的是了解一下咱们支行对授信审批工作的意见和诉求,‘指导’二字是万万说不上的。”

解放路支行》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都市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解放路支行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