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生活 > 毛泽东周恩来与长征 > 第三十二篇

第三十二篇

五月的金沙江已经进入了炎热的夏季!

由金沙江北岸去通安是蜿蜒起伏的大山,或许这座大山里的夏季实在是太热了,当地的老百姓为它起名叫“火焰山”。

但是,“火焰山”初夏的清晨还是十分凉快的。刚刚吃过早饭,一支红军部队接到命令,为确保红军主力部队胜利渡过金沙江,把增援的川敌挡在五十里开外的通安,遂由金沙江北岸动身,以急行军的速度出发了。他们顺着一条山沟攀缘而上,望着山沟两边流下的清凉的山涧溪水,不时驻步小溪旁,用双手捧起又清又凉的溪水,有的往脸上一捂,顿感精神百倍;有的送到嘴里,往肚里一咽,真是透心的凉爽!

随着红军指战员沿着“之”字形的羊肠小路越爬越高,太阳也由东边渐渐转向南方,待到红军指战员们就要爬到山顶的时候,被快要当顶的太阳火辣辣地照着,颇有走进沙漠的感觉!更为难受的是,光秃秃的山顶上没有一棵树,没有一丝风,没有一点水,有的是成千上万的苍蝇扑面而来,轰都轰不走!

这就是红军干部团奉命奇袭通安路上的真实写照。

通安位于金沙江北岸,是川滇通商必经的交通正道。先人或许早已看到了通安作为交通要道的重要地位,遂起了通安这样一个吉利的名字。实事求是地说,千百年来,通安为川滇两省通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在通商中是否“安全”那就不得而知了。正因为通安有着这难以替代的地理位置,守敌刘文辉的族侄刘元塘事先判断:“红军主力可能由云南巧江县、会泽县渡江,绕过会理,直攻西昌。不可能走会理南面的通安过江,因为通安是川滇的交通正道,国军必配备重兵堵击。”因此,他把重兵派往会理东路披沙与大桥之间等地,唯独在通安一线除派出一营部队沿江防守外,只派出地方江防大队长汪保卿在通安防堵红军北进。

诚如前文所述,毛泽东早已料到川敌有此设想,决计避实就虚,委任总参谋长刘伯承挂帅,出奇兵占领金沙江南岸最大的渡口皎平渡,待先遣部队渡过金沙江后,又当即命令干部团乘胜北上,出其不意地袭占守敌较弱的通安,进而再攻打刘元塘的老巢会理,为中央红军在此休整争得时间。结果,我干部团尖兵连不顾天热口渴,冲下火焰山,“乘机发起突然袭击,一鼓作气,把敌人赶出通安,缴了两尊迫击炮”。为防孤军深入,我尖兵连主动退出通安,待到干部团后续部队赶到,“我们在敌人阵地山脚下的几个连,从几个方面仰攻上山去……不到五分钟,已经得手,敌人缴械的缴械,逃跑的逃跑”,战斗结束了。

刘元塘随叔父刘文辉征战有年了,但因只和川中军阀——主要和刘湘所部交手、打仗,不知红军的厉害;另外,他随刘文辉兵败退守西康之后,由于西康多崇山峻岭,悬崖陡壁,山路崎岖,人烟稀少,不利于大军运动,连当代川中之王刘湘都不向西康贸然进军。所以他听说红军就要北渡金沙江的消息之后,又很自然地认为“红军长途跋涉,疲惫不堪,西康地瘠民贫,给养困难,后有追兵,必不能久支,只要我军据险狙击,待到中央军到来,再转守为攻,可以夹击制胜”。然而出他所料的是,红军不仅敢于在川滇咽喉之地皎平渡北渡金沙江,而且神不知鬼不觉地拿下了通安。这时,也只有这时,刘元塘才慌了手脚,认为会理绝难守住,准备向西康逃跑,但又感到红军神速,怕被红军追歼。更为严重的是,就是自己跑回了西昌,部属也必然被红军歼灭。到那时,自己在会理的家当丢掉不说,叔父刘文辉也一定会用军法制裁。他左思右想,没有一条两全之策,最后竟然放声大哭起来。为此,他派人把自己的大小老婆送走,并各给毒药一包,“嘱咐她俩如被红军捉住,立刻服毒自杀,以免被俘虏去当慰劳队”。他几经权衡利弊,遂又作出收拾残兵败将,守城待援的决定。同时,还做了如下应变的部署:

一、立电西昌刘元璋告急,请速派兵增援;

二、分头飞调城外所有部队赶回会理集中,坚决守城;

三、收集城外民间粮食运进城内;

四、清扫射界。

刘元塘在作出守城待援的决定之后,遂仔细地清点了会理城内的部队:原有守军四个营,外加一个手枪营;接着,他又从城外调进两个营,再加上民团,计有三干人马,六挺机枪,三门迫击炮,还有大小碉堡二十余座。他认为只要坚守到九号,还有两个团开到会理。假如西昌再派来大批的援兵,会理城池可安保无恙。因此,他似乎又有了某种信心!

刘元塘为了稳定军心,对守会理的部属实行最严酷的统治。其中被红军释放回营的俘虏,全部格杀勿论!当时,不知是从哪里传来如下这副对联:

红军中,官、兵、夫,起居饮食一样;

白军内,将、校、尉,阶级薪饷不同。

过去,这副对联在部队中口耳相告,没有引起人们多大的注意。而今,红军犹如兵从天降,渡过了天堑金沙江,攻占了通安,部队中不仅大有谈红军而色变的惶恐现象,而且还都在窃窃私议红军到底是什么样的部队。恰在这时,被俘的手枪二连排长庞云带着十多个被俘的士兵回到了会理城内,告诉大家:“红军不但不杀人,对我们还很客气。他们官兵服装一样,都在一起吃饭,营长、连长都不拿架子。如不告诉我们,根本就分不清哪个是官。”这样一来,会理城内的官兵对那副对联就产生了兴趣,于是争相传诵。很快,也就传到了刘元塘的耳朵里。刘当即把被俘的官兵喊到旅部,一齐用马刀杀死示众。他又追查这副对联的来源,听传说是一个道士传来的,结果将师徒二人一齐杀掉。而这个徒弟才是一个十二岁的小道童!

刘元塘的这一招很有用,搞得守城部队人人自危,唯有一心守城、保命。

恰在这时——五月九日,中央红军野战军司令部发出了十日攻占会理的作战部署:红九军团向蒙姑巧家之线开,担任破坏沿江船只,遏阻对岸追敌渡江的任务;红三军团(缺一营)及干部团担任继续攻占会理消灭刘敌的任务,如十日强攻不成,就加紧进行坑道作业,于十二日炸城,对城外敌人一个团则坚决消灭之;红一、五军团担任消灭刘敌增援部队于会理以北的任务。(未完待续)

毛泽东周恩来与长征》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都市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毛泽东周恩来与长征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