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侠小说 > 荷戟傲天 > 第二十六章 宁儿含泪牵情丝 2.

第二十六章 宁儿含泪牵情丝 2.

怎么会这样呢?据说情丝难缠,又据说情债似泥沼,陷进去就不能自拔。现在幽州百废待兴,我却在纠缠什么娶妾之事,不行,有恩可以报恩,这种事可作不得。李荃精神沮丧自怨自艾,有生以来头一次失魂落魄,宁儿又说了些什么他一点也没听进去。

"跟你说话呢,你给我好好听着!"宁儿说道,"我知道你对此事有顾虑,你也不是那种贪图享乐的人,我虽替你应下这门亲事却不想强加于你,这不是来和你商量吗?""有这么办事的吗,还没和我商量就自作主张应下来,我告诉你这事没商量,我看你怎么办!"李荃真的生气了。

宁儿振振有词地说道:"我怎办是我的事不用你*心,你还是想想人家古英怎么办吧,别净想你自己。刚一见面你就和我吵,我可不想和你吵。你回去好好想想,一天想通了一天接我们娘儿俩和古英,两天想通了两天来接,若是三天还想不通就不要来接了,到时候我会叫人把护儿给你送去,然后我和古英妹妹一起去普贞庵出家。"平时总是百依百顺的宁儿突然变得如此倔强,李荃大感不适,他心中气愤还要说什么却被推了出来。

看来宁儿是有备而来而且将古英也带来了,这可如何是好?再说了,我怎么啦,我什么也没作呀。这个古英也真有一套,怎么和她勾结在一起,李荃心乱如麻。

李荃走后宁儿抱着孩子来到古英的房间,古英听了经过立刻犯起愁来。"姐姐,不要费心了,我还是走吧。"宁儿说道:"不行,你什么也别管,就乖乖地给我呆着,这件事既由不得他也由不得你,全是我说了算,还反了他啦!"也不知她有多大本事,古英只好唯命是从。

"咱们应该去办一件事,李荃和你多亏黄老先生救治,应该登门拜谢。"宁儿说道。"还是姐姐想的周到,我去城里买些礼品来。"古英说着就要走。"不用了,来的时候我都准备好了,还向燕妹要了两坛御酒,送给黄老先生一坛,另一坛......还得给李荃这个家伙留着。"宁儿说着叹了口气。

很快她们来到了青山坨,黄老先生夫妇见古英到来非常高兴,关切地询问伤情。"我的伤早好了。"古英说着扶宁儿走了进来。

黄老夫妇见同来的还有一位风姿绰约的少妇,后面有位丫环抱着孩子,全都衣着光鲜而且是习武的打扮,知是不寻常的贵客到了。他们又是上茶又是擦拭桌椅,恭请上座。当听说是李荃的夫人时,他们惊喜非常连声问候。

宁儿谢过黄老先生对李荃的相救之恩,奉上五十两银子,两只烤鹅和一坛皇封御酒。黄老先生受宠苦惊坚辞不收,最后在古英相劝之下收了酒和鹅,宁儿只好将银子收起。

黄老先生又查看了古英肩上的伤,奇怪地说道:"不对呀,你这伤以后又有谁治过?"古英知他心中所想,便将王太医治伤的经过相告。

"这个王太医和我同门学医,是我的师弟,医理上我们各有见解因此纷争多年。到现在,老夫在生肌续骨之上有些见地,却在活血平肤之上差了一筹。经老朽治疗后你这伤处或多或少要留下疤痕,而现在却是平复如初伤痕几乎看不出来,看来医学之道不应固己排异,而应广纳博蓄留精去粕才会有所成啊。"黄老先生感慨地说道。

黄老婆婆极喜古英,拉着她的手一囗一个闺女叫得亲热。宁儿说道:"老婆婆,我古英妹现可不比从前,她己是皇上亲封的武威候了。""真的?武威候,那可是位候爷了。"老人家又惊又喜就要跪倒叩头。慌得古英急忙搀服埋怨道:"姐姐你可真是的,这点小事宣扬什么。""大唐英杰成千上万,有几位候爷?这可不是小事,我妹妹比我强多了,是位了不起的大英雄。"宁儿进一步赞道。黄老夫妇争相讲起了古英勇斗追兵,杀敌二将缴获百匹战马之事,宁儿更觉脸上有光,对李荃更加怨怼。

黄老先生热情地留她们用饭,又取出几页旧得发黄的纸说道:"夫人,这是老朽研制的专治外伤的五种方子,于行军征战还有些用处,留在家里也无用,请替老朽转呈李大人以备不时之需。""这可使不得,老先生的独家秘方传家之宝我们如何敢收,心意我们领了,还请快快收回。"宁儿推辞道。"现今天下战乱不息,平叛征战弥兵消祸,将士们浴血沙场,为的不就是百姓们有个安生的日子吗。李大人一到幽州,连破奇案昭雪平冤,减税抚民守城拒敌,百姓们才得见天日。区区几个草头方,放在老朽手里不过能赚几两银子,交给李大人或能有更大的用场,此乃是老朽的一片心意,望夫人切莫再辞。"如此真情切意宁儿不好再加推辞,称谢再三收了下来交古英收藏。

黄老婆婆见古英此来比上次分别时心情大好,又有李夫人相伴,而且两人极亲极近,她不明所以又不便询问,便到菩萨象上香祝祷。

回到客店时,早有元清道长.梁蝉.呼延世龙在等候,宁儿将古英的事向他们讲了一番,要他们细细地和李荃谈一谈。

梁蝉对古英的事早就知晓,心里非常同情,听她这样一讲立刻来了精神。"古英妹妹万里挑一的人儿,不但是他的救命恩人还是位候爷,哪点比不上他?送上门儿来他都不要,要是我,哼!拿八抬大轿来抬我都不去,觉着怪不错的!""哎,你还别这么说,你上赶着来我们还真不敢要,怕你们猛子找来捣乱。"宁儿和她斗嘴惯了,这种时候也不忘说笑。

经过一番计议,决定由元清道长.呼延世龙再加上个庞春找李荃谈。"我呢,我干点什么?"梁蝉问道。宁儿回过头来看了她一眼说道:"你还是好好歇着吧,不来添乱我就谢天谢地了。"梁蝉暗中拿定主意,没我的事不要紧,李荃若是不答应,便想法收拾他。

宁儿在客店里等着李荃的回音,一天过去了没有音信,两天过去了没有消息,她的怒气渐生,到了晚上她将古英叫来同住,严命坠儿道:"李荃就是来了也不行了,不许给他开门!"坠儿连连称是,心里却拿定主意,来了就开。

古英坐在床上暗自伤心,宁儿不时朝窗外瞟去,一有动静就站起来倾听,最后喃喃地骂着恨恨地睡去。

次日一早还不见李荃的影子,就连那几位帮忙的也不来朝面,宁儿就一个个的全都骂着,边骂边收拾东西。忽然她抱住古英呜呜地哭了起来:"你也是瞎了眼,看上谁不比他强,姐姐没把你的事办好,姐姐对不起你呀呜......"等她哭完古英站了起来平静地说道:"姐姐,我的身世你也知道,从小就没有一个亲人,从今后你就是我的亲人。事虽至此,你的情义我永远不忘,不可因为我坏了你们夫妻间的情份,我想先去登州然后去普贞庵找静心,我走后,你带着护儿进城......"见宁儿注视着她的眼里似在冒火,古英不由得停了下来。

宁儿坚定地说道:"我还是那句话,这事由不得他也由不得你,虽然事己至此,咱们是同来同往。从今天起,你到哪里我就到哪里,你若是丢下我,难道我不会追吗?"古英对她既敬且爱,天真温顺娇憨清纯,却又是这样敢作敢为,说出话来大有一言九鼎之势。不但她觉得奇怪坠儿也是如此,就连宁儿都不知自己从哪儿来的这股子劲。

元清.呼延世龙.庞春.梁蝉四人早早就来到了书房,李荃拿着本书摇头晃脑,而他们均感无话可讲了。李荃对他们视若无睹,镇桑皮磨龙烟提羊毫,凝思片刻书写起来。

梁蝉乃直性率真之人,天生的急脾气,见他三人默不作声一付束手无策的样子,而李荃却是怡然自得地作起了文章,她再也坐不住了,来到李荃身边刚要发作,一瞥之下感觉他写的有什么诡秘之类的文字,心里一动便仔细地看着。

只见他写的是:善用兵者,非信义不立,非阴阳不胜,非奇正不列,非诡谲不战。谋藏于心,事见于迹,心与迹同者败,心与迹异者胜。兵者诡道也,能而示之不能......看到这里她心头火起,猛地一拍桌子叫道:"我说呢,怎么跟你讲你就是听不进去,原来你一肚子的鬼主意!什么诡密不战,什么谋藏于心,一肚子的鬼主意坏主意!"李荃笑道:"那个字念决,不念密,诡谲乃是欺骗耍手段弄权术的......"他本想转移话题,说到这里似觉不妥立刻噤声。

"说呀,你怎么不说了?你们都听到了吧,他满肚子坏水,不是欺骗就是要手段,把个古英唬得围着他团团转,全部心思都放到他身上,他却是诡什么决,还什么能而示之不能!"梁蝉向元清等人叫了一阵又向李荃叫道,"你有什么了不起,人家古英现在是皇上亲口封的武威候,堂堂的候爷大人,金鱼袋你有吗?人家古英就有,金牌你有吗?人家古英也有。就连黑妞都被封为马王,还有金铃铛和马王金牌,这些你都有吗?若不是人家古英对你舍命相救,你早就成了一堆白骨,宁儿和护也早成了孤儿寡母。你昏死过去,人家古英抱着你闯出敌阵,以后又给你身上的血擦干净,帮着上药照看。重伤之下,古英为了保护你又杀死两员敌将缴获战马百匹,马你是收下了功劳也得了,却将古英一脚踢开,你让人家大姑娘还怎么活呀?你既然想这样作为什么还把那一百匹马留下?"梁蝉正闹得凶,有孩子的啼哭之声由远而近地传来。李荃忽地站起暗道不好,宁儿真的带着古英走了。李有推开门,王老板抱着护儿满头大汗地走了进来。

"李大人,这是小公子。"王老板说道。梁蝉抢先接过护儿哄着,王老板又取出个布包交给李荃,梁蝉一把抓过来说道:"这个也不给他!"护儿在她怀里很快安静下来,打开布包一看,大家全都愣住了。

里面包的是那封血染的信,李荃心中大为凛然。他以为这封信己经丢失了,想不到在此时出现,他清楚的记得这封信当时放在怀中,上面的血应该是自己的。

梁蝉将护儿交给李荃,从信封下拿起一页纸见上面写道:李荃,我带古英走了,去哪里你不用管,我定的时间己过,你胆敢追来咱们刀兵相见!看字迹是宁儿写的,只是急怒之下字迹有些潦草,写完后似是还不解气,又大大地写了个"呸"字。

梁蝉读了一遍扔给李荃,又拿起带血的信看了起来,看完后又打开了小信封抽出另一页纸,忽然她脸色大变,用力将信拍在桌上气冲冲地走了。

这封信李荃早己看过许多遍,唯有小信封未来得及看就发生了一连串的事。他以为这封信在战场上丢失了,为此很是懊恼。失而复得使他欣喜,然而信的内容却使他大为震惊,一切都明白了,古英的一线情丝早己系在自己的身上,只觉得这张信纸越来越重,渐渐的双手颤抖起来。

这几天李荃心里也不平静,辗转反侧难以入梦。在京师除了他的那帮朋友,朝中的那些高官们哪个不是妻妾成群,他对此常持鄙意。

他一直以为古英有心上人在幽州,多次帮助于他乃是出于侠义之心,直到宁儿的到来才觉察到她的真实心意。惶惑之余他也觉得有些愧疚,不过也只是愧疚而已,对古英仍是朋友的情谊。

宁儿来替古英讨情债的作法使他既气愤又尴尬,幽州治理大业未就自己先来个二房,别人会怎看?思来想去决定咬紧牙关坚持己见,宁儿闹闹也就罢了,难道为了古英她会抛弃夫妻感情吗?他不信。

古英是个极惹人喜爱的好姑娘,她的一颦一笑一举一动都令人心动,人生得美,甚至还在宁儿之上。端庄淳厚武功精深,并有张燕般的过目不忘之能,实是兰心惠质天下罕见的奇女子。

这样的姑娘他如何会不喜欢,但是大丈夫有所为有所不为,岂能因为一个姑娘失仪于人前,这就是李荃的想法。所以,任元清道长等人说得天花乱坠他就是无动于衷。

梁蝉这一吵闹,还真的将他的心触动了,往事桩桩件件又浮现在眼前。如此痴情令人心动,可自己的颜面......他左右为难委决不下。

朋友们热切的目光变得有些冷漠,难道自己真的错了吗?他迟疑地拿起内中之信,只见上面写道:李大哥,此次灵宝之行,倘我遇难,请你在我坟头立一碑,上写"亡妻古英之墓",我在九泉之下保你平安。

李荃重重地坐在椅子上,两眼发直久久说不出话来,他又急切地看了一遍,眼睛停在了那令人心碎的六个字上再也无力移开。

众位朋友的心有如熔金之炉,这封短信就象炉中之火,将李荃那颗顽铁也似的心烧得通红,以至变软熔化了。

她们走了,肯定是一个怒气冲天,另一个悲悲切切。怎么办?李荃可真的六神无主了。

见他求助的目光投来,元清道长站起身道:"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矣。"说罢扬长而去。

此语出自<<庄子>>,讲的是人在处事时,有为之心愈甚愈易导至祸患,而修身悟道则是逆此而行,变有为之心为无为之心,乃是修悟的较高境界。

真不够朋友,李荃摇摇头没敢出声抱怨,转向呼延世龙正要求助,他却站了起来说道:"我忽然想起好象有什么急事要办,我,我要去军营了。"说罢一拱手连告辞都没说抬腿就走。庞春更对得起他,干脆一言不发跟在后面溜之乎也。

偏偏此时护儿醒来,见无人抱咿咿呀呀地叫着,看样子要哭。李荃急忙抱了起来,他粗手笨脚地不知哪里不对头,护儿干脆大哭起来。他见无人相助唯叹自作自受,决心带着孩子去追赶。

刚一出门梁蝉板着脸说道:"给我来吧!"将护儿接过去。李荃深深一揖道:"蝉妹仗义援手,大有古人之风,在下钦佩之至。此举足以......""算啦算啦,都啥时候了,还在之乎者也冒酸气,快去追吧,迟了此恨绵绵无限期也。"梁蝉忽觉自己也有了书卷之气大为好笑,向他关照道,"想着好话多说,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李荃飞也似地去了,元清等三人从另一房间出来哈哈大笑。"若不是梁姑娘奇正并用,何来如此佳事?"元清夸赞道。"这话我爱听。"梁蝉十分得意。呼延世龙有些不放心,向元清问道:"宁儿性情倔强,若是真打起来怎么?"宠春也有些担心,真要是动起手来旁边没个拉架的,谁吃了亏都不好,他提出派人跟着。"外行了不是,你们三个光棍也不想一想,愿打愿和是人家夫妻之间的事,与咱们毫不相干。若再掺合可就是猪八戒照镜子,里外不是人了。"大家一听齐道高见,立刻去准备酒席,给宁儿和古英接风。(未完待续)

荷戟傲天》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仙侠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荷戟傲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