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观音慈航 >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六章

第七十一节:且说小罗和程华举双手赞成修建阿房宫花园计划,孙荣和莺莺默不作声,灰鸽没理他俩的情绪,马上就作了工作安排。程华在晨报上刊登招聘广告,第一个岗位是总设计师一职。第二天就来了几个应聘的,其中一人号称杜牧,进士出身,灰鸽心想,相当于硕士,还不错。再看他的招聘考题的答卷,其设计理念为"阿房宫赋。"灰鸽来了兴趣,便仔细的阅读起来:"六王毕,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覆压三百余里,隔离六日。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二川溶溶,流入宫墙。五步一楼,十步一阁;廊腰缦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势,钩心斗角。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矗不知其几千万落。长桥卧波,未云何龙?复道行空,不霁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东。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妃嫔媵嫱,王子皇孙,辞楼下殿,辇来于秦。朝歌夜弦,为秦宫人。明星荧荧,开妆镜也;绿云扰扰,梳晓鬟也;渭流涨腻,弃脂水也;烟斜雾横,焚椒兰也。雷霆乍惊,宫车过也;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一肌一容,尽态极妍,缦立远视,而望幸焉;有不得见者三十六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齐楚之精英,几世几年,剽掠其人,倚叠如山;一旦不能有,输来其间,鼎铛玉石,金块珠砾,弃掷逦迤,秦人视之,亦不甚惜。"

灰鸽心里琢磨:这样真是享受,这样的环境才是真正的秦始皇,真要是递今世可至万世而在这里享受,那我就成了第八种元素的象征了。想到这,他对杜牧说:"你的方案,不落俗套,新颖中含有深厚的文化沉淀,采用了,我聘用你为总设计师兼工程总监。"杜牧同意了,但他提出了一个条件,将总监办公地建成'杏花村';,办公楼建成酒家形式。灰鸽挺高兴,说:"这正和我意。闲暇时我好来此与先生对酒当歌。"

小罗负责扩大园区面积,要征地三万亩。小罗一打听,农民每亩年租金达到了500元,比去年提高了一半;这还不说,大部分村民视土地为命根子,不卖、也不出租,小罗无计可施了。灰鸽看在眼里,便送给他一本《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对他语重心长的说:"三十六计的作者是春秋时期伟大的军事家孙武,大约成书于春秋末年。他用短短的六千来个字,就将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的攻守战局,演绎出来,在如今商场如战场的情况下,仍有指导意义。"他边说边耐着性子给小罗一计一计的讲解:金蝉脱壳、抛砖引玉、借刀杀人等等等等。

小罗刚开始还认真听,可后来就不愿意听灰鸽絮絮叨叨了,半夜里他经过仔细研读,决定采用一计。也就是借刀杀人:敌人的情况已经明了,友方的态度尚未确定。利用友方的力量去消灭敌人,自己不需要付出什么力量。这是从《损》卦推演出的计策。再进一步,则巧妙地利用敌人的内部矛盾,使其自相残杀,以达到致敌于死地的目的。如:郑桓公将欲袭郐,先向郐之豪杰、良臣、辨智、果敢之士,尽书姓名,择郐之良田赂之,为官爵之名而书之,因为设坛场郭门之处而埋之,衅之以鸡缎,若盟状。郐君以为内难也,而尽杀其良臣。桓公袭郐,遂取之。诸葛亮之和吴拒魏,及关羽围樊、裹,曹欲徙都,懿及蒋济说曹曰:"刘备、孙权外亲内疏,关羽得志,权心不愿也。可遣人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释。"曹从之,羽遂见擒。

于是小罗先买通政府规划,为其名曰"宇宙高科技产业园区",然后利用政府,进行动迁。政府官员拿钱就办事,经过对村民动员、谈判、恐吓,大部分村民服了,同意了。还有少数硬的没作通。小罗又采用了孙子兵法第十八计:擒贼擒王,雇佣村里二赖子,对村民领头羊武力解决。结果二赖子在半夜把几个村民的窗户玻璃给砸碎了。最后这几户村民腾出了土地。由此,村子里的人被迫背井离乡,外出到不同的城镇打工,沦为了现代社会的奴隶。

小罗踌躇满志,开始大规模的招募民工干活。他说:"想当年秦始皇用官兵看着七十万囚犯,才动工建造成一座巨大豪华的阿房宫。由此借鉴,我要雇佣流氓打手看着民工干活。"不仅如此,小罗偷偷修建了自己的陵墓。这座坟开得很大很深,把高标号的水泥灌下去铸地基,上面盖了石室、墓道和墓穴。又叫工匠在大坟里挖成江河湖海的样子,灌上了海水。为了防备将来可能有人盗坟,还叫工匠在墓穴里装了杀人的设备,最后竟要把所有造坟的工匠全都输出非洲去修公路,不让一个人回来。他为了掩人耳目,建大坟的同时,又继续建造阿房宫。就这样修阿房宫、造大坟。失去土地的村民许多都在工地干活,结果把他们折腾够呛,逼得村民怨声载道。

工地干活的有两个人,一个叫陈胜,是个钢筋工;一个叫吴广,是个力工。俩人力大能干,小罗叫他俩带工。

陈胜年轻时候,就是个有志气的人。心里常常想,我年青力壮,为什么这样成年累月地给别人做牛做马呢,总有一天,我也要干点大事业出来。有一次,他跟伙伴们休息,对伙伴们说:"咱们将来富贵了,可别忘了老朋友啊!"大伙儿听了好笑,说:"你给人家卖力气,打哪儿来的富贵?"陈胜叹口气,自言自语说:"唉,燕雀怎么会懂得鸿雁的志向呢!"

陈胜和吴广本来不相识,后来在工地代工,碰在一块儿,同命相怜,很快就成了朋友。很巧,正赶上连天大雨,无法施工。小罗很严酷,根据杜牧编排的施工进度,民工如果误了工期,就要被打。大伙儿看看雨下个不停,急得真像热锅上的蚂蚁似的,不知道怎么办才好。

陈胜偷偷跟吴广商量:"怎么也完不成工期了,难道我们就白白地被挨打,而且还拿不到工钱吗?"

吴广说:"那怎么行,咱们开小差逃吧。"陈胜说:"开小差被抓回来还是被打,起来造反也是一样。都一样,不如起来造反,就是死了也比送死强。要是咱们借着争取农民工权益的名义,号召大家,人们一定会来响应我们。"

吴广完全赞成陈胜的主张。为了让大伙儿相信他们,想出了一计,借尸还魂,散布陈胜才是大墓里的主子。第二天,大伙儿看到陈胜,都在背后点点戳戳地议论着这些奇怪的事,加上陈胜平日待人和气,就更加尊敬陈胜了。

有一天,两个监工喝醉了酒。吴广故意跑去激怒他俩,跟他们说,反正误了期,还是让大家散伙回去吧。那监工果然大怒,拿起棍子责打吴广,还拔出匕首来威吓他。吴广夺过来顺手打倒了一个。陈胜也赶上去,把另一个打趴下了。

陈胜把民工召集起来说:"男子汉大丈夫不能白白去送死,死也要死得有个名堂。有钱有势的人,难道是命里注定的吗!"

大伙儿一齐高喊说:"对呀,我们听您的!"

陈胜叫弟兄们搭个台,做了一面大旗。旗上写了一个斗大的"民"字。并对天起誓,袒露右臂为标志,同心协力,推翻小罗,夺回土地。他们公推陈胜、吴广为首领。几百条好汉一下子就把工地占领了。临近的农民听到这个消息,都拿出粮食来慰劳他们,青年们纷纷拿着锄头铁耙到工棚里来入伙。人多了,没有刀枪和旗子,他们就砍了许多木棒做刀枪,削了竹子做旗竿。就这样,陈胜、吴广建立了历史上第一支农民讨薪军。历史上把这件事称作"揭竿而起"。

起义军打跑了小罗。陈胜召集父老商量。大家说:"你替村里的百姓报仇,征伐暴虐的小罗。这样大的功劳,应该称村长。"陈胜就被拥戴称了村长。陈胜、吴广发动农民工起义以后,村里的百姓纷纷响应。没有多久,农民起义的风暴席卷了大半个乡镇子。陈胜派人分头去接应各地起义,他们节节胜利,占领了大部分园子。但是因为战线长,号令不统。起义不到三个月,村民打着各自算盘,左临右舍的自立为地头蛇了。

小罗惊慌失措,赶快从别的村子请来大流氓章邯把修假山做苦役的民工放了出来,编成一支小分队,向反抗的农民反扑。原来的村民各自占据自己的地盘,谁也不去互相支援。吴广起义小队孤军作战,终于失败。吴广被打跑了。起义后的第六个月,陈胜在逃跑的路上被他的随从暗害了,这就是后来著名的辽河谋杀案。最后随从向小罗邀功请赏去了。其他的民众一轰而散,这件事就算过去了。

总监杜牧触景生情,在他的杏花村写了一首情景交融,意境酸楚,千百年来传诵不衰的诗:

清明时节雨纷纷,

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

牧童遥指杏花村。

这可真是千古名句,每当杏花初绽或盛开的时节,文人墨客和天涯浪子总会油然想起这酸溜溜的诗句,上海的公交车窗户上还贴有这首诗。

园区的经营管理工作又全面展开了,小罗掌握了实权,成为实际上的秦始皇即园区总经理。灰鸽成了名义上的秦始皇,名誉董事长。他被架空了。

在中国历史上,当过皇帝,后自愿或被迫当太上皇的皇帝有:晋惠帝司马衷、北魏献文帝拓跋弘、隋炀帝杨广、唐代高祖李渊、宋代高宗赵构;西夏神宗李遵顼、明英宗朱祁镇、清高宗弘历。还有两人是没有当过皇帝的太上皇:秦庄襄王、汉刘太公。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曾追尊其父庄襄王为太上皇,但这不过是有太上皇称号的开始;真正做了太上皇的,汉高祖刘邦的父亲刘太公在中国历史上是第一位。据史料记载:有一天上朝的时候,刘邦忽然发现自己年迈的父亲也跟着大臣向自己行礼。大概是良心发现吧,他慌忙走下帝座扶起白发苍苍的父亲,并颁旨封他为太上皇,免去今后每天的朝拜。可以说,李世民是发明"太上皇"的始作俑者。当年李世民既想做皇帝,又不愿背上逼宫篡位的千古恶名,于是他的谋士们给他出了个主意,让他尊奉皇父为"太上皇",以保全皇父的体面。李渊做了10年太上皇,于公元65年抑郁而逝。

但凡知道中国"太上皇"命运的第一代企业家,都不会自羽"太上皇"。而所有的有志气的企业家,都不希望自己头上还有一个"太上皇"。这大概就是中国企业家在权力交接过程中,交接双方共同面临的困惑。而灰鸽不这么看,也没有困惑,他要顺水推舟,要见识见识小罗的管理才能,同时自己为了延年益寿,正好借坡下驴躲个清净,这也是三十六计里的隔岸观火。

小罗还是用惯用的招术,借刀杀人之计,请能人来帮着管理。又叫程华把招聘广告发布出去了,可由于辽河谋杀案臭名昭著,没人敢来应聘。有这么一天,还真有不怕死的,来了一个世界鼎级'老鼠世纪纵横管理团队';的专家李斯。他向小罗介绍说:"我们是中国"第一代咨询"的倡导者,领导人是荀子先生。我们实施精品战略,强调实务、实战、实效,注重长期合作。是亚太十大咨询师的领跑者,还拥有国内一流咨询专家团队。我们的咨询团队是咨询派、实战派和学院派的三派融合,其中咨询派已积累了三百多家大型企业咨询经验,实战派是来自国内外著名企业的职业经理人(如联想、华为、中兴、IBM),职员都具有成功企业管理经验;,深谙先进管理理论;我们尤其擅长集团管控咨询、企业财务管理咨询、企业战略管理咨询、流程再造咨询、企业文化咨询、人力资源管理咨询。"

小罗大为高兴,重用李斯为常务付总,协助他管理园区事物。这位李斯的处世哲学是"老鼠哲学";人是一只老鼠,同样是老鼠,但有粮仓老鼠和过街老鼠之分。"我"要当一只粮仓里的老鼠。为这一目标,李斯奋斗了一生。戏剧性的是,在他临死的时候长叹一声"仓鼠上越高,摔越远。"

有一位写作大师司马迁,在《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了这样一件事:有一次,他在厕所见到老鼠吃人粪,一见到人和狗,老鼠就被吓跑了。后来,他在仓库里看到老鼠很自在的偷吃粮食,也没有人去管。于是,他发出了这样的感慨:一个人要想在社会上出人头地,就应该像在粮库里偷吃粮食的老鼠,才能为所欲为,尽情享受。

那李斯在惨烈的人人争名逐利的社会环境下,是不甘寂寞的,他想干出一番事业来。为了达到飞黄腾达的目的,李斯拜著名的儒学大师荀卿为师。荀卿尽管打着孔子的旗号讲学,但是,他不像孟子那样墨守成规,而是从当时的政治形势出发,对孔子的儒学进行了发挥和改造,因而很适合新兴阶级的需要。荀子的思想也很接近法家的主张,也是研究如何治理国家的学问,即所谓的"帝王之术"。李斯学完之后,反复思考应该到哪个地方才能显露才干,得到荣华富贵?经过对中国情况的分析和比较,他认为俗界无所作为,其它各路也在走下坡路,只有到带有仙气和霸气的阿房宫去,方可成就一番事业。

在他向老师告别之际,荀卿问李斯为什么要到那去,李斯回答说:"干事业都有一个时机问题,现在各地都在争百强企业,这正是立功成名的好机会。阿房宫雄心勃勃,想一争行业老大,到那里可以大干一场。人生在世,卑贱是最大的耻辱,穷困是莫大的悲哀。一个人总处于卑贱穷困的地位,那是会令人讥笑的。不爱名利,无所作为,并不是读书人的想法。所以,我要到那去。"李斯告别了老师,到阿房宫去实现自己的愿望了。

李斯到了阿房宫以后,很快就得到小罗的器重,有了接近小罗的机会。他给小罗写了一封信,说为什么有些东西可用而人才要逐,看起来罗总只是看重了一些东西,而对人才却不能重用,其结果是加强了别人的力量,却不利于我们。"

李斯的这封上书,不仅情词恳切,而且代表了当时有识之士的见解。因此,这篇《谏逐客书》成为历史名作。小罗更是明辨是非,果断地采纳了李斯的建议。也就在正当李斯步步高升的时候,李斯的后台,资讯管理团队骨灰级人物—荀子,又推荐一位来自清华大学商学院、学院派的同学韩非。"

韩非和李斯是同学,他继承了荀子的学说,并在此基础上,把慎到的"势",商鞅的"法",申不害的"术"结合起来,并加以丰富和发展,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君主专制理论。韩非是一位大思想家,学问比李斯大得多。却因说话口吃,不善辩说,但善于著述。韩非先到韩国公司以后,看到韩国公司民族主义太强,多次上书献策,但都未能被采纳。于是,韩非发愤著书,先后写出《孤愤》、《五蠹》、《说难》等。他的书传到阿房宫,由于讲的都是"尊主安国"的理论,小罗非常赞赏韩非的才华,并说:"我要是能见到此人,和他交往,死而无恨。"不久,韩非被老师派来了,小罗很喜欢韩非,但还没有决定是否留用。李斯知道韩非的本事比自己大,害怕小罗重用他,对自己的前途不利,就向小罗讲韩非的坏话。他说:"韩非是高干子弟,喜欢欧美公司而不爱本国公司,这是人之常情吗!如果罗总决定不用韩非,把他放走,对我们不利,不如把他杀掉。"

小罗轻信李斯的话,把韩非抓了起来。根据园区的规定,被劳教的人无权上书申辩。可怜的是,这位韩非到阿房宫以后,又得罪了章邯。章邯为小罗立过功,深得小罗的重用。韩非却向小罗说,章邯出身不高贵,当过大流氓,用这样的人是很不应该的,这使得小罗很扫兴。事后小罗又向章邯问起韩非,章邯当然不会讲韩非的好话。在李斯和章邯的串通下,韩非没有办法,只好吃了李斯送来的毒药,自杀而死,却被章邯伪装成在浑河溺水而亡。这又是一桩著名的浑河谋杀案,却说章邯晚年,金盆洗手,口述了一部著名的侦探小说,他把自己模仿成19世纪末的英国侦探小说家柯南所虚构的一个才华横溢的侦探形象,描写自己是浑河谋杀案的侦探,如何破解阴谋高手李斯的,这是后话。

从此以后,李斯没有了对手,更可以施展自己的才能,为小罗出谋划策了。(未完待续)

观音慈航》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幻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观音慈航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