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海洋战略 > 第六十章 1V5

第六十章 1V5

新人新书!!!求击!!求推荐!!!求收藏!!!

========================================================================

冲上前来的武装人员只有区区的五人,但是这对于前方的关卡来,已经是一支“大部队”了。

守卫关卡的武装人员人数只有寥寥的十五人,不过他们的武器装备和弹药却很齐全与充足。这才会肆无忌惮的开枪屠杀难民,若是弹药只是正常的情况,他们根本不敢这么浪费。

**武装看来很早就注意到了这个地方,才在战斗刚打响的时候就在安排了关卡。并且为守卫关卡的武装人员提供了充足的武器和弹药。

不过这些现在不是孙韶峰关注的重,现在他需要关注的重是这已经进入一百米范围的五人队。

对方五名武装人员一字排开,每人间隔五米,标准的美军野外推进阵型。但不知道是学艺不精还是战斗心切,五人的阵型有些参差不齐。在公路上的最左侧队员明显与其他四人距离过远并且前进太快,中间那名队员则明显落后,本来应呈面型推进的五人,阵线被扯得七扭八拐,若是不了解阵型的人来看的话,肯定以为这五人是在乱跑。

不过本着对手变猪我成神的精神,孙韶峰着实松了一口气。

举起挑选好的ak47,将最处于最左侧正在公路上疾驰的武装人员套入准星内,孙韶峰扣动了扳机。孙韶峰怕手中的这把ak精度不够,便采用了连射的方式。体会着手中ak47强劲的抖动力,他非常庆幸没有图新鲜选择其他的枪。

孙韶峰在凌晨缴获来的四支ak突击步枪中,有三把是akc47(俄语叫akc47,西方叫aks47,这里用了俄国的法)突击步枪。akc47突击步枪是ak47的折叠枪托版本,主要是为了伞兵和巷战改进的,而在中东和非洲地区很多时候会将折叠的枪托也给去掉,将这把枪变成了无托版。而孙韶峰拿到的三支枪就是这样的情况。

无托版的ak步枪,在近战时可以依靠尺寸较增加灵活性,在射击精度上体会不出有多少的不同。近战时更多用连射,依靠弹道覆盖,射较少。但是在中距离上时,精度的下降就非常的明显。没有枪托,ak在射击时的抖动情况简直不能忍。

ak47是导气式自动原理,有着导气活塞。但是由于制造工艺和节省成本考虑,采用了带有活塞杆的设计。ak47枪管上方的套筒中就是连接着活塞的活塞杆。每次开枪时,火药燃气的一部分经过导气孔推动活塞,活塞带动活塞杆推动枪机复进,完成上膛,这样周而复始就完成了步枪的连续射击。

但ak47采用的长行程活塞杆、枪机回旋闭锁机构,以及为了增加可靠性而故意开大的导气孔等设计,十分巧合的形成了ak47独特的射击精度问题。

ak47的精度问题,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步枪内部机构设计的问题,与枪弹的威力关系较。例如美军二战时期使用的m1加兰德半自动步枪弹,是7.66mm尺寸的步枪弹。这个尺寸远高于ak47的7.69mm中间威力步枪弹。而m1的精度却高于ak47。

影响ak47射击精度的构件,主要就是枪管上部套筒内的活塞杆和枪机内的回旋闭锁机构。活塞杆和闭锁机构在射击时都会有一个向前复进的动作,就是这个动作,影响了ak47的射击精度。

ak47的导气孔开的较大,导出的火药燃气也较多。造成了活塞杆和闭锁机构向后退时力量较大,增加了一部分的后坐力。同时,活塞杆和闭锁机构向前复进时的反作用力也会很大,在用ak47射击时,会比较明显的感觉到枪机复进上膛时有一个比较大的向前的力量。

这种感觉就像有人在掰着一个人的肩膀剧烈的前后摇晃一样,极易破坏人体的平衡感。造成非常明显的枪口偏移,这也就是ak47第一枪开出后精度尚可,但是连续射击后子弹会飞到上帝都不知道在哪个地方的原因。

孙韶峰正是考虑到这一,才在最后时刻选择了带有枪托的正常ak。不过即使这样,;连续射击时ak的精度依然令人抓狂。

对最左侧的武装人员打了十发子弹,却只命中了三颗,其中前两发全都命中,可想而知连发下的ak即使在稳定性极佳的壮汉手里,精度也只能靠信仰。

不过这就已经够了,最左侧的武装人员第一时间就倒在了血泊中。

正在前进的其他四人显然被突如其来的枪声所吓到了。他们没有想到对方持有武器,几乎在枪响的同时,四人就卧倒在地上,接着将身体隐藏在沙子后,举起枪对着孙韶峰开枪的方向一阵扫射。看起来他们把这个动作练得非常出色,四人动作几乎整齐划一,并且卧倒的速度也堪称一流。

但是孙韶峰早在开枪后离开了那个位置,子弹仅仅是激起几粒沙尘便没有任何的效果。

孙韶峰在射击后,马上向右侧转移,现在他所在的沙丘是附近比较高的一个,暂时在这里可以取得居高临下的优势。

来到右侧后,孙韶峰慢慢的抬起头,观察着对方的动作。

四人这个时候依然是呈卧倒状态,躲在一些沙包后面。

看到对方采用如此消极的方式对待,孙韶峰决定教育教育他们,什么叫积极防御。

四人虽都在沙包的后面,但沙包也有高矮的区别,有的沙包能遮挡住他们的身体,有的却不能完全遮挡住。孙韶峰的目标,就在后者身上。

在右数第二位置的那名武装人员,正面隐藏的不错。可是在他正面沙包的旁边没有与沙包同样的高度,而是与另一个沙包相连的类似于的谷地一样的存在。孙韶峰可以非常清楚的从这里看到,趴在那里的武装人员腹部以下的位置。

孙韶峰悄悄的举起步枪,将对方的胯部压入准星。

哒,哒哒哒!

这次他只开了四枪,不过第一枪就击中了对方的胯部,这名武装人员也丧失了战斗力。如果运气好的话,子弹会击中他的股动脉,接下来的两分钟将会成为他在这个世界上最后的两分钟了。

孙韶峰顾不得倾听对方的哀嚎和面对反击的子弹,又一次离开了射击位置。这次他再待在沙丘上就已经没有意义了,对面的三人摆明了是先做缩头乌龟慢慢前进,然后再一口吃掉自己。

这个时候面对对方有意识的配合,孙韶峰的处境将变得不是很乐观,为了掌握战场主动权,他决定主动出击。

出击是讲求策略的,而不是脑袋一热冲出去送死。孙韶峰先是继续在沙丘上做了三次射,每次的射都是瞄准了对面三人隐蔽的沙包。目的就是告诉对方,老子知道你在哪,敢露头就崩了你。

躲在沙包后的三人,谁也不敢赌露头后谁死谁不死,他们都以为孙韶峰正在沙丘上来回瞄准着三个人的位置,只要有人露头,就随机一个。

但这些只是孙韶峰的伎俩,他只是需要这三人不会离开或者暂时不会离开现在的位置,为他的大迂回机动争取时间。

听着对面越来越微弱的嚎叫声,孙韶峰这才发现自己的运气不错,果然击中了股动脉。不过他现在没有时间来为自己的鼓掌,现在他正在公路上猫着腰压低身子快速的向着敌人的阵线跑去。他准备利用推进阵线的相互位置,快速的解决对方。

这种野外平行推进阵线,主要是为了防止被正面的敌人一锅端。这种阵线的形成可以追溯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每个人之间的增加间隔的距离,不仅拉长了阵线,也防止被密集的弹幕如割麦子一样扫到一大片。在近距离作战中应用,则可以有效防止一颗手雷结束战斗的情况发生。

不过这种阵型对于从侧面的进攻来,就会变得非常的危险。从侧面进攻时,阵线内的战士都处在一条直线上,只需要一个扫射,割麦子的情况就会又一次上演。于是在用这种阵型推进时,最外侧的战士往往会落后几米的距离,即使是侧翼受敌,从侧面的角度上来看,也会至少有两名战士迎战,为战友调整阵型争取了时间。

不过左侧的武装人员在第一时间就被打掉,左翼的破绽就暴露了出来。

虽然了这么多,但是从孙韶峰射威慑三人到抵达敌人左侧后方,也只是十几秒的事情。

这个时候敌方三人还在纠结谁先露头的时候,孙韶峰已经躲在了他们左侧不远的地方,准备收割战果。

敌人所在的地方地势较高,高于公路的路面,孙韶峰正好趴在在公路旁边的防沙带中,三人无法看到。他慢慢的向防沙带部匍匐前进,到部的位置就与敌方三人基本处于同一水平线。

当孙韶峰爬到端露出头来观察时发现,对方还依然在原先的位置没有丝毫的改变。

孙韶峰冷笑一声,又一次将举起枪,将枪口对准了他们。

海洋战略》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穿越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海洋战略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