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生活 > 电视门 > 9

9

夏侯阳匆匆赶回京城,唐逸风也到了京城。

唐逸风进京,是作为吴秋林们最最重要的贵宾之一被隆重邀请进京的。

虽然是很重要的贵宾,但他这次进京却只能算是一位看客,一个坐上贵宾席的尊贵的看客。

说他是一个看客,并不是说即将隆重推出的盛宴和他没有关系,恰恰相反,正因为有他唐逸风,所以才有了这次隆重的新闻发布会。

这一盛大的新闻发布会与他唐逸风有密切的关系,与江南电视台有密切的关系,与江南电视台的山河卫视频道有直接的关系,与江南电视台和中影中万公司就山河卫视频道的合作同样有着很重要的关系。

换句话说,这次盛大的宴会关乎江南电视台的未来,关乎山河卫视频道的未来,关乎江南电视台与中影中万公司的合作。

但是,不管与江南电视台、与山河卫视频道、与他唐逸风有着多么重要的关系,这一次,他却只能是一个看客,是一个端起酒杯祝别人合作成功的看客。

因为这一次吴秋林盛情邀请他进京,是为了让他见证吴秋林的中影中万公司出人意料的重组,是为了见证吴秋林的华丽转身。

与江南电视台签了合作合同之后,吴秋林一面转身来对江南电视台说着大话,一面背过身去闷声不响、紧锣密鼓地做他的资本运作。憋了两个多月,就在秦亦讯催他商谈合作合同实施细则后没几天,吴秋林终于华丽地转过身来——他把自己的中影中万公司51%的股权卖给了国有大公司天荣保润集团公司。

而在吴秋林华丽转身之前,他唐逸风对吴秋林的这一次资本运作却一无所知。

不仅唐逸风不知道,连在京城的秦亦讯也不知道。

或者说,不该知道的都不知道。

很显然,不管是被吴秋林当做多么重要的贵宾,唐逸风的这次京城之行,心里必然是五味杂陈。

江南电视台新山河卫视传播公司的成立本来是为江南电视台与国有大型集团公司——大都融合公司的合作而搭起的平台。在全力收回山河卫视频道的同时,江南电视台穷则思变,唐逸风打开电视之门力推改革,夏侯阳提供了思路,项东方介绍来了赫赫有名的大都融合公司,经过近两个月十分艰苦的商谈,终于在大都融合公司同意出资三个多亿的条件下签署了增资协议。作为对价,大都融合公司也获取了新山河卫视传播公司49%的股份。

这一次合作尽管结果是无疾而终,但却是夏侯阳提出的在京城找钱的第一次尝试。

而事实上,大都融合公司很看重这项文化产业的重大合作,并有意与江南电视台好好合作一把,因此才有了一系列艰苦的商务谈判。

大都融合公司以高管和法务人员组成的谈判代表既专业,又强势,让江南电视台自成立以来初次见识了关于合作事宜商务谈判的艰难。而江南电视台参与商谈的却只有唐逸风、秦亦讯及夏侯阳;项东方因是合作的牵线人,几乎见证了一系列商谈的整个过程,但她还不能承担起参与商谈的重任。

在江南电视台参与商谈的三人中,唐逸风不可能总是参与具体的商谈,更多的时候是根据大都融合公司谈判代表的身份而象征性地参与商谈,况且,作为江南电视台一方的老大,他也不宜常常坐在谈判桌前。

秦亦讯是每次都要参加的,只是这样的商务合作对他来说也是第一次,参与这样的商务谈判自然不像做节目那样成竹在胸。不过,秦亦讯关键时候还是拿得起、放得下,与夏侯阳配合相得益彰,因此,和夏侯阳一同承担了与大都融合公司商务谈判的重任。

唐逸风认可了夏侯阳关于可经营性资产的剥离,为了山河卫视频道的运营,他安排专人重打锣鼓新开张——成立了新山河卫视传播公司,准备好了与大都融合公司合作的平台。同时,他也给了夏侯阳足够的信任,每一次的商务谈判,夏侯阳必须参与。

见过了夏侯阳在商务谈判中的一丝不苟,认识了夏侯阳在商务谈判中的举重若轻,唐逸风由衷地欣喜。从正式商谈合作的时候起,唐逸风总称呼夏侯阳为“夏侯首席”。

当然,“夏侯首席”并不仅仅是一个称呼,而是包含着唐逸风的信任和重托。

经过了一轮又一轮的谈判,双方敲定了正式签约的时间。签约时间既考虑了双方合约已无重大原则性分歧的进展情况,又考虑了双方大领导出席签约仪式的日程安排。

因为双方的大领导都将出席签约仪式,无庸讳言,江南电视台与京城大都融合公司关于山河卫视频道合作正式签约的那个晚上,对江南电视台而言,一定是个美好的夜晚。

可这个夜晚却来之不易。

那一天的下午,大都融合公司的要员已空降江南,江南的要员也将准时出席晚上的签约仪式,而双方的谈判仍然处在胶着状态。夏侯阳依然对合同的几个条款不肯点头放过,他要保证江南电视台对新山河卫视传播公司的掌控,同时又不能让江南电视台承受过于苛刻的违约责任,为此,他必须据理力争。但大都融合公司是出资方,掏出了大把大把的钱担心合同不能全部履行,因此,也不愿意退让。

已经是下午4点了,为打破僵局,只好暂停商谈,各自先商议一下。

秦亦讯下午去张罗晚上签约仪式的事情了,夏侯阳是孤军奋战。走出谈判的会议室来到酒店的大堂,他给唐逸风打了电话,汇报了下午谈判的情况。

唐逸风问:“你说的这几个问题很重要吗?”

“我认为很重要,不然,我就不会给您打电话。”

“你是首席,你说不能签,我们就不签,谁来我们也不签。你在大厅里等我,我一会儿就到。”

其实,身为首席很沉重,不能得过且过,不能退一退,也不能松一松;其实,身为首席又很欣慰,重任给了你,信任也给了你。

有了唐逸风的这份镇定和沉稳,夏侯阳松了一口气,不为别的,只因在两个多小时以后,政府要员就要出席签约仪式,而这时的唐逸风想到的并不是什么政绩工程,而是一份严谨的商务合作合同。

唐逸风很快到了酒店,拍了拍夏侯阳的肩,便一起走进谈判的会议室。

时间不停步,这时,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唐逸风的身上。

而唐逸风却轻轻松松地环视了一下在座的各位,不急不躁地说:“各位都辛苦了,本台长很是感谢!但合同的商谈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儿,有争议和分歧就慢慢谈。大家不用着急,今晚签不了还有明天,明天签不了还有后天,什么时候谈妥了,我们就什么时候签……”

唐逸风的睿智推动了合同的商谈,结果是大都融合公司做了最后的让步。至于是不是原则性的让步已经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必须让他们的要员得到一份能够签字的增资合同。

晚上的签约仪式如期举行,双方皆大欢喜,场面喜庆热烈。

就在签约的时候,大都融合公司的首席谈判代表提了一个小小的要求:即将在《增资合同》上盖章的是他们集团公司旗下的上市公司,由于没有经过股东大会,希望合同签署后双方能够暂时保密。

而江南政府要员在与大都融合公司举起酒杯庆贺时,却哈哈笑着一语道破天机:“你们又要拿着我们的山河卫视去圈股民的钱了吧?!”

果不其然。

第二天的早上,大都融合公司旗下上市公司的股票在混沌的股市中抬头上扬……

签完合同后,夏侯阳回到京城。

仅仅十多天以后,江南电视台与大都融合公司的合作就戛然而止。随着出席签字仪式的政府要员奉调进京,一度热情似火的大都融合公司迅速失去了对山河卫视频道的激情,悄然退出了与江南电视台的合作。条件是,已经支付的两千万元人民币作为江南电视台的暂借款,并且是没有固定期限的暂借款供江南电视台使用。

虽说两个多月艰苦的商谈所签署的合同尚未履行就搁浅,但江南电视台得到了宝贵的两千万的周转资金。在江南电视台最最困难的日子里,两千万也是至关重要的。没有这两千万,山河卫视频道怎么活?没有这两千万,江南电视台怎么活?没有这两千万,江南电视台千余人的工资怎么开?要是不能开工资,谁还能安心工作?

最最重要的是,这两千万为江南电视台赢得了喘息的时间。

但是,对于江南电视台,对于江南电视台山河卫视频道,对于江南电视台的千余人的开支而言,仅仅两千万是远远不够的,唐逸风不得不为此东奔西走。

其实,在大都融合公司退出合作后,很快就有数家大公司接二连三地对江南电视台眉来眼去,山河卫视频道毕竟是国内少有的专业频道。从这一点上说,江南电视台不缺少合作者,毕竟中国电视业也是具有浓重的中国特色的,广电的体制决定了它的属性。电视传媒是属于垄断的,有垄断就有垄断利润。大都融合公司的退出,只能说明大都融合公司没有看透电视产业垄断利润的实现渠道。

但也有人说,大都融合公司与江南电视台关于山河卫视频道的合作,仅仅是其在江南投资的战略性布局,出乎其意外的是,江南政府大员的人事变动改变了大都融合公司在江南投资的初衷。

从心里讲,夏侯阳很为大都融合公司的退出而惋惜。因为在国内,若不在广电体制内,就算你再有钱,你也不可能申办一个电视频道,更不可能申办一个电视台,这就像门里门外。而国内电视台很多,电视频道更多,但电视传媒的资本市场却还是一片处女地。要开垦这片肥沃的处女地,就需要门里和门外、资源和资本的融合。夏侯阳原以为大都融合公司会在与江南电视台的合作中,借助山河卫视频道,撬开中国电视传媒的资本市场,可遗憾的是,大都融合公司却转身而退。

大都融合公司转身而退后,接二连三希望与江南电视台合作的四五家京城大公司却没有一家能让唐逸风感到称心如意,因为虽然这些公司各有各的优势,但始终没有一家公司可以出到大都融合公司所出的价钱,这是无论如何不能让唐逸风接受的。

就在几家公司对江南电视台一边频送秋波,一边又讨价还价的时候,有一家公司却直截了当地投怀送抱,这就是吴秋林的中影中万公司。

中影中万公司虽说是民营的,但这家民营的传媒公司也有它拿得出手的业绩,众多电视剧和电影的推出给千千万万的电视观众留下过或深或浅的印象。

据吴秋林自己介绍,他是国内最大的民营影视公司。

当然,民营公司也没有什么低人一等的,何况,吴秋林也说了,他的中影中万公司也不全是民营,而是和国内一所重点大学合作的。还有更重要的一点是,吴秋林同意接受大都融合公司一样的合作对价,大都融合公司曾经接受的条件他都可以接受。

这些都是令唐逸风心动并最终合作的重要因素。

不过,公开的秘密是,中影中万公司的另一方投资人——京城一所著名的大学,在合资的中影中万公司中并没有实际的投资,或许大学的牌子就是吴秋林所看中的资源。就冲这一点来说,现实中的吴秋林似乎并不像他说的那样,民营公司也是一样的理直气壮,相反,他自己大概也觉得民营公司仍然不够体面,不然,他没有必要和一个只出名而不出钱的投资人合作成立中影中万公司,因为他是一个影视投资人,而不是一个教育慈善家。

但不管吴秋林的中影中万公司是民营公司也罢,与知名大学合资成立的公司也罢,吴秋林终究是个人物,而且还是一个不一般的人物。在与江南电视台签署以增资、合作对价为主要内容的《合作合同》之后,吴秋林没有急于与江南电视台签署相关的系列合同,如合作合同实施细则、山河卫视频道广告经营代理合同等,而是不急不躁,像没事儿似的把江南电视台搁在一边。

签了合同,付了两千万的定金,可吴秋林却似闲庭信步,不急于合作,又不急于张罗,就像占了一个茅坑,只蹲着不使劲儿。

吴秋林让人猜。

只是没有人能猜透。

就在江南电视台等着与吴秋林的中影中万公司商谈上述系列合同时,吴秋林却在争分夺秒,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经过一阵秘而不宣的运作后,赶在他的中影中万公司增资江南电视台的新山河卫视传播公司之前,首先实现了国有大型集团公司——天荣保润公司对中影中万公司的增资。

这就是吴秋林的本事,不仅敢想,而且敢为天下先,且有老鼠搬大象般的气魄!

在京城,天荣保润公司可不是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而是如雷贯耳、与大都融合公司并驾齐驱的大型国有集团公司。

江南电视台阴差阳错失去了与大都融合公司的合作,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与吴秋林的中影中万公司合作。而令人惊愕不已的是,吴秋林的中影中万公司却拉来了名声显赫的天荣保润公司。

至此,关于山河卫视频道的合作,实际上成了江南电视台与天荣保润公司的合作,前者拿出来的是山河卫视频道资源,后者拿出来的是大把大把的钱。

商海犹如魔方,亦如浮云,瞬间变化莫测。

这是一阵令人眼花缭乱的公司重组。

在这阵令人眼花缭乱的公司重组中,有一个人如同凤凰涅槃,浴火重生,这个人就是吴秋林。(未完待续)

电视门》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都市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电视门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