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生活 > 男备胎苏炸天际[快穿] > 第15章 少帅你不懂爱(九)

第15章 少帅你不懂爱(九)

虽然代价十分惨重,但“绥中战役”在中华近代史上的意义极大,它拖缓了倭人南下的势头,三个月灭亡华夏的既定政策更是痴人做梦。南京政府也得以暂时缓了口气。

对于英勇抗敌的东北军,全国各界报以热烈的声援。各地民众纷纷组织团体,送来慰问信、慰劳品;京津冀以及东三省的学生组织战地服务团,到前线救护伤员、运送弹药;当地居民为部队送水、送饭,搬运军用物资……

第二天,报纸上的一封报道引起了商界的轰动——《沈家米粉公司为东北军捐机》。

第三天,委员长致电北平将领,命其“固守勿退”,“协助东北军,不可失守”。

第三天,南京政府的在全国发表电报,“再没有妥协的机会,如果放弃尺寸土地与主权,便是中华民族的千古罪人。”

第四天,四大家族也纷纷捐机捐物,援助东北以及北平。紧跟着,各地的国商人、工会纷纷效仿,登报号召“抵制日货,为国捐机!”

为东北军捐送物资的企业以及其门下的店铺,都会在匾牌上插上东北军的军旗,以此来表示其资助北方抗战,而这样,民众会更加愿意买他们的账,生意也因此会变得格外好。后人在研究民国的商业时,把这种形式当做中国最早出现的冠名活动。

1世纪高中的历史书中如是写道:

“在东北军阀首领方昀的第三方斡旋下,我党以民族利益为重,毅然捐弃前嫌,最终促成了抗倭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为抗倭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持久的战争因此进入了胶着状态。日寇的既定计划迟迟不得实施,扶桑国内也反战情绪高涨。”

“141年8月3号,东北军首次投入使用自制的轰炸机,在扶桑国内的几处军备制造厂投下炸弹,又在其首都投下千万张战争照片和日记。扶桑举国哗然,进步人士组织游·行,民众纷纷响应,反对继续进行对外的侵略战争。”

“全世界对于东北军的人道主义行为给予充分肯定,不少国际人士纷纷赶赴华国,援助抗战。”

“从此,抗战迎来了至关重要的转折点。”

后来,随着美帝和苏俄的投入战争,日寇最终内外夹击,选择投降。

华夏一统,已经只是时间的问题了。

而众望所归的方昀,却在这时消失在了人们的视野里。

有人猜测,其前往美帝进行谈判时,私人飞机被倭人做了手脚,因而在高空失事。

又有人猜测,其预感到抗战后的国内战争,不忍看手足为敌,移民海外,从此隐姓埋名。

而民间广为流传的另一种说法是,因其功德无量,上天感其英勇为国,收其为神因而位列仙班。

然而,无论哪一种都无从考证了,这也成了中华民族史上十大未解之谜之一。

******

“你在看什么。”

坐在草坪上看书的女大学生抬起头,看了自己的室友一眼,笑着道:“学累了,出来看会儿小说。”

问话的女孩长得娇小可,亲昵地靠着对方,顺势在旁边坐了下来,好气地拿过她手上的书看了眼封面,惊讶道:“《他与她与她》?天哪!我们家的大才女也在看这个啊!”

“最近在学中华史,对这位元帅很是佩服,才借了这本书来看看。”她伸了伸懒腰,对室友的大惊小怪有点奇怪。

“你知道吗,这本书要被翻拍了!”

长相温柔的女孩疑惑地歪了歪头:“啊,什么意思?”

“其实,187年,也是长达38年之久的两岸隔绝状态被打破的时候,大陆想过要翻拍这位元帅的传记。为此,台湾的著名学者沈眉芯还和国内知名作家萧瑛碰了面,但最终好像说是不了了之了……”这女生对于学习怎么都不肯上心,但只要一说起这种八卦秘辛如数家珍,滔滔不绝。

“这又是为什么?”

“好像是那位巾帼红颜沈先生说了句‘没人演得出他的风采’,然后这事儿被搁置了。”说着,这位娇俏的女生靠上前,满脸坏笑,“不过你说,这两位情敌见面,场面想必是……”

“少嘴贫,这两位先生都是极其令人尊敬的学者。你的思想怎么一天到晚的尽不正紧呢!”

女生只好吐了吐舌头,“您最正经,中文系校花!”

她躺**,拧亮了床头台灯,打开那本精装的书籍。聚精会神地翻看着里面的一些旧照,书里很大一部分都是沈眉芯先生在抗战时期的日记剪影,发黄的印花纸页上,还能看得出字迹的清秀,她用手缓缓摩挲过一行行模糊的文字。

她竭力辨认对方的字迹,那段历史这样,仿佛跨越时间洪流,一帧一画地在她眼前生动地演了起来。

那个铁骨铮铮自强不息的年代……

合上书,熄了灯,她心里却久久不能平静。日记的最后一页上只写了一句,行书却力透纸背——

一见他,自此再容不下世间其他男子!

她突然想起白天所看的萧瑛回忆录,记者问到她对元帅的情感时,她回答道:“我这一生最大的幸运是遇见了他,这也成了我最大的遗憾。”影片里的女人温婉地笑着,虽已经七十多岁但自有一番书香韵味,气质也十分淡雅,一点都看不出当年革命人士的锋芒。

她躺进被窝,喃喃道:“这究竟是怎样的一个男人呢……”

能带领这两位优秀女性走上了革命的道路,也让她们心甘情愿地等了他一生……

第二天课上,刚好在讲这一段中华抗战史。

教授没讲多久,一位男生举起了手:“教授,我查了数据,当时南京政府的兵力是东北军的十几倍,为何他们并没有施加压力,或者说采取非常措施?”

讲台上的教授胸有成竹地一笑:“用当时这位手段狠厉却又心胸坚毅的委员长的话来回答你吧,他说‘杀一人而天下失’。”

50多人的教室一下子变地安静,他看学生们一脸陷入沉思的样子,笑了笑:“当然,这都是后人传言,无从考证啦。你们试卷上可别这样回答,不管怎么说,方天煜将军的从中调节也是功不可没的。所以他才没能成为下一届的台湾领导人呀,你们说是不是很有道理?”

“诶~”学生们都哄笑起来。

下课了,那位女生拉住自己的室友,认真地说:“我请你去喝奶茶吧,你再和我讲讲两位先生后来的事可好?”

她咧嘴嘿嘿一笑:“这可是找对人了,可你是想要从哪儿讲起啊?”

她被室友给问愣了,一时没能回上话。

室友拉着她的手往奶茶店走,“总不至于要从她们怎么在襁褓里长大开始说吧。”

这个“不学无术”的室友总是耍宝,女生笑着刮了刮她的鼻头,“从136年,少帅奔赴前线那一年开始说吧。”

“136年啊……”她仔细回忆了下,若有所思道,“历史上很有意义的一年呢……”

穿过繁华市区,拐入僻静街巷,一堆简陋的棚房挤在一块儿,路上三三两两的人工作了一天疲惫归家,脸上却都是乱世里很难见到的安定神情。

三五个衣着朴素却意外整洁的小孩子本在做游戏,发现了这几个生面孔,聚到离她们不远的地方好奇地打量着。

沈眉芯从口袋里掏出几块方糖,俯身递给那些孩子。

他们互相看了看,推着一个个头较大的男孩上前接过,这才脆生生地齐声喊了句:“谢谢姐姐。”

叫完后大孩子脸一红,带着后面几个孩子哄笑着跑开了。

看着孩子跑远,她笑了笑对身边的同学讲:“难得在这样的世道里,家里还能把下一代教育得这样好。”

那个同学赞同地点了点头:“也幸亏他们是逃到了奉天,至少还有方家在照拂,那些外面的人还不知道苦成什么样了。”

沈眉芯一怔,“现在在打理方家的,是萧瑛吗……”

“是啊,连督军夫人都到了前线……只是这偌大一个中华,受战乱而流离失所的家庭何止千千万万个,凭一个方家做些善事,还是远远不够啊。”

沈眉芯莞尔一笑,低头将手插·进大衣口袋,“是啊,得教他们自己站起来,才能从根本上改变这个民族的命运!”

另一个女学生走过来挽了两人的手,“所以才要跟你一起去做演讲,给大伙儿传播进步思想嘛!快点走啦,不然等弄完天都要暗了……”

“这样,沈眉芯致力于到各地演讲,激发民众的国热情以及传播进步思想。而萧瑛,在后方打理方家家产,继续捐款布施;另一边还整理方昀从前线发来的观点文章,将其发表到报刊杂志上……”

“那后来呢?”

室友喝了口奶茶,继续讲:“后来方昀元帅的突然消失,使得东北军群龙无首,方天煜名义上接手了这支军队,实际上却并没有将其投入事后的内战。14年,方天煜、白月继以及沈家等奉天的大资产阶级怕受牵连,和南京政府一同退守台湾。”

“你漏讲了一点,今天教授特意还提到了,在海峡两岸,方昀元帅都是受百姓尊敬的开国元帅,在1年解决两岸事务性商谈中,双方还特意的谈到了这一点。”被称作中文系校花的女子戳了戳对方的额头,“你这样没正行的,期末要怎么考呀!”

“嘿嘿,不是还有你嘛~”她讨好般挽住对方的手,“不过你也漏讲了一点。”

“什么?”

“可惜的是,这位年少成名的元帅未曾娶妻,因而也没有什么后人。只剩下那么一两段风流佳话,留于后人回味……”

两个女孩手挽着手走远了,洋溢着青春的笑声也渐渐飘远。那个年代已经很遥远了,只余下了一些只言片语,却能给这些新时代的后人带来无限畅想。

只是两人都不会知晓,国将领方天煜与其妻子白月继一生相敬如宾,世人都艳羡他们平淡却美满的婚姻。但也只有他俩心知肚明——故人不在,情亦随逝……

******

突然天旋地转,方昀眼前一黑,进入了一个数据化的异空间。

“主线任务【乱世佳人之歌女的幸福】,评定结果为“失败”;支线任务【乱世佳人之女学生的幸福】,评定结果为“失败”。由于宿主试图扭转历史进程,作为警告,强制进入下一个惩罚世界。十秒倒数后开始传送,10、、8、7……”

在方昀的身体变成一组数据前,他闭上了眼,眼角流出了一滴热泪,留在了身下这一片——145年的黄土中……(83中文 .83.)

男备胎苏炸天际[快穿]》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都市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男备胎苏炸天际[快穿]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