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人皇印 > 第八十一章:僖宗的苦恼

第八十一章:僖宗的苦恼

巴蜀自秦国蜀守李冰父子修建都江堰以来就被称为是天府之国,偌大的成都平原养育着千千万万的子民。这里虽然不是任何的政治经济中心,但是其富庶程度绝对不会亚于江南之地。在唐朝末期更是有了“扬一益二”的说法。益就是古时候成都的简称,由此可见,成都确实是个好地方。不仅经济发达,而且更是历朝历代皇帝避难的首选,比如唐玄宗李隆基,在安史之乱时就曾经逃到成都避难。现在,唐僖宗步了他祖父的后尘,也是避难于此。

成都城外十里处,一座巨大的行宫座落在这里。之所以不建设在成都城中,完全是因为这座行宫太大,城里没那么大的地方容纳下这座行宫。更不会因为说在城外就行走不便,相反的,从成都城出来,有一条宽达三丈的官道,直达程度城东门,就算是同时容纳几架马车并行也丝毫不会觉得拥挤。这样大的一座行宫,不是自古就有的,而是几年前僖宗因为黄巢攻进长安后逃难于此现时造的,用时不到三个月,却也十分的精巧,不会因为铸造时间短的问题而显得粗糙。

正座行宫外围并没庭院可言,官道一旁,延伸出一条小路,小路的尽头就是行宫的正门。行宫的背后,是一块极大的平原,上面生长着各种适合在西南之地生长的植物,虽然不像皇家园林那样经过修饰,布局也不是那么的整齐,可是杂乱反而显出另外一种野性的美,极目远眺,倒也别有一番风味。

行宫的内部,布局倒是十分的规矩,除了正中一座主殿之外,呈辐射状朝四周建造了四座可以入驻的偏殿。不要因为说是偏殿就觉得小,实际上,单单是主殿加上四座偏殿就居住了不下千人。这里住的毕竟是皇帝,一应服侍伺候的下人是少不了的,三千佳丽更是少不了的。

往远处看,这座行宫屋顶完全由琉璃瓦铺成,屋檐之上,分别雕铸了四条形态栩栩如生的土龙,以作皇帝下榻的象征。墙面由红漆铺成,只是红漆之上却不知用了什么材料,竟然隐隐往外透着金光。朱红色的大门外两根雕龙画凤的梁柱矗立在那里,大门的两把拉手上,用凶口大张的狮头形象以作装饰,狮口中含着两颗极大的夜明珠,也不怕被人偷了去。行宫内,五步一楼阁,十步一亭台。殿中的柱子上,更是用纯金雕铸了无数的巨龙,那些巨龙口中,眼珠,乃至是龙爪上都有各种宝石以作点缀,正殿的龙椅上,更是被各种宝石光芒点缀得足以刺伤人的眼睛。总之一应物事,极尽奢华和浪费。

整座行宫分为两层,一二层的交接处,有往外延伸的走道。西面,为了让僖宗能更好的观赏大平原上的景色,特别的设计出一块空地延伸了出去,下面用十数根丈许粗的大柱子作为支撑。平日里没事情,僖宗可在这上面休憩乃至玩耍,根本不需要出行宫。只这一块空地,便能满足僖宗的需求。

此刻,这里摆放着一张略微小巧的龙椅,僖宗就坐在上面,龙椅后,站着三个人, 左边一个太监打扮,时不时眉开眼笑的凑到僖宗的耳旁,轻轻的说上几句,僖宗听罢每每都能高兴的笑上几声。右边站着两个大臣打扮的人,但看上去两人的年纪都不大,似乎都只有二十多岁,应该是僖宗的宠臣不错。僖宗的前面,一伙打扮极为妖艳的女子正在跳舞,两旁有十来个人抚琴助兴,正中的女子跳的,正是当时巴蜀流传久远的小脚舞,在三国时期就名扬中原。

僖宗身后的两个宠臣原本极有趣味的盯着跳舞的女子看,正是心情大好。哪知原本还专注于表演的僖宗突然拍了拍手,没精打采的说道:“都下去吧都下去吧,都看了多少遍了,早就没什么意思了。”僖宗话一出口,站在他身后的太监就严厉的朝着那些表演的女子一扭头。那些女子停了下来,朝着僖宗的方向一欠身,快速的顺着走道退走了。

“阿父,你去准备今晚的节目吧,赌鹅就不必了,我也玩腻了,你看看能不能找点新花样,总不能每天都拿那些玩过千八百遍的东西来给我玩,玩多了也是会无聊的。”僖宗扭头跟身后的太监说道。说完之后,又朝右边的两个人说道:“莫爱卿也随阿父去找些新花样吧,牧之你留下来,陪我说说话。”

那个太监跟莫爱卿很有深意的看了一眼僖宗口中的牧之,这才说道:“是,陛下早些回寝宫休息,如今风大了,不要受凉了。”说完之后,两人朝僖宗作了一辑,退了下去。

被僖宗喊作牧之的那人脸庞有些刚毅,眼里闪动着年轻俊彦才有的神光,显然是少年得志的表现。作为僖宗的宠臣,说他少年得志不为过。可是这样一个少年得志,身强力壮的人站在那却往外透着一股子沧桑的气息,那是一种经历过生死或者遭遇过大变故的人才会有的气息。他没有说话,只是跟僖宗一样,远眺眼前平原上的景色。

良久之后,僖宗轻轻叹了一口气。若是刚才那个太监还在这里,心里一定会打鼓,何以平日里嬉皮笑脸只知道玩乐的僖宗会发出这样一声叹息。这叹息声中,充满了不甘与无奈。牧之也是一怔,深深的看了一眼僖宗。看得出来他有话要说,但最终还是没有说出口。“牧之,你觉得眼前的景色怎么样?”僖宗幽幽的问。

“陛下怎么会这样问?眼前的景色虽然不像皇宫禁苑之中那样修整,那般错落有致,赏心悦目。但随意的花草生长无形中也有那么一点韵味,杂乱之中,透着狂野。以我看来,这样的景致虽然比不上人造的园林,但也绝不会差,应该说还是很美的。”僖宗问完之后,牧之又看了看眼前的景色,回答道。

看了一眼牧之,僖宗再叹一声:“不错,此处景致确实不错,但始终不是自己的家,心里总有点不是滋味。”苦笑了一声,僖宗再说道:“想太宗皇帝,玄宗皇帝,镇服四夷,天下归一。大唐境内,哪处不是繁荣昌盛,百姓夜不闭户也不怕外人入室偷盗,可到了我这里,却是。。。”再次苦笑,僖宗接着说道:“三年前黄巢攻破长安,想我大唐百万雄狮,却挡不住他区区一个黄巢,可笑,实在是可笑。身为真命天子的我,竟然如丧家之犬一般仓惶逃到成都来,可笑,真的是可笑。。。”僖宗令人心酸笑声传出了老远。

“陛下,玄宗皇帝晚年也层出逃,陛下不必太过挂怀。”牧之安慰道。

“对,说得对。玄宗皇帝晚年也曾出逃,可他毕竟开创了开元盛世,于史书上,也能留下辉煌的一笔。可我。。。可我自从即位以来,却是整天只知道玩乐,于朝政不管不顾,这才酿成了黄巢之乱。原来年纪小也就罢了,可如今我也大了,却也知道自己的庸碌之处,想必后世在评价我的时候,嘿嘿,应该是难看得很吧?”僖宗这话虽然是笑着讲的,可是说话的口气,却是说不出的悲凉。此刻的他,竟然也有些沧桑的感觉,让人看了忍不住心疼。

“陛下多虑了。陛下如今正值壮年,想要有所作为还是来得及的。玄宗皇帝早年政治清明,后期才渐渐的衰落。陛下早年享乐,后期便能清明,这样一来,后世议论时就会拿陛下跟玄宗皇帝作比,岂不是妙事?”牧之说着,还有几分玩笑的意味。不过牧之说的倒是实话。僖宗早年只知道享乐,现在开始专心朝政,还是来得及的。

“牧之,话虽如此,可你说现在我能怎么办?被黄巢赶出了长安,我还能有什么作为?难道你不知道,如今黄巢在长安自立为皇,建号大齐,我还去哪里有所作为?”

“陛下,不要这么说。黄巢小儿不过是一届莽夫,虽然读过几年书,但是却连功名都不曾考取,如今他虽然占据了长安。可是天下的百姓们可都长着眼睛哩。横征暴敛,对部下不加管教,任由他们骚扰百姓,比起陛下来,黄巢也好不到哪里去。更何况我大唐根基仍在,各路节度使仍然唯陛下马首是瞻。擒杀黄巢,夺回长安,重掌天下不过是时间问题,到时,陛下大可励精图治,在开创一个盛世也不是什么难事。”听僖宗如此失落,牧之也安慰了他一番。

“牧之不必在安慰我。我们也不用自己骗自己。各路节度使唯我马首是瞻?要真是如此,黄巢也不至于攻破长安,我也不至于逃难到此。那些节度使,不过是一群见风使舵的狗贼而已,枉我李家如此重用他们,到头来却是狼子野心,一群小人。”话到最后,僖宗已经有些怨恨。

“陛下。。。”还想在说点什么安慰一下僖宗,可牧之突然发现,事实就如僖宗自己所说,再说些安慰的话也只是假话而已。但马上转过话头:“陛下还有我们这些臣子。”

“臣子?哼哼,如今江山破碎,除了你和莫爱卿几个少数亲近的臣子之外,哪一个不是结党营私?朋党之争,我虽然贪图玩乐,可心里还是清楚的。”顿了一顿,僖宗 再次长叹:“有心无力,真个是有心无力啊。我虽然有重整山河的想法,可山河早已不为我所掌啊。。。”

ps:今天的第二章送上,各位读者弟兄,把你们的鲜花都送给闺男吧。。。记得评论,一定加精(未完待续)

人皇印》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穿越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人皇印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