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家天下 > 第五十五章:白虎跳山

第五十五章:白虎跳山

日头西斜。靖港八街四巷仍是一片繁忙。靖港是方圆数百里地面的货物集散地,工商业十分发达。加上太平军正在推行各项改革,衙门官差来往如鲫,更是搅动得地面上人气喧腾。

张遂谋来往军营与镇上,跑前跑后忙了一天,至此才能喘息一下。他看了看天色,信步迈入一间酒楼。他让随从在底楼大堂用餐,自己进了二楼包厢,吩咐道:“随便上几个菜!来一壶米酒!”www.hahawx.net

太平军是禁酒的。这条禁令其实好没来由。摩西十诫中并无禁酒的条款,只是洪秀全讨厌喝酒。他在《原道救世歌》里写道:即如好酒亦非正,成家宜戒败家汤。请观桀纣君天下,铁桶江山为酒亡。所以秉承其意,太平军颁了酒禁。

但这种禁令只能禁住人物。到了张遂谋的级别,私下呷两口谁管得着。只是太平军军令尚严,张遂谋倒也不好公开纵饮。所以喝酒时总是独自一人。部属亲随对此也是心领神会。毕竟要注意影响嘛!

没一会儿,酒菜都已上齐,搭着白毛巾的二殷勤的道:“客官慢用。二给您斟酒。”

张遂谋威严的头。他眼光往下一扫,看到二打了一个“安全”的手势,他立即低声道:“通知所有人手,‘折翼计划’准备启动!”

二吃惊道:“这么快?是否早了?”

张遂谋叹道:“那子确实有才,我也想跟他多学几招。但前天夜里的变故给我提了醒,夜长则梦多。天下之大,势力之众,觊觎这块肥肉者不知还有多少。光是徐简自己,我就怕他滴水沾身便化龙。一旦到了湘*阴开府,那便有如龙归大海。即使咱们控制住翼王,也未必能奈何得了他!”

二了头,沉声道:“然则计将安出?”

张遂谋身子不动,一边饮酒吃菜,一边用贴近身旁才能听清的声调道:“咱们的优势,是经营多年,军中有不少自己人。可惜职位都不够高。必须用一位石家子弟在前面,才能让局面顺利过渡。我着意翼贵叔石龙泉。他的辈分高,与我也有旧交情。为确保他上位,则石祥祯必除……”

数刻钟后,张遂谋酒足饭饱,看看天色也已黑了。他下楼招呼一声,众亲随簇拥着他呼啸而去。

*********************************************************

军营帅帐内,石达开正秉烛夜读。这个大帐用牛皮制成,内部足可容纳三四百人聚会。中间用帷幕分隔,就象一座型宫殿。但帐中陈设极为简朴,找不到一样奢侈的东西。

起兵以来,石达开一贯以俭约自持,自奉菲薄。不管是天性如此,还是出于策略需要,从客观角度,都不得不此人颇有可取。

此刻他正坐在一张杌子上,就着烛光在读《旧唐书》的李密传。此传篇幅不很长,石达开一口气读完,忍不住又取过一部《资治通鉴》,找出涉及李密的部分。

他一边读,一边忍不住叹息。李密跟他太有共鸣。两人都饱读兵书,志在纵横。一旦大军在握,立时便可叱咤风云。可惜李密做事虎头蛇尾,连续犯下多个大错。致使其霸业不终。

其实即使被王世充以诡计打败,李密仍有部众数万,忠心耿耿的大将王伯当随侍身旁,徐世绩为其保有黎*阳重地。大河南北数十座城池、上百员战将,不肯降王世充的为数尚多。要是有王世充屡败屡战的一半斗志,招合余烬从头再来,再怎么着也比当初向翟让借兵时强胜许多。可惜李密文人气重,居然丧失斗志,直接降了李渊父子。以他的身份,最终结局早可注定!

联系到天国政局,石达开陷入深思。借力于徐简来打开局面,石达开自认为是一招妙棋。对于徐简其人,石达开早已布置了严密监控,只要稍有异动,立刻便能下手除之。石达开相信徐简也已看出他的自立意图。正因如此,徐简没理由不卖力干活。分化太平军才符合楚国利益!石达开现在费神的,却是届时打什么名义来自处。

徐简对拜上帝教教义的新解,令他实有振聋发聩之感。手下的教内老弟兄,尤其是杨秀清塞给他那部分,要顺利转化可能不容易。但是一来震以兵威,二来许以富贵,至少还能约束得住。而辖境中新征的兵员官吏,只消从一开始就用“徐氏教义”进行洗*脑,完全可在保留旧体系的前提下割断与洪杨之联系。毕竟石达开从实践中充分认识到,以神性加诸自身,对于强化权威大有裨益。拜上帝教不能轻易抛弃!如果彻底世俗化,别的不,光是拥有徐简这类能人的楚国,自己应付得了吗?

石达开对李密传细读再三,最后看到李密结局。李密归唐后,被李渊反复折辱,羞恨下怀念起威风自在的生涯。不由产生脱唐之心。当时消息已经明朗,李密的河*南旧部还有许多忠心之士。李密带了几千人马,打算逃过堵截会合旧部。哪知使的声东击西伎俩被唐将盛彦师看穿,埋伏人马中途伏击。李密猝不及防,被其一战斩杀。

看到这里,石达开沉思良久。他仔细翻检了几部史书。发现灭掉李密的盛彦师极不起眼,只不过是唐将中的无名辈。此前并无骄人战绩,完全凭借斩杀李密晋封国公,从此开始受重用。可是之后领军征讨徐圆朗,居然几下子就兵败被抓。好在为人还有原则,坚持不肯投降。可是徐圆朗叛乱被平后,盛彦师却莫名其妙被李氏赐死。看到这里,石达开脸上现出沉吟之色。良久他若有所得,以掌击案道:“何其毒哉!李密死得冤枉!”

以石达开的学识阅历,通盘一想,事情便已明了。李密入唐后,李渊先是百般羞辱,激起他的反心。然后突然同意放他出关招揽旧部,还将大将王伯当配还给他。这个已经极不符合逻辑。对李密这样的人,你要收心就绝不可有意污辱。百般轻蔑之后,居然又放他出山,李渊除非是脑子进水!

可等李密到了唐国边境,李渊突然又招他回去。到了这个地步,李密必定是打死不回头了。当时旧部张善相离他不远。李密就使了声东击西计,号称要前往洛州,实际却是趋向襄城靠拢张善相。唐将右翊卫将军史万宝负有阻截责任,当时愁得不行。并不以军略见长的盛彦师却轻松自在,吹牛李密怕啥,老子几千人马就搞死他!

盛彦师跟李密的级别相差太远,史万宝根本不信他的吹嘘,想问清他的对策,盛彦师却装神弄鬼语焉不详。其后李密的行军路线果然被他捕捉到。盛彦师借势设伏,将两大枭雄(李密、王伯当)一举铲除。

要是其后他名声鹊起,继续干掉种种大牌,石达开倒能相信这事只是意外。李密实在是倒霉到喝水也塞牙,在不恰当的时间遇上了不恰当的对手。可是盛彦师之前和之后的表现,离能干掉李密的水准相差极远。所以石达开已可断定,真正的问题必然出在李密身边。李渊肯放李密走,显然已准备充分,往他身边塞入了大票细作。这样李密的行踪就等于曝于阳光之下。李渊不过是设局杀人。盛彦师必定禀承了密令。有情报还有内应,趁对手不备斩杀之,穿了一钱不值。李密绝非输给盛彦师,而是亡于老谋深算的李渊之手!

想到深处,石达开禁不住起身而叹。李密当初杀老伙计翟让,细节上也是精妙之极了。可是从道义的角度,却可以是完败。李渊才是政治谋杀的级高手。观其设局精妙绝伦。杀了人不但不担骂名,顺带着还阴了对方一把。看吧,俺心胸如海,对你李密可算是仁至义尽。我甚至肯放你出山。只不过有事没交待完,让你回来再吩咐几句,你却违令而逃。我杀你,义正辞严了吧!看你这王八蛋,惶惶然如丧家之犬,使了雕虫技,居然被我手下一个杂牌将领识穿,三两下就砍了脑袋。你李密之不成材,我李渊之天命所归百灵呵护,岂非不证自明!

石达开来回踱步,越细品越觉李渊老辣。从此事上足以看出,李渊成功绝非侥幸。他将局面牢牢握于掌中,又步步紧扣道义,示人以王道之风。李密则最多算个霸才,在运筹的时候过于功利,只看到眼前的得失,不计长远的影响。

当初翟让不是不能杀,可是杀人之道如沙似海,李密偏偏选择最蠢的一种——将翟让骗进自己的帐里,当面杀掉。实际上只消稍稍变化一下。比如找个隋朝降将,设局让翟让狠狠搞他,激起他的愤怒。私下再予以暧昧示意,让他觉得李密支持他杀人。然后制造时机,将矛盾彻底激发,暗中让亲信将翟让与部属隔开,让那人趁乱杀之。事后立刻翻脸,断然惩凶治罪。对翟让封赠厚葬。一边将其旧部收权处置,一边将他的子侄以高官厚禄安养起来,那就一后患都不会有。而要不是火并翟让种下与部属相互猜忌的种子,败于王世充后局面就不至于一下子那么坏。李密也不会因担心部属不忠诚而丧失斗志,丢下丰厚的资源前去投奔李渊。

从这个角度去看,李密又死得不冤。本是王辅才,怎可自登台。雄霸天下这幕戏,以李密的修为还不够资格去唱!

家天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穿越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家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