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家天下 > 第142章:东王论道

第142章:东王论道

耶元1853年1月19,华夏壬子年腊月十一。太平天国的第一场科举在东王府举行最后的殿试。

殿试的内容很简单,就是每个举子都做诗词一首或者文章一篇,内容可以是歌颂天国,也可以纯是展示才情。然后根据诗文水平排定座次。其中前二甲的人选还要接受东王召见,展示举止风度,并口头对策若干条。其中一甲三名的座次,将由东王亲自排定。

应该,这种方式十分公平。毕竟敢前来应考的,至少也是满清时代专业考科举的人士。次一等的“识字分子”,基本已经被徐相爷搜集起来一骨脑儿充入传教司了。对这些专业人士来,以诗词文章来排座次,比考什么劳什子的教义或者毫无客观标准的策论容易接受得多。

花了两天时间,诗词文章都已做完并且评判完毕。三甲的名次已经出来。到了第三天,东王杨秀清亲临前殿,召见男女科前二甲的举子。

所有新科进士都是上过《天国领袖》、《天国征战史》这两门课的,想到就要见到被吹嘘得神乎其神的东王,不论实际立场如何,众人都难免激动不安。尤其是站在最前排的朱、张、程三人,更是瞪大眼睛要看清这个天国第一权贵。

随着承启官一声呼喝,身着礼服的杨秀清终于从珠帘后走了出来。天国制度,并无“不准仰视尊者”这条,所以众进士一齐抬头看去。只见这个执掌天国的大人物黑瘦硬朗,有些丑陋的面容,目光却深沉得有如大海。一见之下,所有人都有“渊哉博哉,洋洋乎其无涯际”的观感。敬意不免油然而生。

见礼完毕后。杨秀清淡然道:“各位在此关头投效天国,忠心可鉴。富贵权势指rì可期。我天国以教立国,各位进士都将行洗礼成为教徒。rì后神州将成我天人教之天下!现在各位进士逐一上前,来本王座前一辨忠jiān!”

话音未落,程奉璜上前一步,肃然对道:“臣以为东王殿下之言有两处不妥。第一,圣人虽以神道设教,然‘以教治国’前所未闻。恐非圣人正道!第二,东王号称要让众进士至王驾前一辨忠jiān,言下之意,似乎新科进士之中颇有jiān佞,而东王却有办法一眼认出。臣愚以为王者身份至贵,发言切不可荒诞儿戏。臣斗胆请东王收回此言,并对众举子当众致歉!”

这番话一出来,满殿之人顿时鸦雀无声。众人都以为杨秀清必将大发雷霆,哪知他却只笑了一笑,轻轻对这个不怕死的刺头招手道:“程奉璜,你且上前!”

程奉璜昂然不惧,当即阔步走上前去。他敢如此肆无忌惮,其实是经过深思熟虑的。假如杨秀清真有气量,必会觉得他是骨鲠之臣,他就有受到重用的机会。要是反之,大发雷霆甚至将他杀了,则会让士子寒心,给太平天国招揽士人的事业带来极坏影响。所以无论如何,他都是有赚无赔。考虑清楚之后,程奉璜对触怒杨秀清已经毫无惧意。

坦然走到杨秀清身前,程奉璜仰头挺胸直视此子。只听杨秀清惋惜道:“信念坚定,无惧生死,倒也算是一块良材美质。只可惜邪见横胸,始终视我天国为邪,却以满清鞑子为正。见解之颠倒,还有比这更甚的吗?”

还没等程奉璜反应过来,杨秀清将脸一板,厉声斥道:“程奉璜,你既忠于满清,何必假心假意投靠天国?你连鞑子都肯效忠,毁伤发肤易服留辫都能做到,为何就不能真心诚意效忠天国?”

杨秀清双目如电,冷冷的扫过程奉璜,似乎已将其肺腑看个透彻。他的喝声则有如雷震,字字重敲在程奉璜的心头。在其无形威压之下,程奉璜的气势大沮。他面如死灰,突然哇的吐出一口鲜血。随即有如肩上承受千斤重压,整个人被压得慢慢跪了下去。

看到这诡异的一幕,所有人骇得目瞪口呆。虽然《天国领袖》的课程里面,徐简已经用文艺笔法暗示杨不是凡人,但不到现场,没人能够想象得到其人目光之深,威势之足!

杨秀清一声顿喝道:“程奉璜,尔今悔悟否?”

这句话有如当头一棒,将程奉璜竭力提起的抗拒念头完全打散。程奉璜泪流满面,深深的磕头下去道:“学生已知错了!学生一叶障目,居然甘为满清爪牙,幸得殿下一言喝破迷执。如今回头想来,真是惶恐得难以自安。满鞑乃关外野人,打入关来杀我同胞、易我冠服、毁我文教,学生却不辨是非,不知好歹,反要维护满鞑的统治。学生从此诚心服膺东王,再也不会有二心了!”

杨秀清施神术,果然效应如神。他自得的一笑,头道:“很好。迷途知返。儒子可教!今天我亲自收你为徒,补入三十六门生之天罡数。但好事不可让你占全。所以只能给你榜眼头衔。至于今科状元嘛——”

他抬起头来,对着正惊疑不安的张继庚招手道:“张继庚,就是你了!”

“轰”的一声,就象有人在耳边放响一门千斤大将军炮。张继庚惊得整个人完全呆住。

看到他的震惊,杨秀清微微一笑道:“众位千万不要以为我天人教是个骗人的邪教。自本王这个‘大祭酒’以下,若无真材实料,绝无可能居于教中高位!本教的宗旨其实与儒家并无大的差别。儒家认为‘至诚之道可以前知。’所谓‘善必先知之,恶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本王忝为天人教的大祭酒,要是连这‘前知’能力都没有,又如何服众?”

张继庚颤声道:“世上真有如此奇术?”

杨秀清不屑道:“儒家早已失其真传。需知我华夏学术,不论儒、道还是别家,首重的都是心xìng修为之学,而非不值一钱的文章考据。《大学》所谓: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这里讲的全是修为功夫,何尝牵涉到一丝一毫的八股讲章?

后世世风rì下,儒门子弟越来越浅薄虚伪。尤其是蒙元、满鞑两次入侵,不但将我士人气节毁灭无余,学术也早已失其真传。当明代的时候,一代大儒如王阳明尚还气功jīng深,一声长啸可惊动数里。营中静坐可听到敌人前来偷营的声音。试问当世那些狗屁理学名家,有几个能做到这个程度?

王阳明的学术尚且不纯粹,更别现在那些清儒。我正告各位举子,加入我天人教,不单是为子孙后代的富贵。更可得到我华夏学术真传!本王言尽于此,各位当慎思明辨!”

这番话一出,整个大殿顿时完全轰动。这些被天国取中的进士水平可能差一些,但至少也是正牌的读书人,鉴别能力还是有的。杨秀清的东西,尽管一时无力辨别真伪,但听起来已经足够让人激动。

人群中一个足有五六十岁的老儒生激动得泪流满面,喃喃自语道:“夫子尝言:朝闻道,夕死可矣。吾尝疑乎是。今以东王所述妙道证之,信矣!”

他突然走出人群,来到杨秀清身前跪下道:“老儿一辈子都耗费在举业上面,临到老了还是个童生。今天听到东王高论,老儿才知一辈子全白活了。老儿在此伏乞东王收我为徒。若能得闻妙道,老儿虽死无憾!”

家天下》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穿越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家天下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