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次元同人 > 蛮族战皇 > 第50章 奠基始祖

第50章 奠基始祖

公元165年,漠南蒙古的林丹汗之子额哲,在战败后归降***,并献当年元顺帝离开中原时带走的传国玉玺。

介此,漠南蒙古遂被并入后金版图。

这看起来是又一个民族被强势崛起的后金所兼并。

但是这些民族毕竟不是一个草包,那么容易就被一个重新崛起的女真部所能打压的。

历史回溯到**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

这一年,大**除东南沿海倭寇,因王直被明廷将领实施诱杀,而猖狂报复兴起一轮新的劫扰以外,帝国其它地方还算安静。

蒙古一部的图门可汗,于嘉靖三十七年起便开始在辽河一带折腾,但**当时有名将李成梁和戚继光,他们对蒙古人狠打的同时又玩怀柔那一套,所以东北边疆的时局当时并无大的纰漏。

当然,也恰恰在嘉靖三十八年这一年,**建州左卫(今辽宁新宾)的女真奴隶主贵族他失(清人称塔克世)生下一个儿子。

换别人的儿子也不过是全家欢喜一场也就罢了,但是此子不一般,肉头瘪脸,系典型的女真族娃娃。

这孩子生时无异状,哭声不响亮,屋子里面无红光,天空亦不见祥瑞......相反,此小崽子撅着小屁股就尿坑,实属再普通不过。

而恰恰就是这个像肉包子一样的女真娃子,实为大明王朝掘墓人之一。

这孩子不是旁人,正是努尔哈赤。

即日后在中国史上赫然与刘邦、李渊、赵匡胤、忽必烈、朱元璋比肩而立的"清太祖"。

虽然满清立国后,找来一群文学泰斗,杂家学者,头撞到一起编了一堆"清太祖"的历史"神话"。

这些其实都是为了传承炎黄之孙所谓的天命所归,君权神授,附会帝系一族,祖先的"天禀奇异"......

其实如今来看,百分百都是胡编的一番瞎话。

真正有据可考的,是努尔哈赤六世祖猛哥帖木儿,此人乃元末一个万户(所以他名字很蒙)。

大明初建立,他被明廷授与建州卫都指挥使,可以说努尔哈赤一家人,能数代受大明的深恩厚泽。

都是由于从这位蒙古族的女真爷们开始,努尔哈赤一族才得以发迹,日后满清就把他追尊为"兴祖直皇帝"。

事实上在华夏土地上,强势贵族都是一直在占天时地利人和,竭力壮大各自的家族势力,一直力图上位,四方联姻也就是这个道理。

所谓的"门当户对"最早的一种古老习俗,其实就是源于这种基本贵族阶级的横向联姻,纵向求发展的私有制家族经济模式。

但是现实世界,论无产阶级专政的社会,如果讲究"门当户对"的话,那就有点匪夷所思了。

那会是神马格局的"门当户对",亦是难看懂。

其实和无知无识的某些大众来论这些,只能是自己找头上一大堆烂菜叶子的事实,毕竟这些人都不会认同你的观点。

当年的**成化年间,建州三卫势力日益强大,明廷派军在诱杀努尔哈赤五世祖董山后,还纵骑蹂躏,使得建州女真死掉近一千二百人,数百堡垒被摧毁,诸部就此衰落。

俗话说:月满则亏,树大招风。

**政权是不容许建州三卫势力,日益强大,来事实威胁他们的核心集权的。至于会找什么理由和借口来打压,那都不重要,事实与结果才重要。

至努尔哈赤祖父觉昌安这辈,由于家世凋零,他只得与当时女真最强的王杲结姻,为四子塔克世娶王杲长女额穆齐(这两人生下努尔哈赤),又把孙女(其长子礼敦之女)嫁给王杲的长子阿台。

长女额穆齐病死,塔克世娶女真另娶一大酋王台的女儿为妻(努尔哈赤继母)。

但是,王杲与王台有子不共戴天的血仇,而觉昌安、塔克世父子与王台走得很近,常常一起充当**军队鹰犬,清剿对大明三心二意的女真人。

这就是家族矛盾,民族矛盾之下,孕育的一种最终的历史必然性。

万历六年(1578年),**辽东总兵李成梁,率大军平灭不断进攻**边地的女真大酋王杲,当时把他抓起送北京,因为犯上作乱,当凌迟处死。

王杲死后,其子阿台据守古垺城。

建州女真另外一个酋长尼堪外兰与觉昌安、塔克世父子一起,站在明军一边,骗古垺城内的女真同胞投降。

城门打开后,明军纵兵大杀,目的在于彻底诛除这些桀骜不驯的女真蛮子。

觉昌安带儿子塔克世入城,找寻自家嫁与阿台的亲孙女,结果明军看见大辫子脑袋就杀,父子二人也在混乱中,双双被明军误杀。

这也是一种因果报应说。

另外一个可能是,高丽血统的明将李成梁心思阴狠,故意纵兵杀掉觉昌安父子。所以,高丽棒子算计女真棒槌,第一回合稳胜。

**对此次"误杀"自然是表示歉意,就此慰问努尔哈赤,让他袭任建州左卫指挥使,赔偿他三十匹马,又赠三十道敕书(专卖凭据)。

作为家仇在胸,怀有狼子野心的努尔哈赤,毕竟当时翅膀不硬,压抑悲愤与怒火,接受了封职与赔偿。

而"复仇的怒火",肯定一直在胸膛里熊熊燃烧。

万历十年(158年),努尔哈赤以其父祖所遗十三副铠甲起兵,率先灭掉了引明兵围攻阿台的女真酋长尼堪外兰,因为此人一直被认为是杀害努尔哈赤父祖的"真凶"之一。

尼堪外兰被杀,努尔哈赤攻取图伦城。

由此,努尔哈赤开始了他长达三十年的统一女真诸部的战争。

事实上历史赋予了努尔哈赤的三大仇恨,继母的遗弃之恨,家族的被屠戮之恨,民族内部相互攻杀,而激发的彼此仇恨。

因此统一女真,攻陷大明,从此就深埋在努尔哈赤的心里。

其实是历史,用一个纷乱的时代,铸就了一个不平凡的人。

自然,历史在50年后,同样的铸就了一个叫润之的人。(在这里直接提到级别高于县级的领导,会被后台直接封杀)。

自然,国仇,家恨,加上各部族之间的相互攻杀,这就是一个强者励精图治,意图统一的一种欲求。

从大系方面分,女真有建州女真、海西女真与野人女真三大部。当时皆辖属于**的"奴儿干都司"。

建州女真主体聚合于抚顺关以东、鸭绿江以北及长白山南麓。

海西女真主要居于东辽河流域及松花江长游乌拉河、辉发河一带。

野人女真(东海女真)主要散居在长白山北坡,乌苏里江靠海处以及黑龙江中下游一带。

头十年,努尔哈赤势力逐步吃掉了建州女真所有部落。

接下来,古垺山大战,他打败海西女真与蒙古科尔沁部的九部联军,然后乘胜击灭海西女真四部以及东海女真大部,把海西女真最强盛的叶赫部打得失魂落魄。

再后,野人女真的瓦尔喀、库尔哈、萨哈连等部相继降服。

万历四十三年(1615年),北自蒙古嫩江、南至朝鲜鸭绿江,自东海至辽边,皆在努尔哈赤掌握之下。

所以即使是大清王朝的开山立祖的努尔哈赤,他都经营了毕生,经历了大小几十场统一部落的战争,最终才奠定一个国家的坚实基础。

同是漠北一部落,三族女真起干戈。

始祖刀兵秣马还,创业艰难百战多。

宫阙万间始成郭,满汉朝臣相辅佐。

山河得来岂非易,羡煞后宫女眷多。

(《创世始祖》——诗圣秋月018.9.8)

就此来看,一个王朝,一个皇帝的江山,他是历经三世才得以平定,揽阔四海豪雄英杰,才最终得到统一。

这样来看,做一个成功的男人不容易,如果趋炎附势的一群人想找机会攀龙附凤也是可以的。

不过这种人不是开国创业一脉的,亦能有多少机会?

现如今看到别人集团公司坐大,就想以美色和献媚上位的人,亦能有多少机遇?

这世界是论因由和轮回的,所以势力小人不要仗势欺人,有权势的,也不要狗眼看人低。

毕竟这个世界的法则就是这样,不曾付出,不会得到。(未完待续)

蛮族战皇》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次元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蛮族战皇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