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生活 > 那年1981 > 537 又来一个外甥

537 又来一个外甥

主意打定,吃过晚饭之后,大姐就把自己的想法跟二弟说了。

“老二啊,你小外甥高中毕业以后也没事干,我想让他回来,跟着你干。

你觉得怎么样?”

秉义一听,虽然有些意外,但也没觉得有什么问题,他稍一犹豫道:

“大姐,可以倒是可以,只是,从关东回来干活,会不会离家有点远?

再说,你也看到了,修轮胎这活儿,虽然不像修发动机那样抹一身油,但也很脏。

而且也算是重体力活。

也许你想让他干,小外甥不想干呢!”

“他能干!”大姐说道:

“别看他才十九,个子很高了,比建东还高。

有的是劲儿,他才不怕干体力活呢。

再说这是回来跟着他亲舅干,远不远的回来我也放心。

跟你说实话吧,我主要就是想让他跟你学学修轮胎的技术。

到时候就是回去,搁俺那嘎达找地方开个轮胎门市。”

哦,秉义这才知道大姐的真正用意。

原来大姐是想让外甥回来跟自己学学怎么修轮胎,到时候也想在关东开一个轮胎门市啊。

那这个忙他得帮。

而且外甥回来帮着自己干活,顺便就把技术学会了,一举两得。

自己门市上也能再次多一个可靠的自己人。

正好现在门市上这三个学徒当中,有一个特别笨,干活很慢。

秉义正准备要辞退他呢。

外甥要是回来,可以填补这个空缺。

以前的时候,本来爷仨在门市上就忙不过来,外甥不干了,那就完全没法干了。

只好从县城周边的村里找学徒的。

前前后后找了几个以后,秉义有了新的发现。

那就是别看这些孩子都是农村的,但因为他们属于城郊的人。

相较于偏远的穷苦村庄,这些城郊的村子经济条件相对较好。

也就是说,生活条件好一些,城郊的孩子在吃苦耐劳方面就差一些。

所以干不几天就受不了苦累,就走了。

后来秉义就不在城郊找学徒,而是跑到本县的西南山区去找学徒。

果然,那些山区的孩子家里条件差,从小吃苦惯了。

来到门市以后跟着修轮胎,虽然有点脏,有点累,他们根本就不觉得苦。

而且在门市上跟着吃,吃得比原来在家吃得还好。

不管怎么说,他们这也是到城里来干活了。

挺满足的。

也就稳定的在轮胎门市干下去了。

这些雇工名义上是学徒,其实就是跟着干活的。

修轮胎没什么技术含量,所以来跟着干三五天,基本就能上手,很快就能独挡一面。

学徒工每人每月一百块钱,管吃管住。

从山区找来的这三个学徒,没有一个干不住想走的。

倒是秉义嫌其中一个太笨,准备要把他发回原籍去了。

只是没想到这么巧,大姐这次赶回来参加二仓的婚礼,看上修轮胎这个活儿了。

要求让小外甥回来跟着干。

而且听大姐说,小外甥高高的个子,有的是劲儿,不怕干体力活。

秉义很高兴。

于是满口答应。

“大姐,你回去以后问问小外甥。

只要他不怕这个活儿有点脏,有点累,就让他来吧。

他二舅没意见。”

大姐一看二弟痛痛快快答应了,也是很高兴。

感觉自己这趟回来收获很大,首先就是解决了小儿子这个老大难问题。

小儿子高中没上完就辍学了。

辍学后什么都不干,整天跟一些林场子弟偷鸡摸狗的瞎混。

不是聚众喝酒,就是聚众斗殴,这几年没少被派出所逮了去。

现在让他回来跟二舅学修轮胎,这是个正经职业。

而且有他二舅看着,在老家这边他也没有熟人去拉帮结伙了。

那些坏毛病也就改了罢?

要知道回来考察行业是大姐的主要目的,所以她来到秉义这里,连着住了好几天。

直到30号那天,小妹秀香要去娘家帮着干活,问大姐要不要跟着一块儿走。

大姐这才坐着秀香的车回了梁家河。

从今天开始,二仓的婚事就算正式开始招待客人了。

此前好几天,厨房了每天也就做个三桌两桌,招待那些提前来到大仓家住下的亲戚。

这些亲戚主要是女眷,比方说大仓的老姑啦,姨奶啦什么的,离得比较远,提前几天就来了。

因为来住下的亲戚多,还有早几天就来帮着干活的,也要管饭。

所以每一餐都有好几桌吃饭的,这些饭菜都是由院里支起的厨房大师傅做出来。

到了30号,那些需要来看喜的亲戚朋友,算是正式启动。

厨房的大师傅也由前几天的两名,增加到三名,外加好多在厨房洗碗摘菜等打杂的。

吃过早饭不久,那些看喜的亲朋就开始陆续上门了。

家里开始变得更加热闹起来。

姓梁的这边的亲支近派,男女老少好多人都正式发动起来,到大仓家这边帮着干活,招呼客人。

这样的正式招待客人,要连着三天。

30号一天,31号再招待一天,到元旦结婚那天,来看喜的亲朋就不多了。

主要是招待送亲的那边客人,另外还有一小部分看喜的亲朋。

就是说一定要等到结婚那天来看喜的亲朋,基本上就是最重要的亲戚关系。

既是来看喜,还肩负着参与结婚、过门等仪式时候的见证者的使命。

至于那些只是来随礼,喝顿喜酒就可以回去的亲朋关系,那就是在30号和31号这两天,哪天来都行。

比方说,老歪的大哥潘启明和二哥潘启亮,就属于只要到场随礼,喝完喜酒就可以回去的一类。

兄弟俩是31号那天来的。

虽然兄弟之间的关系这些年一直不怎么样,但是农村习俗,叫“公事公办”。

就是不管是红白喜事,在这些大是大非的场合,众目睽睽,就必须抛下个人恩怨。

每个人做事都要符合自己身份,属于自己责任分内的事必须要做到位,即使以前有恩怨,在这种时候也不能表现出来。

比方说,潘启明和潘启亮兄弟不和,在村里住得虽然不远,但是平时几乎不来往。

但是老三的继子要结婚,这就到了公事公办的时候了。

首先,兄弟俩必须要讨论一下,随礼钱的数额是多少?

这个是很有讲究的。

随礼的数额,必须要符合身份。

什么样的亲戚,拿多少钱,这在当地是有一定标准的。

还有就是不管你们有兄弟几个,礼钱的数额必须要一样多。

要是各自为战,有的多,有的少,这会显得兄弟不和,而且拿的少的那个,会被人笑话半辈子。

另外还有一点,就是兄弟俩必须要表面上看起来很和谐的样子,结伴来看喜。

要是老大昨天来的,老二今天来,那可就让梁家河的人看了泼天大笑话。

你们姓潘的兄弟不和,就会一下子让梁家河的人知道了。

所以,31号这天,兄弟俩“和和睦睦”地结伴来梁家河看喜来了。

不管哪里的亲戚,到了这里,必须是先到大仓家来报到。

到了以后会让到家里喝点茶,然后再由帮忙的人领着去左邻右舍家里坐大席。

这时候那些左邻右舍家里,就相当于喜宴当中的雅间。

二仓的喜事属于大操大办,每天都能招待一二十桌,大仓家附近的左邻右舍,全被发动起来,当了雅间。

因为来的亲戚比较多,大仓家大门口的过道里,也是摆着桌子。

负责收取礼金和记账。

兄弟俩到了这里一看,发现大仓家人缘还真是好,本村的村长都在桌子后边坐着,负责记账和安排客人。

俩人正在桌子前随礼的时候,大仓从里边走了出来。

那年1981》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都市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那年1981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