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山海经之定鼎传说 > 第七章“秦老道说历史”

第七章“秦老道说历史”

初夏的夜晚,带着海水味道的风从黄浦江口吹进来后已经变得很弱,几乎让人感觉不到那一丝微微的凉意。我坐在院子里的凉棚下,拿着一本老祖笔记有一眼没一眼的看着。

离大地震已经过去了一个月,这段时间我的梦中再没有出现那些场景,问了问符镇,他也没有再梦到什么。看起来那个噩梦似乎已经过去了,但是我们俩心里都明白,它带给我们的影响和震撼远远没有结束,甚至可以说才刚刚开始。所以这段时间以来,我们俩又开始重读老祖的笔记,寄希望能在笔记中再发现些什么。但其实我们心里知道,这里面不太会再有什么线索了。符镇之前早都已经把笔记读过好多遍,如果还有蹊跷的地方,他肯定早都能够发现。所以如果那时都没有发现,那也就不可能再有了。

可是无论何时,只要一想起那些梦中的场景和现实中我们看到的场面,我们俩就会产生一种不寒而栗的感觉。我们心里知道,这个带有预示问道的噩梦,肯定是由地针引起的。因为只有我俩有过长时间携带它的经历,所以它的某些特殊功能最终还是无可避免的影响到了我们。只是现在不知道这种影响有多大,会不会影响我们一辈子。

正想的出神,桌上的手机响了起来。我拿起来一看,原来是秦老道打来的。

“喂?老道,找你给我们解决问题呢,结果你给我们玩失踪,现在没事了你又出现了,搞什么啊?”我对着电话很有些不满的喊道。

“唉!一言难尽,我明天过来,有些事情要跟你好好谈谈。”电话那头传来秦老道有气无力的声音。

“那好吧,我在家等你。”这老道不知道最近干嘛呢?听上去好像很累的样子,我心里一边揣度着,嘴里一边回答道。

第二天下午,秦老道如约来到了我家。一进门把我吓了一跳,一个月没见,这家伙似乎老了一圈:原本很是红润的脸庞现在透着一股青白色,原来黑油油的头发竟然显出了银白色,而过去他那种标志性的云淡风轻的神色更是毫无踪影,现在一眼就可以看出满脸的沉重,显然有什么事情让他困扰不已。

“老道,怎么弄成这幅样子了?”我把他让到院子里的凉棚下落座,顺手给他倒了杯茶。

“唉!这段时间差点把老道折腾死!”秦老道唉声叹气的说道。

“喝点茶,慢慢说。”我指了指茶杯笑着说道:“你有口福,小白送的好茶!”

不过秦老道显然没有注意这些,他似乎在思考着些什么,听到我的话端起茶杯就喝了一口,也不知道品没品出味道,就坐在那里开始发起愣来。

“怎么了?”看着他这幅样子,我伸手在他眼前晃了晃,我心里不禁有种不太好的感觉,能让这样一个人时不时的走神,可见他遇到的事情不简单。

“哦,没什么,想起了一些事情。”被我惊醒过来的秦老道放下茶杯说道。

“本来有些事情一直都想跟你好好谈谈,因为当初觉得没那么急,再加上这段时间杂七杂八的事情太多了,所以一直都没顾得上。结果这次出了这么大的事,我这次来,就是想跟你好好聊聊。”

“什么事情值得你这么郑重其事的啊?”看着秦老道的神情,我心里一沉,有了种不妙的感觉。不过我还是努力想让气氛变得轻松一点,笑着问道。

“你们家老祖是怎么得到那跟地针的?这个有没有记录?”秦老道眼神深沉的看着我问道。

“怎么了?这个很重要吗?”我强作笑容的看着他。

“嗯,非常重要!”秦老道严肃的点点头道,“根据邱老他们的研究最后确定,这根地针,就是当初青田祖师从地宫遗址中带出来的那个!”

“这个我听小白说了啊,有什么问题吗?”我有些不明白。

“地针没问题,但是这根地针流传的经历是我非常想弄明白的,因为它牵扯到一些很重要的事情!”秦老道低声说道。

看着我还是满脸的茫然,秦老道沉思了一下,似乎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也罢!反正我这次就是要来给你交底的,索性现在我就给你详细的讲个清楚……”看起来秦老道准备跟我长篇大论了。

“宗教是怎么形成的?后来又是怎么演化的,这些你知道吗?”出乎我的意料,秦老道并没有一上来就讲些什么,而是先饶有兴致的向我提出了一个问题。

看着他我茫然的摇了摇头。看到我这幅样子,秦老道又问道:“上古时期,部落里的一些具有特殊能力的可以勾连天地,向鬼神祈福,这些人就是祭祀,他们的权力是高于部落首领的。这个你知道吧?”

我点了点头,虽然我不太喜欢琢磨历史,但这些基本常识我还是知道一些。

看到我点头,秦老道继续说道:“这些祭祀在部落进化成最初的王朝的过程中,慢慢转化成了专门的神职人员,同时也就慢慢的形成了最原始的宗教。所以,神权与王权在原始社会末期都开始存在,这一点东西方都是一样的。不同的是,在神权与王权的博弈过程中,华夏很早就实现了王权高于神权,而在西方,则是一直到了中世纪后期神权才败下阵来。

在我们现在可以查到的历史中可以看到,我国最早的宗教是产生于商朝。在商汤灭夏,建立商朝之后,集王权、神权于一身,既是君主,又是祭司,在灭夏之时,按《尚书》的说法,是打着天命的大旗的。因而自商汤起,经历代君主不懈努力,终将原始的多神教改造成祖宗一元神宗教。商人之所以将自己的君主称为帝,而不是像夏王朝一样称为后,就是和商王朝一元神教有关。注意,在这一时期里,华夏就实现了王权高于神权,而且从这以后,神权一直匍匐于王权的脚下!

而商朝最后一位君主帝辛,还有一个名字,就是——商纣王!”

“为什么他既被叫做商纣王,又被称为帝辛?为什么商王朝的君主都称帝,而周王朝的君主都称王呢?”秦老道设问道。

“商人尊自己的祖先帝夋——据现代人考证,即帝喾,即三皇五帝中的一帝,在《史记?五帝本纪》列黄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为五帝。由于祖先是天帝,主管一切神灵,因而护佑商人便顺理成章。而且,历代商王死后,都要回到祖先身旁,‘在帝左右’,成为沟通人间和上帝的桥梁和纽带。因此,后代会象尊敬祖先一样,将逝去的先王亦称为帝。既然死后为神为帝,因此在人间的称为便是帝某某。”

“帝辛和商纣王,是同一个人,都是商王朝末代君主的称号。这两个称号之间差别是巨大的,对不同的人群来说具有不同的含义。

如果仅仅只是两个称号,还不至于如此郑重其事。因为拥有这个称号的那个人,代表着一段历史,一段影响华夏数千年文化走向的历史。同样是这段历史,由不同的人来写,就有不同的模样和结果。两个不同的称号,代表着两个不同的族群对历史截然相反的认知。

同一段历史出现两种正史,则是商周之际的独特存在,是周王朝以小博大带来的后遗症,是官方意识形态和民间意识形态势力相当的结果。

周王朝作为战胜者的虚弱和商人作为战败者但依然不可小觑的盘根错节的庞大势力相互交锋。虽然周王朝官方意识形态在长期的时间里成为主流,成为正史,但商人记录的历史却并没有在周王朝的封杀和围剿下消失,而是顽强地在各种史料中‘留下了自己的烙印’。

我们现在知道的商纣王即帝辛的罪状是‘千年积毁’的结果,是‘层累地选成’的结果,那么,人们自然而然地要问:谁在抹黑帝辛?哪些人参与了?仔细分析帝辛罪状的累积过程,剖判其背后的目的与利益取向,结合‘层累缔造’的年代,这些人便再难躲着在阴暗的角落里,其身份亦呼之欲出,清晰可见。

抹黑帝辛的第一主力自然是生死仇敌周人。对大商的仇恨、对帝辛的畏惧,使得周人肯定要不顾一切地诋毁、抹黑自己强大的、天神一般的对手,以建立战略联盟,激起将士的同仇敌忾,减轻自己的畏惧和恐慌。

而抹黑帝辛的第二主力则是叛徒、内奸。这个的队伍是庞大的,但总体可分为两类人:一个群体是神职人员。另一个群体则是商王朝的贵族。

帝辛罪状中的‘昏弃厥肆祀’、‘弗敬上天’、‘弗事上帝神祇,遗厥先宗庙弗祀’、‘郊社不修、宗庙不享’,‘慢慢鬼神’等等罪状的由来,便是这些神职人员层层着手树立起来的。

因为自商王朝帝武乙戏弄神祇,‘革囊盛血’以‘射天’开始至帝辛,四世商王朝的时间之中,君权与神权之争愈演愈烈。虽然经四代商帝数十年的奋力搏击,王权占据上风,成为了统治主导力量,但神权数百年来的无上地位,致使队伍庞大的神职人员不甘心失败,一而再地与王权相抗衡,力图再现伊尹、巫咸等时代超越王权的辉煌。

至帝辛时,由于帝辛分外的强势,神职人员们撼之不动,便勾结外敌以达到自己的目的,成为倒商的急先锋。曾经是商王朝中坚力量的祖宗一元神教,此时却成为动摇商王朝统治基础的主力。

而对于贵族这个群体来说,帝祖甲的礼制改革,不仅是确立了嫡长继承制,而且废除了帝位继承和国家大事中的贵族公议制,使商王朝彻底泯灭了酋邦制的最后残余,完成了从酋邦制向国家、帝国的转进,在国家形态上迈进了一大步。当帝武乙一力打压神权,巩固王权,商王朝才真正进入了帝国形态。但这群人毕竟在商帝国中的实力是如此之大,虽屡经打压而依然坚挺,不得已,商王朝的几代帝王都在想方设法利用各种手段建立自己的王权架构。

有专家指出,武丁之后是存在一位武功极盛的君主的,且以考古、甲骨等材料佐证,但未言其姓名。而商朝末年有一个很宏大的历史事件,便是经营东南,这几乎完全为周以来的史家所抹煞。在牧野大战后,商人被来自西方的周人压迫,因此他们向着帝乙、帝辛两代经略出来的东南方向前行,也有一部分向着东北方向迁徙。因此,在殷商人心目中一定不会把帝辛看得来和周人所看的那样。他们就要称他为‘武王或武帝’,要纪念他……”

“停停停!”我打断了秦老道滔滔不绝的讲述,“你这是来给我上历史课来了?你又不是邱老,这些什么宗教啦、历史啦的东西,跟地针有什么关系啊?”我有些不满的问道。

看到我有些不想继续听下去,秦老道自失的笑了一下,“有些扯远了,不过也不是文不对题。我就是给你说一下这个事情身后的背景资料,以便让你更完整的了解情况。”

“还是别了,你直接跟我说干货吧!”我摆摆手道。

秦老道又沉思了一阵,重新整理了一下思路,对我讲出了一番话,而这番话让我听的目瞪口呆、不能自已。

“你还记得在地宫的时候,我用地针摆阵吧?”秦老道问道,没等我回答,秦老道看着我笑了笑继续说道,“其实你肯定也清楚我在干什么,要不你不会主动把地针给我。”

我也笑了笑没做回答。

“那个祭坛就是一个古老的祈骧之地,而我做的就是为国祈骧!”虽然我没回答,但是秦老道还是很郑重的说道。

果然是这样!虽然我心里早有猜测,而且我可以肯定与真相不远,但是听到秦老道亲口说出来,我还是震惊不已。

看到我面露震惊的神色,秦老道苦笑道:“不敢相信吧?其实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事情!只要是我们华夏一族建立的超过百年的王朝,都曾经进行过这样的仪式,只不过有些是公开的,有些是秘密的,但无论是公开的,还是秘密的,在使用地针的时候,都是严加保密的。”

定鼎!听到秦老道的话,我不由得想起了邱老当初跟我们讲的那个猜测。我可以肯定,他说的这个绝对就是定鼎!(未完待续)

山海经之定鼎传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幻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山海经之定鼎传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