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山海经之定鼎传说 > 第八章“历史的另一面”

第八章“历史的另一面”

“定一朝一国之气运,主山川河流之命脉,这就是地针的神奇作用!而影响一个人的命运和气数,只是它的附加作用而已。所以你会在梦里看到将要发生的事情,这就是未卜先知!”秦老道慨然叹道。

“我的传承很古老,可以追溯到上古时期,而有明确记录的是从商代就开始了……”秦老道深沉的说着。

“而地针,也是在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了的。不知是什么时候被什么人造就出来,但至少在商朝以前就已经被使用了,甚至在大禹铸九鼎的传说中都隐隐有着这东西的影子。从我掌握的资料来看,地针一共有着九支,这九支地针可以镇压天下的气运,而掌握着这九支地针的神职人员,就是王朝神职人员里最高的九大长老,我们称之为天士!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他们掌握着王朝的命运,这种掌握的能力,我们有一个说法叫——道统!”

“经过了夏商一千多年的交替,具体到了商朝时期,我不知道还有多少支地针掌握在他们手里,但可以明确的一点就是,在商王朝的历代君主打击神职人员的时候,有人带着其中的一部分出走了,这次出走最终也带来了商王朝的覆灭,这就是我前面所说的帝辛的那些事情的原因之一。”

“在周未灭商之前,称之为‘天邑商’、‘天裔商’、‘大邑商’,而周灭商之后,亦称之为‘大邦商’、‘大国’,而周自称‘小邦’。

周灭商后,因殷商人众多,其‘登名民三百六十夫,不显亦不宾灭。’周王彻夜难眠。《尚书》里说周武王英年早逝,除战争创伤外,恐怕这忧心忡忡、苦闷烦躁亦是重要原因。因此,周人不可能、也没能力把自己的祖先捧为天下共尊的上帝。再者,商王朝神权、王权的激烈的党争,亦使周人对商王朝的祖宗一元神宗教的‘神道设教’作用和效能不无怀疑。周人既不能、亦不肯重创此类宗教,故而只能居诸侯之王的位置,而不能称帝。

周王称为天子是后世的事,至少在西周尚无此类证据。而周王朝自大王亶父、王季历、文王昌、周王发所延续下来的称王的习惯,被其不自觉地用到了帝辛的身上,因而才出现商纣王、帝纣这些滑稽的称谓。”

秦老道喝了口茶继续说道:“说上面这些,就是想给你讲明白一个事情:这种原本互相依存的神权和王权之间的打击同样也是互相的,一方面使得过去高高在上、处于所有阶层最顶端的神职人员从此跌落神坛,再也没有能够回到原来的位置;另一方面,掌握了道统的神职人员也断绝了商王朝的气运,使得商王朝彻底覆灭了。”

“从周朝开始,虽然还有少量的神职人员活跃在宫廷之中,但已经没有了过去那种高高在上的地位,充其量只能算是王朝的贵族统治阶层之一。还有很大一部分神职人员及其后裔以各种身份进入了民间活动,因为不够资格称为天士,所以他们被称为方士。

随着时间的流转,这些人的身份也开始慢慢变化,有些成为了学派的启蒙者,有些成为了宗教的启蒙者,这也就是今天我们俗称的‘九流’的由来!”

听着秦老道的讲述,我的心里犹如巨浪般起伏不定,实在没有想到,在我不知道的历史中,还有着这么神秘莫测的一面!

“这些人的后裔,不管是在朝还是在野的,并不是各过各的日子,相反,他们仍然有着非常紧密的联系,但是经过近千年的时间演化,他们已经不可能回到最初那种居于统治阶层最上面的状态了。更加严峻的是,有很多以为种种原因已经断了传承,没有了历史,甚至在大多数时候只能凭借着一些粗浅的道术沦为统治阶级的工具,这种情况到了秦始皇时期最为明显。”

“那么周朝和秦朝有没有使用地针定鼎呢?”我不由得问道。

“周朝有用到,当时商朝反叛的神职人员有一部分进入了周王廷,他们携带了部分的地针,但具体用了几支就不得而知了。不过到秦朝统一天下的时候,却没有用到。你应该听邱老说过,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可能是断了传承的缘故,秦人不了解他们得到的这个地针具体是干什么用的,只知道是个很贵重的东西,所以他们把它陪葬在秦始皇陵里了。”秦老道看着我回答道。

想起邱老说的在秦始皇兵马俑出土的那支地针,我点了点头。

“到了汉朝,有人用传承下来的地针为汉室定鼎,其后有了汉朝400年的江山,你知道这个人是谁吗?”秦老道神秘的笑了一下看着我问道。

“谁啊?”我不由得好奇的问道。

“张良!”秦老道一笑说道。

“靠!太假了吧!”我惊呼道。

“历史和传说,有的时候就是这样,真实的历史往往就隐藏在传说之中。”秦老道叹道,“你知道黄石公赠书的故事吗?”

“大概知道一些,好像是一个叫黄石公的仙人传给他什么太公兵法,而后他就凭着这个帮助刘邦得了天下。”我挠挠头回答道。

“这就是传说。而其实历史的真相就是,传给他书的人就是曾经的神职人员中的一代天士,不光传了书,更重要的是传给他了上古道统和地针!”秦老道笑着说道。

“你……哪里知道的?”我被秦老道的话惊得直接跳了起来,伸手指着他磕磕巴巴的问道。

“前面跟你说过了,这些神职人员的后裔,不论是在朝的还是在野的,都一直有着联系。而我继承的这一支道统,相当于整个神职人员系统里的历史记录保管员吧,从商朝到明初,一直都有进行这方面的记录,直到明朝之后才出现了空档,这也是我来问你的主要原因之一。”秦老道面容严肃的说道。

听到秦老道的话,我已经完全坐不住了。没想到,这老道竟然有着这么大的来头!在院子里连续转了几个圈,我才让心情慢慢的平复下来。

“老道,你牛大了啊!”我抓起桌上的茶杯狠狠的灌了一口茶水,看着秦老道笑着说道:“靠!图书管理员啊!难怪呢,图书管理员都是好厉害的角色!”

“来,你给我说说,还有哪些厉害的人物?”我又坐回到椅子上正对着秦老道问道。

“呵呵,要说起来那就多了,就像我前面说的那样,超过百年的汉人王朝,都有人做这样的事,听我慢慢给你讲吧。”秦老道笑着说道。

“慢着,你的意思是只有汉人的王朝有,少数民族的没有?”我忽然意识到了他话语中的一个漏洞。

“你听过一句话没有:胡无百年气运!”秦老道看着我问道。

“听说过啊,好像是说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从来没有超过百年的。可我觉得这句话不对啊,清朝就超过了吧?”我抓着漏洞紧紧追问。

“这就是我百思不得其解的原因!”秦老道有些苦恼的说道,“除了这个,自上古以来,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王朝,都没有超过百年的!”

“真的吗?”我怀疑的问道。

“你可以去查,只要是正式建立王朝并且统一了中原的,没有一个超过百年!”秦老道肯定的说道。

听到他这么说,我没有反驳,毕竟在这些事情上,他绝对比我这个半吊子要了解的多。

“那你继续。”我没有再继续揪着这个问题不放。

“到了汉朝时,由于天下的平定,特别是在张良等人为首的黄老学派的帮助下,这些神职人员的后裔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大部分统合在了一起,最终形成了道教的各个流派。你应该知道道教是在汉朝时候兴盛起来的吧。”秦老道看着我道。

我点点头,示意他继续。

“到了东汉时期,道教已经遍及全国,无论是哪个流派,都传播甚广,而这一时期,汉朝的王权却开始逐渐没落,到东汉末年,已经无法压制贵族阶层对于国家的觊觎。同时,看到这种情况,这些神职人员的后裔觉得一个重新夺回统治权的好时机到了,于是开始进行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夺权战争,你知道这是什么吧?”秦老道又看着我问道

“黄巾起义!”我咬牙切齿的说道。

“对,黄巾起义!”秦老道接道,“这次起义给神权带来了永久性的伤害,从此以后他们再没有真正走上过统治阶层的舞台!”秦老道叹道。

“这次起义最终被以汉朝君主和贵族为代表的统治阶层完全镇压了下来,出于警惕的心里,他们对神职人员进行了大清洗。这次的大清洗使得神职人员很久都没能回复元气,很多道统断了传承,很多道术断了根基。最为重要的是,原本就被商王朝神职人员带走了部分地针后,经过了千年时间的洗礼和这次人为的清洗之后,剩下的地针和能够使用地针的道统已经寥寥无几。

而这次大清洗造成的另一个重要的影响就是,随着神职人员这里出现断层,汉人的王朝传承也同时出现了大麻烦,没有了定鼎之基,所以西晋东晋才孱弱至此,更有北方胡人开启了五胡乱华的惨痛一幕!”秦老道慨然叹道。

“为什么东晋南渡以后有那么多的所谓名士好谈玄论道?就是因为当时的贵族士大夫阶层发现,经过汉末的大清洗,华夏汉人文明的道统竟然出现了可能会断绝的情况,这让他们大惊失色、恐惧不已。他们不知道这个道统是什么,只是通过故纸堆和流传下来的只言片语中得知了一鳞半爪,所以这一时期的他们,又开始捡起了老祖宗的东西研究起来。本来一而二、二而一的东西,在从商朝到东晋长达两年前的时间里,因为人的贪欲,被人为的分成了对立的两面,并开始互相征伐,最终导致了五胡乱华、汉人偏安一隅的惨痛局面。

这种衰弱一直持续了00多年,一直到了隋唐出现。而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没有一个王朝国家能够使用地针定鼎天下,”

秦老道滔滔不绝的讲述着,而我这时已经完全沉浸在了他的话语中,聚精会神的听着。

“隋朝虽然统一了天下,但时间太短,隋文帝杨坚还没来得及做这样的事,就就被儿子杨广给干掉了,所以隋朝注定成为了跟秦朝一样短命的大一统王朝之一。

其后唐在隋的基础上再次统一天下,并且真正建立了长久的统治基础。这时,传承于上古神职人员后裔的硕果仅存的两支之一被唐太宗访得,他们加入了大唐王朝,并为大唐进行了定鼎祈骧仪式。这一支的人你大概也听说过——袁天罡和他徒弟李淳风!”

“但是从这时开始,上古神职人员传承下来的道统已经散落的不成样子,很多东西都已经是似而非了,更有大多数都蜕变成为了神神叨叨的神棍,已经完全没有了九大天使时期的气魄和地位了。地针的数量也只有两三支的样子,其他的都已经完全失去了踪迹。

有鉴于此,唯一存活下来的两支具有完整道统传承的继承人商量决定,一支出世而居,一支入世修行。我就是出世的那支的后裔,袁天罡他们就是入世的那支。随后千年来,这两支传承时断时续,入世的那支宋时有陈抟老祖,明时有青田刘基祖师和道衍和尚姚广孝,其后那一支的传人再没出现过。而我们这一支到现在,也只剩下了我一个!”讲到了最后,秦老道黯然伤神的说道。

秦老道讲完了,但是我的心情却没有平静下来,仍然沉浸在他讲述的那些历史另一面的事件中,久久没有说话。华夏五千年的历史中,有着太多的谜团让我们困惑不已了,老道讲述的这些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上下五千年的真相,但这就是真正的真相吗?我不知道。(未完待续)

山海经之定鼎传说》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玄幻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山海经之定鼎传说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