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生活 > 永远是蓝天 > 岚平的无奈

岚平的无奈

方姿依深深的喜欢初三的化学课,老师讲起课来的出神入化、举一反三使她心驰神往,每次化学课后她都把手里所有的化学练习题和学习资料都做个遍还觉得不过瘾,又到县城书店买了提高练习题册,所以她的化学分数一直名列前茅,化学老师也对方姿依有特殊的关爱,就像每次晚自习走到她跟前,只要方姿依不问道化学题,老师是不会从她身边走开的。

方姿依一直认为:“如果我能在化学上继续深造,做了个化学某领域的研发人员,我应该是个优秀的员工。”

一进家门,张秀就迎了上来:“你小叔说了,你考试时还能睡午觉,肯定准备好了,盼着你考好了,就是国家人了。”

“我们老师说了,平时勤复习,小考小复习,大考不复习。”方姿依对考试看的云淡风轻。

张秀听不懂,就说:“吃饭吧,吃了饭,明天啊你就在家看孩子做饭,我给你爹忙活几天这麦收啊就过去了。”

“让奶奶做饭,我去割麦子。”方姿依说。

“你奶奶才做了眼睛手术,需要好好休息,再说,你也割不了多少麦子,什么时候需要收麦子、打麦子你再过去帮忙,你在家看着孩子,我也放心,不带着你们啊,我和你爹干得更快。你在家有空时候给文依补补课,还有十多天她也该考试了。”张秀说。

“姿儿歇歇脑子,奶奶做饭,你就在家歇几着。”鲁氏从屋里出来了:“我这个月不去你小叔那了,在这替你做饭。下个月再去他那。”

鲁氏说是按月在大儿子和小儿子家吃饭,一看大孙女中考完放假了,家里这么忙,就想着帮帮忙,至于三儿子那地少,她知道大儿子也帮着三儿子做麦收,所以那边不操心。最主要的是,给孙女在一起呆几天,有孙女给她聊天,她不闷得慌。

“奶奶,那你就帮着我烧火吧。”方姿依说。方姿依也心疼奶奶,她本来想着不让奶奶干活,让奶奶好好休息,可她在学校学了一篇文章,改变了她的想法。

文章的意思是:让老人适当的干一些他/她力所能及的活,他们才会感觉自己还有用,而不是一个废人。

每次做饭前,方姿依都把火点着后,叫鲁氏:“奶奶,你烧火吧。”

鲁氏就高兴的坐在灶台前添起柴火来,方姿依就督促三妹学习,让小妹陪着弟弟玩。她收拾好家务后,有时候就坐在灶台前陪着奶奶聊聊天。

麦收过后一个天气凉快的下午,鲁氏坐在院子里枣树底下乘凉,方姿依搬个小板凳坐在奶奶身边,用一个夹头发的小卡子给奶奶掏耳朵:“奶奶,疼吗?”

“有点疼。”鲁氏说。

“那我轻点,奶奶您这耳屎都黑了,多久不掏了?”

“就你给我掏,没别人。”鲁氏说。

“那就有段时间了。”方姿依说:“怪不得这么多呢。”

“明天文儿该考试了,你送她去还是你爹送啊?”鲁氏问方姿依。

“我去吧。就两门课,半天就考完了。”方姿依说。

“大了,能替你爹了。这日子过得真快啊!”鲁氏正感叹着,方军过来了:“奶奶,什么时候是我的生日啊?怎么还不到啊,您还说过的快,我都觉得真慢。”

“等你感觉快的时候,就长大了。”方四儿和张秀下地回来了:“今天下午耕河东地,姿儿过去撒化肥吧。”

“我也去。我也去。”方军和方楠依都说。

“好,你们都去,文依在家看书,明天上午考试了。”张秀说。

文依撇了撇嘴:“我也想去,逮个蚂蚱。”

“好好学吧,明天考完试可以玩了。”张秀说:“给你奶奶一起做饭。”

“给我窰出米来就行了。”鲁氏说。

下午在地里撒起化肥来,六岁多的方军看着有模有样的,左手端着一个盛着塑料的盆子,盆子的一边靠在腰上。右手从盆子里抓一把,撒一把,一盆接一盆的撒,不说累。

方四儿看着嘿嘿乐:“看这样,就不是一个学习的料。”

第二天,方姿依带着方文依去乡里参加一年一度的小考,方文依出考场就说:“大姐,我都做了。”

“难吗?你感觉。”

“还行吧。”方文依说得很轻松。

回到家,父母简单问了几句,也没再说什么,现在全家的重点都在关心方姿依的中考分数上。对方文依的小考不怎么当回事。

方姿依对中考的感觉也就是一次重要考试而已,没想到家里人重视到天大的程度。考试后的日子,小叔方国泉隔三差五的过来问:“分数下来了吗?”

“没有呢。”方四儿和张秀也是一脸的等待。

又过了几天的一个晚上,小叔又来了,还没走进门,就听见声音了:“中考分数下来了,540分可以上师范,明天可以去教育局门口查看了。”

“闺女,能考540分吗?”方四儿问方姿依。

“肯定能。”方姿依回答的斩钉截铁。

“赶明儿看了就知道了。”方四儿和张秀脸上有担心更有期盼:“明天叫上岚平一起去吧。”

“好,你们担心什么,我肯定能考540分。”方姿依说。

第二天,方姿依和方岚平去了县城查看分数,方姿依考了609分,建平496分。

方岚平是方姿依的发小,小学时,俩人天天一起上学,她们的学习成绩都很好,有时候俩人不相上下,可惜的是岚平小考发挥失常,距上县中差了1.5分,当时多交300元就可以上县中,家长却最终决定让她去了平光乡中。

岚平看到分数后,无奈的说:“我这三年的时间都扔在路上了,每天往家跑,晚上家里再有活,也学习不了,不像你们一样,天天有晚自习。”

是啊,县中不光集合了所有的好老师和好学生,而且每天晚上都有晚自习。学习时间和纯度比乡中高了好多倍。

所以当时上了乡中基本上就是混个初中毕业,方姿依的发小岚平就没有例外,初中毕业后不是打工就是在地里干农活。

想想跟岚平一起上小学毕业班的日子,每天早上谁起的早谁就到对方家门口喊两声,一般来说,中午就在学校蒸馒头,有一次,方姿依没有带馒头,说:“家里没有了,我中午回来。”

岚平立马往家跑:“我放回去,咱们中午一块回来。”

无论春夏秋冬,每天的上下学路上,她们两个都一起走,一起玩儿,一起讨论自己不会做的题。

岚平还有一个好的歌喉,流行歌曲她基本上都能唱上两句,方姿依听她唱完后自己偷偷的学着她唱。

小考前一年,岚平的哥哥结婚了,没过多久,她嫂子就把家当上了,让小姑子上学在嫂子眼里显然属于乱花钱,一直说:“早晚嫁出去的闺女,花钱给别人家培养呢?”

此时,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年代已经终结。家里都是媳妇说了算,蓝平爹娘也不敢反驳儿媳,只是诺诺的说:“别人家都上,咱们也上吧。考到哪算哪。”

可方岚平的小考偏偏不理想,距离县中录取分数差了1.5分,需多交300元才能上县中。考上后学费是79元,如果岚平要去上县中,就需要缴纳学费379元。

“一年地里才多少收入啊,恐怕都没这么多钱,还一家子风吹日晒的,总不能咱们全家挣的钱都供她上学吧。”嫂子的言语里已经对岚平上县中的事判了死刑。

无奈之下,方岚平父母决定让她上了乡中。岚平哭着给方姿依说:“这1.5分或许就葬送了我的前程,这辈子与上学无缘了。”

方姿依也很难过,劝着她说:“在哪都一样,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别放弃。”岚平心里的难过他能感同身受,但是她不知道还能说什么。

540分的分数线,方姿依考了609分。方四儿感觉孩子可以公费就读,全家人又开始忧心忡忡的等公费分数线。

方文依的小考分数也下来了,与县中无缘,与县中分数线差了20多分,即使花钱买都没有可能。

方文依说:“都是爹带我去京北,学习时间短了。”

“还是你基础不牢,跟学习时间长短没关系。”方楠依说。

“乡中就乡中,我照样能上学,我肯定不回家种地去。”方文依说。

“好,有志气就行,不管上什么学,爹都让你上。”方四儿说。他也感觉不能把闺女留在家里种地,否则孩子一辈子就完了。

张秀也说:“只要你能考上,咱们啊,就上。你们都很幸运,上面没有嫂子,就是爹娘说了算。”

“四哥,嫂子,种完地了吗?”张洪季来了。

“洪季,有事吗?”方四儿对张洪季的态度比原来好多了,他感觉到了张洪季的变化。

“这不,随儿那又说回娘家认亲的事呢?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张洪季很无奈。

“咱们字据都立了,也不能骗随儿啊!”方四说。

“放心吧,随儿不能回去就不回来了,两个孩子她舍不得。”张秀说。

“那嫂子,四哥,我听你们的。你们说我什么时候让随儿回去合适?我们怎么回去合适?带孩子吗?”张洪季现在提心吊胆没有了一点主意。

永远是蓝天》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都市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永远是蓝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