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生活 > 永远是蓝天 > 孝和爱

孝和爱

“你和随儿抱着孩子去吧,孩子不是还得吃奶吗?”张秀说:“随儿真认了亲生父母,对你们也是好事。”

“好吧,那就这么办。”张洪季拍了一下大腿,下了决心:“10天后,我舅舅去南方,我们跟着去。”

“嗯,这几天正好把地都浇了。”方四儿说。

“中考的公费分数出来了,姿儿啊,差了5分。”方国泉从县城供销社回来,带回了这个令人不快的消息。

全家人公费就读师范的希望落空了,方姿依说:“我不想上师范,我想上高中再考大学。”

“咱们再看看,还有没有降公费分的可能。”方四儿说。

张秀说:“闺女啊,咱们就上师范吧,出来啊,就是国家人了。”

张秀很明白,公费不可能了,晚上睡觉前和方四儿说:“如果上高中需要再上三年,再参加高考,考个什么学校不好说。”

“姿儿考的差不了,就是啊,真要是上了高中,再上大学,这也得花不少钱呢。”方四儿说。

“是啊,家里又不是她一个,文儿、楠儿、军儿哪个不得上学花钱啊,再说了,这师范啊,管分配,出来当个老师多好啊。”张秀说。

“也行。国家人了,寒暑假都有工资。”方四儿说。

“是啊,老了还有退休金,一辈子不愁吃喝了。咱们啊,就这么定吧。七千块钱的学费,凑凑吧。再也不能让闺女跟你一样了,你那是好好的公职给免了,咱家啊再出几个国家人,从姿儿这开始。”

张秀和方四儿就定下了方姿依上师范的事。

改天,隔壁村包永航家亲戚传来了让方四儿两口子稍微有些羡慕的消息:

“这包永航啊和他大哥都考上公费了,包永航公费上中专,他哥公费上大专,他们村大队给他们家免费放三天电影。”

“包永航跟你们家姿儿一个学校的吧?”

“不光一个学校,还一个班的。”方四儿说。

“哦,你家姿儿也不错。”邻居走了。

张秀对着不高兴的方姿依说:“没事,闺女,爹娘啊,对你的分数很满意了,没上着公费,我们也很高兴,”

“我本来也没有包永航学习好。”方姿依说。

“还有你们班那几个同学都上什么学啊。改天你到同学家转着问问去。”张秀不想女儿不高兴,想让她出去开开心。

“龙菲菲和江建平都考的挺好,但他们不上中专和师范,都上高中。包永航上中专,我上师范,雨晴上高中,岚平不上了,准备打工去。”方姿依说:“有什么可问的,都知道了。”

方四儿和张秀知道孩子心情不好,就不说话了。

孩子们中考后,邻居们和家长们把把话传来传去,谁知道的情况是:

江建平考的依然是学校的状元,甚至是全县的前几名。上任何中专都是公费,他选择了高中,它家距离方姿姿家有些距离,家庭情况不是很了解,只知道这是个学习的好苗苗,上高中考大学是正确的选择。

龙菲菲有一个弟弟,当时的家庭条件比方姿依家好一些,咨询她家隔壁龙爷爷后选择了高中。

与包永航同村又同班的聂雨晴因为没考上中专只能上高中。

柳慧娴上了师范委培生线,毅然选择师范,家人培养她6年的初中也算有了结果。

学校的事落定了,方四儿和张秀就在过日子之余想着凑钱。

鲁氏逢人就说:“我家闺女考上师范了,你说她得认识多少字啊?”

方姿依听到后总是说:“奶奶,您就别说了,这上学不是光认字的事,再说,我也没考上公费,有什么可炫耀的,我都感觉丢人。你看看我姥爷,什么也不说。”

“咱可不是丢人,这是好事,十里八乡几个能考上的?不就是邻村你那同学叫包什么的,他家放了几场电影吗?你比他啊不差什么,就是中考时运气低了着。说起你姥爷,也是啊,他怎么什么也不问啊,也不闷得慌。”鲁氏一连串的理由让方姿依哭笑不得。

张老爷子这几天在方家住着看戏呢,东寨村一年一度的庙会正好在放假期间。每年都会在村边搭个戏台子,唱几天戏。

张老爷子爱看戏,以前都是从西寨村搬个马扎或小板凳就走着来看,从去年开始,张秀感觉爹岁数大了,每年庙会唱戏的这几天就不让爹来回走了,住在她家东屋,张老爷子住着的这几天,如果赶上鲁氏也在方四儿家吃饭时,晚上就让方四儿或孩子们送鲁氏回老宅子睡觉。

今年方姿依暑假在家,自然晚上陪着奶奶回老家睡觉。

晚上,睡觉前,方姿依用扇子在姥爷睡觉的东屋从里到外扇几遍,尽量把屋里的蚊子扇出来。然后,再喷些驱蚊液,关上门20分钟左右,再把有纱窗的窗户打开,好让驱蚊液的味道跑出来。

晚上跟奶奶一起回老家前,都不忘嘱咐姥爷:“姥爷,您看戏回来,记得赶紧关上门,别让院子里的蚊子飞进去了。”

“好的,知道了,”张老爷子回答到,然后接着说:“你奶奶不看戏吗?”

“我这眼神不好,不看了。”鲁氏说。

鲁氏虽说做了白内障手术,没有什么副作用,但看东西还是有模糊感。方清泉让去京北复查,鲁氏说什么也不去了。

再加上鲁氏天生的柔弱体制,不光干一会儿活头晕,看戏时间长了也头晕,所以,吃完饭就让孙女带着溜溜哒哒回老宅子。

对于鲁氏来说,回到老宅子的炕上,躺下来,有大孙女给他讲讲学校的事或者两个人聊聊家常或者孙女让她讲她小时候或年轻时没出嫁的事,然后两个人哈哈大笑一番,没有比这更舒服的事了。

晚上陪着奶奶,方姿依和奶奶第二天早上从老宅子过来的第一句话,就是问张老爷子:“姥爷,昨天晚上有蚊子吗?”

“没有。”

方姿依每天问,张老爷子每天这么回答。

第四天,方姿依给张秀说:“娘啊,我姥爷说没蚊子,你们屋里有吗?”

“没有,只要晚上不乱开门,蚊子进不去。”张秀说。

这天中午吃饭,鲁氏被三媳妇小婷叫过去临时看下孩子,她爸病危住院了,方四儿去地里看看玉米苗,方文依和楠依跟着玩儿去了。

张秀先炒了点丝瓜菜,说:“丝瓜不出菜,你们先吃,我一会儿再炒一锅。”

方姿依和方军坐下来就吃。两人边说边吃,往菜汤里泡着馒头。方姿依和方军吃饭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吃的快。而方丽依、文依、楠依吃饭跟品尝似的,细嚼慢咽。

方丽依常说:“怪不得你俩胖,还那狼吞虎咽劲。”

张老爷子洗完手坐下吃饭时,盛在盆子里的丝瓜菜已经没有了,方姿依说:“娘,给我姥爷盛菜吧。”

“没了,谁知道你俩这么能吃啊?让你姥爷跟你爹他们一起吃吧。”张秀笑着说。

“啊,没了?”方姿依和方军同时说。

“是啊,没了,这就是孩子对大人和大人对孩子的区别。这要是大人啊,怎么也先把孩子的留下来自己再吃。”张秀笑着又洗丝瓜去了。

“先留出来自己再吃。”这句话深深的印在了方姿依的脑子里。她对方军说:“军儿,以后咱们啊,吃饭时不能光顾自己,对吗?”

“我知道了,姐姐。”方军说。

再吃饭的时候,方军一直都知道让姥爷和奶奶先吃,看着爹娘和姐姐们都坐下了,他才吃。

张老爷子很少说话,但回到西寨村后对张秀的弟弟妹妹说:“你大姐家孩子啊,给别人家的不一样。估计丽儿啊,在平光也是差不了的。”

方丽依在平光市确实干的不错,短短的不到两个月的时间,包子铺的老板就把包子馅的配方教给她了,有她主管配方后,老板两口子就不着急早起过店里来了,早上方丽依需要第一时间到店里配料,就把收菜的活也就给她了,包子铺老板直夸她:“你这女娃子,说话办事都不像农村出来的。普通话说得简直跟市里人一样。”

有一天早上,方丽依照例起早从宿舍往店里走,中间需要穿过一条马路,她要穿过的地方正好是个十字路口,因为天气早,路上基本上还没有什么行人和车辆,有时候即使红灯,也能顺利通过马路。

突然,方丽依看着对面过来一位蹬三轮的老爷爷,可在她右边的方向驶来一辆大货车,看着车速飞快,即使货车要驶过的路口马上就是红灯,可她看得出来,火车根本没有要停的意思。

方丽依看到对面的老爷爷准备过马路时货车马上也要经过路口,她本能的用最大的力气喊出来:“爷爷,停下,快停下。”还不住的打手势。

就在她这句话刚说完的时候,货车已经从他们中间飞一般的过去,几分钟的工夫就不见了踪影。

辛运的是,方丽依的话老爷爷听见后,本能的停车了,等货车过去后,老爷爷过来说:“闺女,你救了我一命。我看着绿灯准备过马路呢,听见你的喊话我刚停下,货车基本上擦着我的身子过去了。”

“您没事就好老爷爷,我看着货车没有停的意思,这大早上的,司机不按红绿灯指示行车。”方丽依说:“老爷爷,以后早晚赶路您得小心点。”

“姑娘,你会有好报的。”老人说。

“谢谢爷爷,您慢点,我忙去了。”方姿依说完就穿过马路往店里走。

永远是蓝天》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都市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永远是蓝天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