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侠小说 > 观生 > 第十八章 玄宁遗宝

第十八章 玄宁遗宝

钟上元看去时,它已不再是阴魂之身,虽仍是黄鼬模样,但浑身上下灵气勃勃,已经算是灵物了。

黄朗合起前爪做了一揖道:“多谢神君。”钟上元正色道:“今时不同往日,以前那吃人恶行当是改了吧?”

它如小鸡啄米般点头,忙不迭道:“小妖已是改了,往后神君的话,小妖必定奉行。”

点了点头,钟上元示意它自去,只见它一个转身,腾入空中便只留下一缕轻烟不见了身影。

上元夜里的僵尸,官府贴了告示说是解决掉了,但博陵城中的百姓仍旧对这事心有余悸。

钟上元也对此事很是存疑,那日他受曹仲希所托去灭杀的邪尸名为天母魁,其中天魁,乃是天罡阵势的三十六灵枢之一。

只怕是这邪尸也有三十六具,一旦在博陵城中闹开,到时候便不好收拾了。

但也自有城隍和城中大观的道士去头痛。

转眼就到了二月二,博陵城中向来是去城隍庙中祭拜城隍,以求今年平安顺遂。

白天博陵城中有唱戏的台子,倒是热闹的很。

这些日子钟上观想元印时,但那一道无相水已是能自发环绕在他身侧。

钟上元不知其他持有元印的元尊大神是如何观想玄水连文和长山连文的,他也不知自己如今将这两种灵文拆开来参悟是否正确,但木已成舟,多想也是无益,倒不如就这样一条路走下去。

他思来想去,元印一面让他自己参悟,一面又主动变化。

似原先他参悟玄水连文时,便能将他换形体悟,因此这一次,他料想也大抵如是。

山形乃是地形,亦是陆骨,水文变化是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的,有些甚至能以眼观之。山形说来与水文也无有差别,只是山高且厚,又不似水柔,即便是变化也不人眼可以看出,若想要知道,还需以心相合。

钟上元并非不知,只是若是要做到是在太难,山岳向来以不变应万变,即便是以心相合,往往体会不到其中变化,若是沉迷其中,还有被同化之虞,一旦这样,灵智迷失,不知何时才能醒过来。

这边他想着法子,一面尝试,果然等他入定时,他又被换形了。

山陆实则是秉承地脉而生,地脉中亦有灵根。修道人虽说常认为地脉灵根是死物,但这个东西实则并非如此。只是即便是修道人无事也不会去撼动地脉灵根,只要不涉及到自身利益,地脉灵根常常都不做理会。

钟上元此次所化的便是这地脉灵根,他身周全是淡金光气,弥漫无极,越往远处越是束成一条长带,遥遥牵连着远方一个个宛若实质的厚重光球。

他若有所思,这说不定就是地脉灵根真正的模样。

他如今变成这样,只感觉这光球同人一样,缓缓呼吸着,每次呼吸之中,便要牵动这些淡金光气和光带一同震颤,同遥远之处的光球彼此之间互相呼应,最终化成一片起伏不定的淡金光海。

除此之外,他虽不能看到,但却有所感觉。随着自己这个光球的呼吸,地陆似乎也在起伏,地气亦是随之涌动变化。

但这种玄妙境界他并不能长久维持,时间稍长他便有识意昏聩之感。

好在元印神妙能够护主,一旦如此便能将他从定中唤醒。

约莫半月过后,那长山连文他亦是运用自如,因此也得了敕咒神通的另一层依凭山镇岳。

如此一来,他于长山连文和玄水连文的参悟之上,也算的上登堂入室。

钟上元只觉他体内元印一层之上的长山连文和玄水连文越发灵动,连带着他体内神力都涨了许多,神力也更是凝实。

原来他体内神力虽然是金色,然而却淡淡的,但经过这一次变化,他体内神力金色自然纯正很多。

钟上元隐隐觉得,如今自己应该能与元生境界的修道人想当。

同无相水以炼魔见长不同,这山镇岳主要是以镇压为主。

有了无相水同山镇岳护身,钟上元便给小猴儿交代他要出一趟远门,让他将铺子同宅子打理好。

他要去玄宁真人留下的水府去一探究竟。

自博陵城到延波山飞去不过刻钟时间,他直接落到那处山谷之中。

钟上元既已经知道那处阴阳泉在地底,一早便用长山连文制好的地行符潜入地下。

在地底穿行了刻钟时间,钟上元才由地底穿行到了水中。

运使无相水在他身边撑开水浪,钟上元神念散开,才发现自己现在所在,当是一处地底的暗河。

四周一片黑沉,无有什么亮光,他只能听得耳边有水声流过,所见亦不过周身数尺开外的东西。

好在那处阴阳泉乃是灵机涌动之地,他以堪气之法看去,很快便找到了方向。

这处暗河着实太深,怕不在地底数百丈。

到最后,钟上元只觉寒气逼人。

那处阴阳泉水眼在暗河的尽头,嵌在石壁之中,倒是光亮得很,其中灵机充盈但并不外散,远远看去只以为是个晶莹剔透的水晶珠子。

心中一动,钟上元将自家神念往外放出与那阴阳泉接触,顿时眼前一花,再看时,他身边是一条蜿蜒溪流,四周都是一片灰白芦花,只远处一片房舍掩在一片绿荫之中。

钟上元心中也大致明了这是如何一回事了。

玄宁真人应该是在这阴阳泉水眼中安置了一件内中别走洞天的法宝。

他行至那处房舍,举步入内,只见房中整齐,无有灰尘,堂中挂着一副太极图。

钟上元仔细看去,见那太极图中灵机暗藏,知晓此物大概就是那件宝物了。

想了想,钟上元跪地拜道:“徒孙钟上元拜见玄宁师祖。今次徒孙得人指点来此处取宝,不求有所收获,但求师祖指点心中迷津,为师祖报仇雪恨。”言罢他又磕了三个响头。

他话音落地,但见那太极图中飞出一道光影,只见那人青衫长立,正面无表情看着他。

钟上元抬头见了那人,问道:“可是师祖当面?”

那人摇头道:“我不过一缕神思寄托,玄宁已经坐化了。”

那人在他身上观看多时,道:“你身上并无玄英山功法气机。”

钟上元道:“徒孙无有同参,难以入得道途,不过翟师叔祖指点,入了神道修行。”

那人点了点头又问道:“竹修可还好?”

钟上元不知如何回答,咬咬牙,他道:“叔祖半年前殒命了,此事与师祖受害脱不开关系,其中究竟,还望师祖明示。”

显然那人不曾想到是如今这个结果,愣了愣,他道:“此中之事,玄宁寄托在我这里的神思之中并无讲明。既然竹修不在了,这幅太极图就归于你手了,且好好珍惜。”

钟上元一愣,叩头道:“徒孙只能暂为保管,叔祖还有弟子在玄英山,若是日后相见,定然将此物奉还。”

那人笑了笑,伸手将他扶起:“与你便是与你了,至于之后便与我无关了。但有一点你需牢记,元尊大神不同其他,跪父母恩师可,其他皆不可跪。”此话说完,他便化作光影散去了。

钟上元不曾想他就这般散去了,但也是无可奈何。

将那副太极图取下来收好,他又往右边那处阁楼而去。

此处应该是玄宁真人炼丹所在,那屋内搁架之上摆满了一个个葫芦玉瓶。其中一些位置已经是空空如也,看样子应该是当初博陵城隍拿走了一部分。其余的许是未得允许,拿动不得。

将那丹药一并收走,钟上元又往左边那处精舍而去。

此中布置便极为简单了,不过一张长桌。墙壁之上还挂着几副书画,都是不可多得的珍品,想来该是做书房之用。

那长桌之上除却笔墨纸砚,还有几本册子同几枚玉简,除此之外,还有两件貌似法宝的东西。

其中一件乃是一樽青玉狻猊,雕刻得倒是栩栩如生,其中灵机暗藏。另一件看似一张薄纸,呈赤黄白三色,钟上元方拿入手中,便见那薄纱化作一团烟岚飘忽不定,在自己手中徐徐晃动。

钟上元立时想起这物件为何,此物乃是从前在玄英山能与无垢仙衣和重岚明光帐齐名的守御至宝太周天书。

这一刻钟上元不觉心惊肉跳,此物若是现于人前,自己必然逃脱不了玄英山的追杀。

钟上元眉头愈发凝重,转来转去,自己似乎又转到另一个局里面了。再想到翟郧清所说,他又觉着似乎这些不过是一环套着一环。

深吸一口气,他将那太周天书和青玉狻猊收到乾坤袋中,又将桌上玉简书册一一收起,头也不回离开了这处水府。

暗河之中仍旧一片漆黑,钟上元只能见那阴阳泉泉眼四周有着些许微弱灵光。他心中一片冰冷,抬眼扫过,只见离自己二三十丈远处,一道身形正虚浮在那里。

“曹掌司?”钟上元不由出声问道。

那人也并未想隐瞒身份,应了一声:“你将那太极图取走了?”

心中警惕,钟上元道:“师祖执意与我,我也只能收了。”言罢他暗中将观照镜扣在手中,盯住曹仲希。

曹仲希苍白面上浮现一丝笑意:“城隍大人既说与了你便再无夺回去的道理。”

钟上元却不答话,他实在是被他们弄怕了。

他这短短半年来经历的事情是他在玄英山上修道时都不曾想到的。

见他仍对自己抱着戒心,曹仲希负手道:“你之修为不过在性真之境,我若是要对付你岂不是易如反掌?我此次前来,只为了与你做个交易。”

钟上元缓缓开口:“曹掌司何故一而再再而三的盯上我?难道是城隍大人的意思吗?再言之,我不过性真之境,修为低微,又能帮曹掌司多少呢?”

曹仲希道:“你言之有理,你修为确实是低,但你的本事却好的很。我说你帮的了,你就帮得了。”

他眯着眼盯着钟上元,眼中那一股暗藏的神采看起来都有些癫狂了。

钟上元却丝毫不理,道:“便是城隍大人应允,我也是不敢。替右相府中除魔,我已然被城中道观盯住,如今又同曹掌司你来往过密,定然让人浮想联翩。此事无有商量,告辞。”

言罢他头也不回,驱水而动,顺着暗河一路行去,也不管方向如何,只想先离开再说。

他离去后,曹仲希并未急着离开,环顾四周,而后淡声道:“张真人出来说话便是,你若是贪求玄宁真人遗物,大可追着过去。”

他目光盯着一处,而后又道:“不过城隍大人未必愿意见着此事发生。”

暗河之中水流汩汩,片刻之后,只见原本漆黑的暗河之中亮起一道明光,将这一片水域映照的剔透明净。

那亮起明光之处,还有一个麻衣道士,四旬年纪,留着两撇八字胡,身量隽逸,颇有仙姿。

那人道:“既然如此,不知城隍大人与玄宁道君做了什么约定?”

曹仲希盯着他看了片刻,道:“此事你不必知晓,查察司的那伙人你盯紧了便是,若是到时出了纰漏,你也不好同城隍大人交代。”

张真人毫不在意地笑了笑道:“曹掌司说什么笑话?我何时需要同城隍交代什么?”

言罢他足下生出一朵白莲,在水中行了几步后就消失不见了。

待张真人离开后,曹仲希面色沉了下来,他看向那阴阳泉,无了太极图支撑,内中灵机已经暗淡了许多,要不了多久怕是不会再显露于人前了。

曹仲希也不再停留,转身便离开。可他离开后不多久,那阴阳泉中水流蓦地涌动,自其中飞出一道雪亮的遁光,眨眼间便消失无踪。

观生》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仙侠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观生最新章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