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仙侠小说 > 农家女古代生存手册 > 第59章 城

第59章 城

傍晚,李玉儿回到睡房后,决定试用一下淘米水洗头的效果。

打算去大厨房打水的时候,李玉儿想起了周囡囡的吃货属性,李玉儿决定把那块点心带上。

李玉儿到大厨房的时候,陶厨娘还没有离开。

“陶大娘,好久没见,越来越年轻了!”一进门,李玉儿不由的喊道。

确实,手底下有几个丫鬟婆子可以使唤,又和魏厨娘的权责分明了,陶厨娘的整个人都轻松了些,以前紧皱的眉头都松了下来,人看着确实年轻了些。

“才多久没见?你人不光长高了,嘴巴还变甜了,可见主子身边果然□□人。”看着刚进大厨房的那个面黄肌瘦的小丫头变得这么优秀,陶厨娘也不由露出了笑容。

又亲密的说了一会儿话,李玉儿才说出来拿淘米水的事情。

淘米水没人用,也基本是倒了的,按说李玉儿拿走再次利用也是个小事,完全用不着知会陶厨娘。但李玉儿还是提前打声招呼,毕竟大厨房人多口杂,她又会经常过来提水,万一有人以后用这事儿再添油加醋的攻击周囡囡呢?要防范与未然,李玉儿干脆提前打好招呼。

“是淘米水而已,谁想用,随便拿是,难道还会有人嚼舌根?”陶厨娘显然知道李玉儿的意思,最后一句的声音陡然提高。

旁边的丫鬟们面面相觑,显然都听到了,接着都开始附和陶厨娘的话。

大多数小丫鬟都觉得舀点没用的淘米水也没什么,而大厨房的两个三等丫鬟,即使心情复杂,现在也不敢多说什么,在李玉儿刚进入上厨房的时候,她们还有心思羡慕嫉妒;但当李玉儿被提拔到了主子的院子里,她们心里只剩下敬畏了,只是在偶尔在梦回之间想着自己为什么没有那么好的运气。

周囡囡用淘米水养发的方法是陶厨娘教的,她自然知道李玉儿要用淘米水干什么,又嘱咐了两句:“别用太烫的的水,温水洗可以了。”

李玉儿点头道谢后,去找周囡囡舀淘米水。

舀完水后,李玉儿把用油纸包裹着的点心递了过去。

周囡囡看到油纸包裹的形状眼睛亮了,接过之后迫不及待的打开了,里面果然装着她吃的枣泥糕:“哇,好久没吃过了!”

以前李玉儿在上厨房的时候,每次桂香实验新口味的糕点,都会分给李玉儿她们,每次李玉儿尝过之后,都会带一些回去,周囡囡也能跟着大饱口福,而现在,李玉儿离开了上厨房,周囡囡没有那么多的小零食了。

“我要带回去和平平分。”周囡囡对着点心深吸了一口气,又不舍的把它包起来。

虽然李玉儿和周囡囡一直在不显眼的地方,但还是有很多丫鬟婆子在留意着她,自然看到了递点心的那一幕,眼里都不由流露出了羡慕的神色。在大厨房,丫鬟婆子确实是饿不到,但精贵的东西也吃不成。只有主子们能吃的东西,她们都在心里无限的美化过。

周囡囡看了周围的眼神也连忙把糕点揣到怀里,李玉儿看着时间不早了,也提着淘米水和热水会了睡房。

散开紧扎了一天的头发,用梳子轻轻的梳了几次,放松了头皮,才兑好水,用皂荚洗头。最开始李玉儿很不习惯用皂荚,安慰自己用皂荚纯天然无添加,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久了之后真的觉得不错。

洗好清好之后,李玉儿又用兑好的淘米水洗过一次,之后又清了三四遍才罢。

“这样洗,真花时间啊,希望能有效果。”洗完头的李玉儿一边用枕巾擦头发,一边感概。

打整好自己的李玉儿又开始回忆今天学到的字,那五句《三字经》李玉儿是倒背如流,字也会念会写了,但她担心时间久了过后,记忆会模糊,与前世的字音字形混淆了。

这里不像上一世,字到处都能看得到,到处都能用得到;或者是书本唾手可得,可以随时翻阅,以便加深自己的记忆。现在她一没纸二没笔,又不能写下来,只能靠着脑袋硬记,以后记得太多了,她可不能保证自己不记混。

仔细想了一下,李玉儿觉得不能光靠自己的脑袋记,必须的把它们写下来,随时可以看一下。

没笔怎么写?难道刻墙上?这墙可是程家的,不是她的私产。苦恼了一会儿,在看到被单的时候,李玉儿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用针线把字‘绣’到被单上。

前世李玉儿不需要碰针线,这世以前在李家的时候,李玉儿也没有机会碰针线。而进入程府之后她必须学会用针线了,不会绣花、纳鞋底可以,但衣服破了得自己缝了。

从来没学过绣花的李玉儿,费了老半天功夫,才把六十个字的字音字形‘绣’到被单上。那成果……,李玉儿自己看了都觉得辣眼睛。

练了几遍瑜伽过后,李玉儿又在心中默写了一下今天学到的六十个字,才入睡。

第二天,阮芷娘照例拿出《三字经》,打算先教李玉儿认字。

“这几句还记得吗?”阮芷娘轻声问道,见李玉儿点了头才道:“来,念一边。”

李玉儿装着磕磕绊绊的把前五句念了,然后小心的观察阮芷娘的神色。

阮芷娘不动声色,又抽取了第三句,让李玉儿念。

李玉儿知道对于一个还没满八岁的孩子来说,一天记住了六十个字,有点太聪明了,但为了不耽误阮芷娘的时间,李玉儿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认真的把第三句念了出来。

阮芷娘以为李玉儿会忘记一大半,她本来打算今天再从新给她温习几次,没想到她全部都认识了!

“奶奶,念对没……?”李玉儿小心翼翼的问道。

本来阮芷娘怕李玉儿生出自满之心,都打算放弃鼓励教学了,但看着李玉儿小心的眼神,才想起她没有一起学字的同龄人可以比较,肯定不会生出自满之心的,况且光有天赋,这么大的孩子第一次学字,不用心肯定记不完六十个字,这种向学之心,不能打击。

认真的分析了之后,阮芷娘才温和道:“没错,都是对的,玉儿真聪明。”

有过基础,又不是真七岁的李玉儿,听到夸奖有些不自在。只能装着不好意思的低下头道:“也不是聪明,昨晚记了好久……。”

果然如此!倒不用担心她对识字生出怠慢的情绪了,摸着李玉儿脑袋的阮芷娘放下了心,柔声道:“也不用把自己逼得太紧,每天能记多少,记多少。睡好了,才能记的快。”

李玉儿能做的只有乖巧的点头。

馨香看着李玉儿这个没大用的二等丫环被阮芷娘捧着读书识字,而自己这个老爷派过来的一等丫环却被晾在一旁端茶递水,心中万分不忿,见着两人说完,立马开口:“三少奶奶,明天是七夕节,我们西院怎么安排?”

原来又要到一年七夕了,只是今年她已为人妇。阮芷娘只是感慨了一下,回过神来开口问道:“往年府里是怎么安排的?”

这种大事儿还不是要问我这样的一等丫鬟,馨香心里得意,却还是用谦卑的口吻道:“往年都是大少奶奶和二少奶奶跟着夫人在正院祭拜了织女后,由各院的小丫头们比试,得头彩者有重奖。”

“往年我们西院是谁主持参加的?”阮芷娘问道。

馨香低下头道:“是芳芸。”

“那你去把芳芸叫过来把。”阮芷娘挥了挥手道。

我也知道怎么安排,不用找芳芸!馨香在心里喊道,却始终没有勇气说出口,埋着头出去找芳芸了,但心里更加不甘,她原本是正院风风光光的一等丫鬟,下面小丫鬟争相讨好的对象,现在怎么沦落到跑腿了!不敢怨恨阮芷娘,却把这笔账记到了李玉儿头上。

“小姐,这丫环心性不好……。”目睹了馨香表情的邹大娘想要提醒阮芷娘。

阮芷娘看了一眼正好奇看着她们的李玉儿,打断了邹大娘的话:“待会儿再说吧。”

阮芷娘又教了李玉儿五句《三字经》,才起身跟着邹大娘走到内室。

李玉儿低头认真的读着《三字经》,状似对邹大娘的话毫不关心,但心里对邹大娘要说的话已经一清二楚了。因为李玉儿也发现了,馨香对阮芷娘只有表面恭敬。

内室,邹大娘有点担忧道:“那个馨香也不是个老实的,小姐你打算怎么处置?”

“她又不是我买的,我没有处置权。”阮芷娘摇头道。

邹大娘狠声道:“只要小姐想,只不过是个丫鬟,处置的办法多得是!”

“丫鬟也是父母生的,还没有做出不利于而我的事,我没权利处置她!”阮芷娘坚定道。

阮芷娘自从她领居家那个天真活泼的小妹妹在卖身为奴被打死后,一直在思考主奴关系,最终她得出了这个结论,一个不被世俗承认,她却心中坚持的结论。

“小姐,你还是这么心善,然而那个丫环是不会理解的。她现在没做什么坏事儿,不代表以后不会做。”邹大娘继续劝道。

“婉妍的事儿才过不久,馨香肯定不敢有什么过失的,你放心吧。”阮芷娘见奶娘还想说什么,又道:“婆婆派过来的丫环刚被处置了,公公送过来的丫环要再有过错,别人该觉得是我阮芷娘有问题了。”

邹大娘知道是这个理,但还是心有不甘:“小姐,还是让我敲打敲打她吧。”

“嗯。”阮芷娘知道奶娘的性子,也不再拂她的好意。

阮芷娘正打算起身往外走,去看李玉儿记住她刚才教的那两句没有。

“这小丫头,虽然有几分资质可以□□,但小姐也对她太好了。希望这是个记恩的……。”邹大娘看着李玉儿喃喃道。

农家女古代生存手册》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一本情节与文笔俱佳的仙侠小说,笔趣阁转载收集农家女古代生存手册最新章节。